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漫節大師班開講《尋夢環遊記》6年製作歷程大揭秘

2018-04-28 14:51 | 浙江新聞用戶端 | 見習記者 曾藝

4月27日下午兩點, 中國國際動漫節的動漫高峰論壇之大師班迎來了三位大咖——《尋夢環遊記》導演李·昂克裡奇,

“初音未來之父”伊藤博之以及Macgic Light Pictures聯合創始人、著名製片人邁克爾•羅斯。

慢工出細活

做動畫要沉下去

《尋夢環遊記》導演李·昂克裡奇, 現為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企劃副總裁。 據他介紹, 《尋夢環遊記》由數百位工作人員耗時6年完成, 最初的靈感源自墨西哥“亡靈節”。

這部作品秉承了皮克斯動畫一貫的製作特點——發散的設計、極致的細節。

李·昂克裡奇和同事們希望電影能呈現出地道的墨西哥風情。 從開場的墨西哥剪紙到亡靈節的萬壽菊橋, 從墨西哥特有的無毛犬到中美洲金字塔式的亡靈世界, 《尋夢環遊記》的每一幀都浸染著創作者們對墨西哥文化的尊重和愛。

片中通往亡靈世界的“萬壽菊橋”, 其設計靈感源自墨西哥人在亡靈節上用來祭奠故去親友的萬壽菊花瓣。

這是一座表面鋪滿了萬壽菊花瓣的夢幻之橋, 同時不停有紅色花瓣飄落橋下, 場景飄渺而夢幻。

“為了讓這座橋更具‘流動性’, 於是, 我們進行了流體力學方面的模擬, 模擬風的感覺, 研究花瓣如何隨風舞動、如何一點點流下橋面。 ”李·昂克裡奇說道。

皮克斯動畫一向注重細節的雕琢。 例如, 在片中, 米蓋爾彈吉他時, 按弦的手指精准無誤;老人抬起手臂時, 鬆弛的肌肉晃動的效果;首創有眼睛的骷髏造型……他們對細節的推敲精神, 讓場內同行震撼不已。

初音未來成功的秘訣

人人都是創作者

隨後, “初音未來之父”伊藤博之上臺與大家分享了初音未來的成長過程。

初音未來是一個虛擬偶像, 定位為一個身長1.58米, 體重42公斤, 年齡16歲的少女。 她會跳舞、會唱歌, 在日本, 她的演唱會萬人空巷。

十多年來, 初音未來已經從一個沒有生命的音樂軟體, 發展成為海內外粉絲追捧的虛擬偶像。

據伊藤博之介紹, 人們可以利用初音未來的音源和技術,

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 這些作品又會繼續激發其他人的創作靈感, 於是,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初音未來。 人們用她製作音樂、為她畫上插圖、為她設計舞蹈, 甚至有明星找她合作, 進行音樂表演……

初音未來漸漸成長為一個集音樂、舞蹈、動畫、科技等領域為一體的平臺。 伊藤博之說, 這就是初音未來的魅力和價值——Everyone Creator。

動漫無國界

英國人把“狐假虎威”拍成了電影

最後上臺演講的是邁克爾·羅斯, 他與在場觀眾分享了自己的團隊把兒童繪本《咕嚕牛》製作成動畫電影的過程。

這本書是德國插畫大師阿克塞爾·舍夫勒所作, 1999年被翻譯成英語, 後來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兒童讀物之一。 故事情節與中國寓言故事《狐假虎威》類似。

5年前, 邁克爾在讀著這本書哄女兒睡覺時, 萌生出了把它拍成電影的想法。

這本書只有15頁, 要搬上大螢幕, 他們需要製作故事版、背景、模型、音樂……邁克爾覺得, 只要故事很好, 一切都值得。 耗時兩年, 2009年的耶誕節下午5點, 《咕嚕牛》動畫電影終於在BBC頻道播出, 螢幕前觀眾達1000萬人。

聽完三位大師的講座, 台下不少中國同行連連感慨:“乾貨太多, 真的好精彩!”

中國國際動漫節不僅是“動漫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更是整個動漫產業跨文化交流的國際舞臺。 4月28日至29日, 第二期、第三期大師班也將如期舉行, 屆時又將有一批大師雲集, 抓緊時間來報名參加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