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司馬池之真

司馬池一生以誠信辦事, 求真務實, 政績不算顯赫, 但培養出偉大的史學家司馬光。

圖說:司馬池

司馬池祖上是做官的, 祖父司馬政死後贈太子太保,

父親司馬炫死後贈太子太傅, 因此他家境富裕, 但其幼年喪父, 稍稍長大就癡迷讀書, 為了專心致志, 小小年紀的司馬池就把家產讓給了伯父與叔父, 當時令族人對司馬池刮目相看。

司馬池是個孝子, 第一次趕考前, 母親患病在床, 他不肯離家, 但母親一定要他去開封, 他不得已到了京城, 心神不寧, 臨考前一天, 聽一考生說其母病危, 他趕緊急急返回, 母親已逝, 他號啕大哭一場。 到了景德二年, 15歲的司馬池考中進士。

司馬池被分配在永寧縣當主簿, 他上下班騎只驢子, 作風廉潔, 對其頂頭上司陳縣令不卑不亢。 一次, 司馬池因公事去見陳縣令, 照理陳縣令應該坐東首的椅子, 司馬池坐西首的椅子, 但陳縣令見他進來,

卻坐在北面的椅子上不動, 想給他個下馬威。 司馬池走上前, 把陳縣令拉起來, 請他在東首椅子坐下, 自己這才在西首的椅子上坐下, 令陳縣令大為尷尬。 司馬池做事兢兢業業, 勤勉清廉, 無可挑剔, 他對上司“不阿諛以隨其曲, 不求疵以彰其過”, 做事極有分寸。

司馬池在下層官吏中做了17年, 前後調動九次, 或降職或平調。 他在光州任職時, 朝廷大興土木, 命各地上繳木材, 光州知州盛度下了死命令, 眾縣長敢怒不敢言, 但光山縣縣令司馬池回答:“三天內將木材上繳, 絕對完不成。 ”上司發怒, 司馬池卻態度堅決。 最終, 光州四個縣在三天內都沒有完成任務。 但因司馬池體恤百姓的難處, 身先士卒, 百姓得知後, 反而主動配合,

四個縣中, 還是司馬池這個縣最早完成任務。 此事讓司馬池美名遠揚, 光州知州盛度事後也向朝廷表揚了司馬池。

司馬池秉公辦事, 終於被西京留守劉燁看中。 劉燁是洛陽世代貴族, 為人正直, 十分愛才, 他推薦司馬池到洛陽為官。

一年後, 司馬池出任秘書省著作郎, 樞密使曹利用知其能幹, 讓他任群牧判官, 當時大臣都向群牧司買馬, 但買了馬, 又都賒帳。 曹利用要司馬池將大臣們所欠的馬費討回來, 這事很不好辦。 司馬池接手後先向曹利用索討, 他說:“令之不行, 由上犯之。 您欠的馬費不少, 理應先還。 ”曹利用不得已說:“我原來以為已償還了。 ”他只得繳了馬費, 他一帶頭, 司馬池催賬順利, 此事很快解決了。

司馬池後又任開封府推官、鳳翔知府,

宋仁宗因知其做事踏實, 能力又強, 想提拔他任知諫院, 但司馬池多次懇辭, 宋仁宗不解:“別人都喜歡升官, 只有司馬池一再謙讓, 實在難能可貴。 ”硬是讓司馬池加上直史館長的頭銜。 後來又升為尚書兵部外郎, 並兼管侍御史等雜務, 留在宋仁宗身邊處理各種難纏之事。

由於司馬池在杭州任知府時, 不與同僚拉拉扯扯, 一切秉公而斷, 引起轉運使江鈞、張從革嫉妒, 他們聯名彈劾司馬池, 司馬池因此降職調到虢州任知州。 不久, 江鈞、張從革的親戚犯法受查處, 有人勸司馬池也彈劾江、張二人, 以報前仇, 司馬池坦然說:“我決不做此類事。 ”由此, 司馬池德譽為朝野所服。 司馬池62歲死于任上, 贈太師, 追封溫國公。

司馬池一生以誠信辦事, 求真務實, 被宋仁宗譽為“為國為民的真君子”。 他的政績還不算十分顯赫, 但他有理由驕傲, 因為他培養了一個傑出的兒子, 那就是“中國二司馬”之一的司馬光, 一位中國偉大的史學家。 (米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