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搶人大戰升級 江西高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記者鄭周贇/文

中國江西網訊 4月25日, 一篇名為《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招聘語言學博士》的公號招聘文章輕鬆突破“10W+”, 在江西人朋友圈熱傳,

當中的招聘條件也戳中了許多高校職場人的痛點, 比如“評職稱容易, 有‘綠色人才通道’評副教授職稱”、“工作壓力不大, 沒有科研要求”、“申不申請專案發不發文章全憑您心意, 學校不強制”等。

眼下, 全國各地“人才搶奪戰”硝煙四起、愈演愈烈, 許多城市紛紛出臺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紮根, 哪些人才更為“吃香”?從江西畢業的大學生都去了哪工作?為搶奪人才, 江西用人單位又有哪些“招數”?搶來人才之後, 如何才能留住人心、用好人才?為此記者展開了採訪。

江西高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人才作為核心資源, 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爭之地”, 從江西高校畢業的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都去了哪兒工作?或許能從江西省教育廳發佈的《江西201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品質報告》中窺得答案。

資料顯示, 江西省2017屆高校畢業生共有303788人, 總量比2016屆增加37500人, 增幅14.8%。 與2016屆各學歷層次畢業生數量相比, 博士畢業生增加了37.8%, 碩士畢業生減少了4.53%, 本科畢業生減少了0.19%, 專科畢業生增加了28.38%。 從畢業生省內外生源總構成來看, 江西省高校2017屆畢業生中, 省內生源占65.53%, 省外生源占比34.47%。

記者注意到, 在我省博士層次的畢業生中, 本省生源占比為66.67%, 在省內就業占比為71.3%, 流向順差為4.63%, 2016屆處於平衡狀況。 “高層次畢業生順差現象的產生, 說明了我省在吸納高層次人才方面的決策已顯現成效。 同時說明了我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 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 一些高端就業崗位對博士畢業生的吸引力仍然較強。

”4月26日, 據江西省教育廳大學生畢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我省外, 我省博士畢業生主要就業流向地域為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報告顯示, 在我省高校碩士畢業生中, 本省生源占比為59.36%, 在省內就業占比為53.45%, 流向逆差為5.91%, 2016屆逆差為8.62%;本科畢業生的本省生源占比為57.31%, 在省內就業占比為41.69%, 流向逆差為15.62%, 2016屆逆差為20.24%。 “雖然存在逆差, 但說明2017年碩士畢業生與本科畢業生的淨流出情況都得到了減緩。 ”上述負責人表示, 從兩者的就業流向來看, 除我省外, 其他主要就業流向地域為廣東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這種逆差情況在高校專科畢業生中同樣存在。 資料顯示, 本省生源占比為72.21%, 在我省就業的占比為51.92%。

除我省外, 其主要就業流向地域為廣東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應該說, 2017年我省高校畢業生區域流出情況得到了緩解, 特別是博士學歷層次畢業生區域流向出現了順差。 但整體上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省外的趨勢只是有所改善, 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從學歷層次上來看, 畢業生流出比率情況隨著學歷層次的提高而降低。 同時也體現了廣東、浙江、江蘇和上海等地的中、低端就業崗位對我省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較強。 ”江西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調查結果來看, 我省高校各學歷層次畢業生除在本省就業外, 主要偏向於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就業, 其次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業。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全國“奪才”愈演愈烈, 江西“招”數也不少

眼下, 全國各地“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 尤其是國內一、二線城市, 人才引進戰略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為吸引高層次人才, 各地紛紛“放大招”,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北京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 凡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人才均可申請;上海提出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 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礎上築起“人才高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天津加大引才育才力度, 預計今年內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5000人;廣州擬5年內投入約15億元, 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醫療、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待遇;蘭州圍繞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和城市規劃等領域引進人才;西安引進高級工、技師以及副高職稱以上技能的急需緊缺人才。

這讓二線城市感受到“人才危機”,也紛紛加入到這場戰役中來,引才步伐正在逐漸加速。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江西不拘一格廣納人才,薪酬和待遇不但有年薪、安家費、科研經費、住房補貼等傳統專案,有的還提供股權激勵。熱門崗位專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光電一體化、熱能工程、生物醫學、航空、通訊、金融、藝術、教育等,涵蓋我省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重點產業及傳統優勢產業方面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

2018年3月26日至28日,江西赴東北地區舉辦2018年江西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會,參加本次招聘會的單位共有59家,其中高等院校23家、科研院所10家、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高新企業和上市公司26家。此次招聘提供各類高層次人才崗位3393個,其中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崗位2460個,碩士380個,本科畢業生553個,引才薪酬與待遇也十分優渥。記者瞭解到,南昌大學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的年薪達120萬元;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可提供年薪45萬元。

2017年12月中旬,江西面向北京地區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引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各類高層次人才崗位3806個,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崗位2236個,碩士836個,本科畢業生734個。江西師範大學引進優秀海歸人才,年薪最高達120萬元,安家費100萬元;江西財經大學引進首席教授,薪酬50萬元,並免費提供過渡性住房、10萬元安家費、50萬元住房補貼。

除了高等院校,江西本土企業也紛紛加入這場“人才搶奪戰”:2016年,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收博士後提供年薪12萬元以上,免費提供一套兩室兩廳住房;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博士及高級職稱人才提供安家費20萬元、購房補貼35萬元、年收入不低於50萬元,提供必要的專案經費、工作環境和團隊支援,在工作地安排配偶就業等,都將不少高層次人才招攬至了各自“麾下”。

搶來人才,還需留住人心

在引進的基礎上,或許,更值得用人單位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留住人心、用好人才?

“對於南昌、九江、贛州等二三線城市來說,應該與當地經濟狀況、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方向、城市定位特點相適應,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人才引進政策,形成合理均衡的人才結構、比例,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人才數量,不要為了搶人而搶人,要讓人才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崗位有著廣闊的發展情景。”4月26日,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在受訪時說。

留下來是第一步,留得住才是關鍵。麻智輝認為,“從長遠來看,還需要跟進相應的舉措才行,細功夫更加考驗一個城市的智慧。在各種優惠政策以外,比如發展前景、事業平臺、產業發展、生活環境、教育品質、城市環境、公共服務等都要跟上,這樣才能實現人才引進和留住的可持續性。”

此外,也有專家指出,針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應當通過系統工程,從技術工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等多方面多管齊下。同時,教育體制要相應地改革,把單一的高校培養機制改為高校和職業學校同步培養人才,切實提高人才資源的多樣性,形成一個良性迴圈,這樣才能滿足各地的實際需要。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江西財經大學調整了本科培養方案,改變過去單一側重培養專業知識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實施“專業+職業+創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打造懂專業、通職業、會創業的財經類高級人才,並對人才進行分層分類,培養“通識型”、“嵌入型”、“精英型”、“職業型”等四種類型的人才,近日還攜手一家科技公司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培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此外,江西先鋒軟體職業學院也與網路科技公司簽訂協定,共同培養VR/AR產業方面的專項人才。

這讓二線城市感受到“人才危機”,也紛紛加入到這場戰役中來,引才步伐正在逐漸加速。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江西不拘一格廣納人才,薪酬和待遇不但有年薪、安家費、科研經費、住房補貼等傳統專案,有的還提供股權激勵。熱門崗位專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光電一體化、熱能工程、生物醫學、航空、通訊、金融、藝術、教育等,涵蓋我省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重點產業及傳統優勢產業方面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

2018年3月26日至28日,江西赴東北地區舉辦2018年江西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專場招聘會,參加本次招聘會的單位共有59家,其中高等院校23家、科研院所10家、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高新企業和上市公司26家。此次招聘提供各類高層次人才崗位3393個,其中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崗位2460個,碩士380個,本科畢業生553個,引才薪酬與待遇也十分優渥。記者瞭解到,南昌大學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的年薪達120萬元;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可提供年薪45萬元。

2017年12月中旬,江西面向北京地區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引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高層次人才,提供各類高層次人才崗位3806個,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崗位2236個,碩士836個,本科畢業生734個。江西師範大學引進優秀海歸人才,年薪最高達120萬元,安家費100萬元;江西財經大學引進首席教授,薪酬50萬元,並免費提供過渡性住房、10萬元安家費、50萬元住房補貼。

除了高等院校,江西本土企業也紛紛加入這場“人才搶奪戰”:2016年,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收博士後提供年薪12萬元以上,免費提供一套兩室兩廳住房;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博士及高級職稱人才提供安家費20萬元、購房補貼35萬元、年收入不低於50萬元,提供必要的專案經費、工作環境和團隊支援,在工作地安排配偶就業等,都將不少高層次人才招攬至了各自“麾下”。

搶來人才,還需留住人心

在引進的基礎上,或許,更值得用人單位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留住人心、用好人才?

“對於南昌、九江、贛州等二三線城市來說,應該與當地經濟狀況、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方向、城市定位特點相適應,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人才引進政策,形成合理均衡的人才結構、比例,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人才數量,不要為了搶人而搶人,要讓人才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崗位有著廣闊的發展情景。”4月26日,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在受訪時說。

留下來是第一步,留得住才是關鍵。麻智輝認為,“從長遠來看,還需要跟進相應的舉措才行,細功夫更加考驗一個城市的智慧。在各種優惠政策以外,比如發展前景、事業平臺、產業發展、生活環境、教育品質、城市環境、公共服務等都要跟上,這樣才能實現人才引進和留住的可持續性。”

此外,也有專家指出,針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應當通過系統工程,從技術工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等多方面多管齊下。同時,教育體制要相應地改革,把單一的高校培養機制改為高校和職業學校同步培養人才,切實提高人才資源的多樣性,形成一個良性迴圈,這樣才能滿足各地的實際需要。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江西財經大學調整了本科培養方案,改變過去單一側重培養專業知識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實施“專業+職業+創業”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打造懂專業、通職業、會創業的財經類高級人才,並對人才進行分層分類,培養“通識型”、“嵌入型”、“精英型”、“職業型”等四種類型的人才,近日還攜手一家科技公司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培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此外,江西先鋒軟體職業學院也與網路科技公司簽訂協定,共同培養VR/AR產業方面的專項人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