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突然宣佈加入“洪流聯盟”,宣佈決不造車!

在滴滴面臨高德、美團等圍攻之際, 滴滴突然宣佈加入“洪流聯盟”, 宣佈決不造車!

以下為程維演講全文:

程維:歡迎大家, 非常榮幸。

再過一個月滴滴就6歲了, 今天6歲的滴滴有幸請到了大家, 我見到了陳清泰陳老, 見到了我很尊敬的車企大佬, 讓我想到了兩年前我第一次去參加電動汽車百人會的場景, 那是我第一次從一個企業的視角升級到了一個產業的視角, 從一個企業個體的奮鬥看到了一個產業整體的崛起, 大家都在思考怎麼抓住新能源的機會讓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 剛剛過去的2017年, 滴滴服務了74億次使用者的出行, 最新我們每天服務的使用者訂單超過了3000萬筆, 4000萬人次。 這個數字背後代表了今天滴滴已經成了中國乃至於全球最大的交通運輸網路。

出行在迅速的線上化、智慧化。 用戶出行習慣的改變會怎麼樣的影響到上游的汽車的設計、生產、運營、汽車的所有權和用戶的使用。

在未來10年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之中, 滴滴到底定位是什麼, 我們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這些都是在那一次參加百人會和過去兩年時間裡面, 我們每天都在思考的。 毫無疑問, 交通和汽車產業迎來了過去一百年來最重要的一次變革, 這個變革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但我想有一點是確定的, 就是未來的汽車和出行, 未來的硬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裡面, 我們應該如何一起攜手擁抱彼此, 擁抱未來。 今天滴滴洪流的發佈會是特別真誠的希望把滴滴這幾年對於未來的思考, 滴滴的戰略能夠分享給大家, 並且在未來能夠真誠的合作,
我們一起去建設面向未來交通和出行的服務生態。

未來十年, 滴滴有三大願景:一是希望能夠走出中國, 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 滴滴在成立的第一個五年裡服務了中國將近5億的用戶, 2100萬的車主, 我們希望在未來10年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 在全球範圍內服務20億使用者。 昨天我們宣佈開通了墨西哥的服務, 之前滴滴10億美金收購了巴西最大的線上出行服務提供者99, 今天在巴西有1000位說葡萄牙語的滴滴的員工, 正在努力的把產品、技術輸出到南美洲。 我們開通了港澳臺, 我們投資了東南亞最大的出行平臺Grab。 我們希望未來10年裡面由中國引發的出行和整個交通的變革, 中國的經驗能走向全球。

中國不像美國和歐洲擁有這麼多的資源地廣人稀, 在歐洲和美國每個家庭擁有一到兩輛車, 整個社會和城市可以承擔。

這裡面的核心問題是要解決出行的確定性, 這也是我們出行平臺的核心戰略“潮汐”, 是因為出行的人群每天是潮汐般波動的, 早高峰、晚高峰可能有超過平峰期3倍、5倍以上的需求, 如何通過互聯網和大資料的技術高效的調度和運營, 使得大家全天有穩定的出行體驗是世界級的挑戰,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市場像我們一樣是一個賣方市場, 是一個供應緊缺的市場。 過去5年我們一直在努力, 今天在絕大多數中國城市叫一輛車的成交率超過了90%。

滴滴的第二個願景, 我們希望能夠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

這是什麼概念?今天在滴滴平臺上面, 每個月有超過2100萬個司機把他們的車拿出來共用, 為大家提供出行服務, 但是今天這2100萬的車主和汽車來自於可能一百多個品牌, 來自於上千個車型, 這一百多個品牌和上千個車型裡面, 還沒有一個是為共用設計, 為共用定制的。 今天所有的汽車, 絕大多數是司機個人擁有。 未來會出現專業的汽車運營商, 今天可能有一些雛形的租賃公司。 未來汽車運營商會去整合用戶的需求, 定制化汽車的設計生產, 重資產的擁有和運營, 並且提供整套的後市場的服務。 越來越標準化, 越來越專業化的汽車運營商會支撐共用出行更加標準化, 更加高效的服務和推動整個市場更快速發展。

滴滴在過去兩年時間裡面做了一些嘗試,滴滴自己的租賃公司車隊今年會突破5萬輛,絕大多數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們的經營摸索下來,電動汽車在滴滴平臺上面是能夠盈利的。所以怎麼樣把滴滴自己做汽車運營商的經驗複製給全行業,支持未來整個共用出行更高速的發展是滴滴洪流主要的思考。洪流指的是汽車線下的鋼鐵洪流,洪流指的也是滴滴作為一個線上企業和大家之間的這種交流彙聚擁抱彼此,擁抱未來。 每年買一輛或者換一輛車加入滴滴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百萬輛。我們相信在未來10年時間裡,在中國和全球會有一個超過每年千萬輛的共用汽車的市場。這是一個過去一百年沒有過的增量的全新的市場,是一個藍海的市場,是一個中國可能先有獨有的市場。這是我們為之興奮並且願意為大家共同推動的市場,也是我們的責任。

滴滴的第三個願景,我們希望能夠成為全球智慧交通技術的引領者,今天滴滴除了提供線上的出行服務,除了搭建整個汽車運營商的平臺,我們也在做智慧交通,也在做智慧駕駛。滴滴的智慧紅綠燈在中國的20幾個城市已經覆蓋了超過1300個紅綠燈,很多的紅綠燈已經跟過去100年工業化時代的自動化控制不一樣了,它是基於今天城市裡面交通即時大資料,根據車流能夠做精准即時的調度,在我們調度的紅綠燈裡面,整個道路的擁堵降低了10%到20%,這些都會推動城市交通進一步線上化和智慧化。

剛才跟陳老交流的時候,陳老跟我講,毫無疑問我們在面對一個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交通產業的大變革,到底變什麼,革什麼?原來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能源污染碳排放,這個是新能源汽車解決的。第二個是安全問題,現在每年因為交通事故全球死亡120萬人,遠超其他原因意外死亡的人數。第三個是效率的問題,今天按照過去一百年的思路,未來的發展將不可持續。今天我們很多汽車賣出去以後只有5%的時間在被使用,但在出行平臺上面一輛車有70%的時間在被運營。所以在這三個大的痛點之下,我相信現在全行業逐步凝聚了共識,未來整個交通和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個大的趨勢,就是新能源、共用、智慧化可以解決污染,解決效率擁堵,解決未來交通安全的問題。

事實上2017年滴滴平臺上面已經有26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占到了純電汽車總量的將近1/3,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到2020年的時候會超過100萬輛。 但是我想說,如果新能源是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共用就是中國汽車產業變道超車的機會。就像自行車一樣,100多年的自行車工業走向電動化,讓人省力可以騎的更遠,只是讓產業從1.0變成1.1,變成1.2。但是共用所有權和使用方式的變革是更加底層和更加具有顛覆性的。中國我們毫無疑問在全力以赴推動和抓住新能源的機會,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一起攜手能夠共創,共同抓住共用的機會。

在這裡面,我想分享給大家的是全球都在努力推動新能源,也許共用真的可能是中國的機會。今天在全球範圍之內,滴滴平臺在中國每天有3000萬筆訂單是共用出行的。北美大概只有三四百萬筆,南美兩三百萬筆,歐洲一百萬筆,印度東南亞也在百萬筆,日本幾乎還沒有。中國有幾十年沉澱下來的汽車工業基礎,我們還有全球最大的共用出行網路和被教育的越來越成熟的共用出行的用戶,所以未來引領下一個10年交通和汽車產業變革的中心不一定在歐洲,不一定在日本,而是在中國。在美國共用出行發展也很快,但是美國對於共用的迫切程度不如中國,中國有很多百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市,這些城市的遇到的資源瓶頸,跟三藩市、芝加哥這種巨大的城市還是不一樣。如何把共用和汽車真正的結合起來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一百年前發明汽車的是德國賓士,今天賓士的合作夥伴也在這裡,非常值得尊敬。一百年前第一次實現量產讓汽車走入家庭的是福特,我們希望第一代為共用設計和大規模投入運營的共用出行網路是能夠誕生在中國,這個是我們洪流共同的願景和夢想。

大家知道手機產業裡面運營商每年消化的手機占比是超過50%的。我相信汽車產業,汽車一定程度上擁有生產工具的屬性,不像手機就是一個個人消費品,汽車的擁有門檻更高,所以我相信未來汽車運營商的市場占比也許比手機運營商市場更大。所以也許有一天,我們除了一年能賣掉100萬台車以外,我們還有一個新增的業務,滴滴願意跟大家共建共治,這個業務還能夠消化掉50萬輛車,這些車服務兩三百萬個家庭。這樣的思考之下,我們希望能夠成立洪流的聯盟,洪流初衷是汽車的鋼鐵洪流,圍繞著汽車和車主的服務建立的開放平臺服務,但今天更多的還是我們把力量彙聚到一起,面向未來去真誠的合作。

滴滴在未來整個產業裡面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滴滴堅決不造車,滴滴也不謀求成為未來最大的汽車運營商,滴滴不會去擁有一千萬甚至五千萬或者更多的汽車,滴滴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務好使用者,服務好車主,在大資料和技術上面不斷投入和突破。而在整個開放平臺的建設裡面,滴滴的價值觀就是開放賦能,如果沒有人做好,我們會嘗試去做。但如果有人做好了,我們是開放和合作的。我們看到其實在滴滴開放之前,我們很多的車企也嘗試過做租賃公司,但租賃公司客源運營成本都很重,未必能賺錢。也有很多企業在做分時租賃,但用戶獲取的成本和線下運營的成本高也不是以前核心能力,很難走出一條很長遠的路出來。

分時租賃也是一樣,今天滴滴分時租賃服務在我們探索的城市裡面已經接近打平了,這裡面是因為我們沒有流量成本,我們有相對龐大的線下運營的基礎,這些能力會開放給大家。不管大家還沒有做或者已經做了,我們都願意毫無保留的開放給大家。滴滴自己的車隊可能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幾個車隊之一了,今年5萬輛汽車,我們實踐運營過,在這裡面用現在大家新能源汽車可以跑平,可以賺錢。但是,怎麼樣把這裡面的使用者流量大資料線下運營、管道網路產品經驗能夠抽象出來説明大家,這是今天滴滴希望做的,未來在滴滴汽車生態裡面,汽車的設計生產,汽車的運營,出行服務的平臺,智慧駕駛的技術邊界是模糊的。使用者要的只是高效快捷的出行服務,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攜起手來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同時把我們的使用者、資料和能力開放出去,幫助大家能夠在新增的藍海市場裡面有所佈局,有所成長。我們在中國的經驗隨著我們的全球化,過程大家的全球化,一樣可以走向全球。 我們希望這一次全球的交通汽車產業的革命也許真的可能是因為我們奮進的中國的汽車人和滴滴一起推動和實踐的。

開放的背後其實是專注,只有專注才能看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也才能有真正的開放。很多人都會問我滴滴為什麼不是口字旁的嘀,我們的滴滴、潮汐、洪流都是水字旁的,滴滴很喜歡水,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有自己的信念,奔騰向海且能水滴石穿,我們特別希望未來能夠有像水一樣的包容,沒有邊界真正的合作,我們能夠擁抱彼此,擁抱未來,能夠彙聚百川,能夠洪流入海。 感謝大家的到來,謝謝大家,希望合作愉快。

滴滴柳青出席世界銀行年會 科技企業要在女性發展中“向前一步”

近日,一年一度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召開;櫻花初謝的華盛頓再次迎來了成員國的政府首腦、部長、金融機構代表、企業領袖和學者。新科技的出現,新技術平臺的社會影響,成為與會各國代表關注的焦點課題。

4月19日,“跨越性別鴻溝:技術平臺的力量”的春會旗艦論壇在世行總部召開。同場出席的有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Ulla Tørnæs、美國銀行副董事長Anne Finucane以及國際金融公司(IFC)的首席運營官Stephanie von Friedeburg。

前排從右至左: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Tørnæs,世行行長金墉、滴滴總裁柳青、沙特電商平臺Serviis 創始人Alashawali、奈及利亞時裝網站Fashpa創始人Ogundeyi以及國際金融公司 COO Friedeburg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發言中指出,新的科技、教育、商業線上平臺的出現,為女性提供了新的就業和自我實現機會。但女性在科技和經濟活動中的參與還遠遠不夠。

金墉舉例說,雖然優秀的女性技術人員層出不窮,但調查顯示,有80%的男孩會將電腦工程師作為未來職業選擇;但女孩只有不到20%。缺乏女性充分參與的科技體制將延續過去的不平等。金墉呼籲各成員體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深度合作,善用技術資源,消除性別不平等在新經濟的影響。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呼籲各成員體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深度合作,善用技術資源,推動性別平等。

作為此次論壇唯一的中國企業代表,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介紹了中國創新大潮下,女性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柳青認為,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獲取資訊、知識、教育和資源的成本,讓女性有機會跨越傳統經濟體系的壁壘。以農村淘寶為例,電商平臺在村鎮的發展,讓青年農村女性有機會成為電商“合夥人”,不僅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改變了家庭和整個社群的生活。

農村電商平臺幫助女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交通是城市的命脈,出行是個人經濟和社會生活自主的基礎。提供便利、普惠的出行服務本身,就具有性別發展的特別意義。中東地區長期限制女性開車,而滴滴投資的中東出行公司Careem很早就開始在沙特等國嘗試聘請非本地女司機加入車隊,讓本來難以獨立出行的女乘客擴大了生活圈。在積極推進沙特解除女性駕車禁令後,Careem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招募了500名女司機,並計畫在2018年組成2萬名女司機的車隊。

2017年10月,一位沙特婦女正在Careem員工幫助下註冊司機帳戶

中國的新經濟龐大和活躍,女性發展的故事也格外波瀾壯闊。據統計,在中國,50%以上的創業企業有女性創始人。“在滴滴平臺上,活躍著2100多萬司機,其中有230萬女司機。根據我們的抽樣調查,其中80%都是有未成年子女的母親,包括單親母親”。柳青的介紹引起了一陣驚歎。工作時間靈活可兼顧家庭、收入能增加自身經濟獨立、以及獲取更廣闊的社會空間,成為女性加入滴滴平臺的主要原因。而當她介紹說,女性司機的服務分高達4.9,顛覆了傳統上對“女司機”的職業偏見,聽眾又發出會心的笑聲。

柳青介紹滴滴平臺女性司機、管理者情況,探討科技平臺在包容性發展中的作用

科技到底能怎樣改變普通人的生活?柳青向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代表講述了一名普通中國女性郭愛華的故事。

三十八歲的郭愛華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十五年前來到北京,輾轉換了幾份職業,憑著勤奮工作的積蓄成為一個小車隊的老闆,開始組織司機開滴滴。今天,郭愛華管理著一千多輛車和司機。她說,善於傾聽、善於理解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管理者。在工作之外,她還主動張羅了司機互助網路,為自己公司內外的師傅排憂解難。

對於科技的力量,郭愛華最愛提滴滴提供的車隊管理資料平臺“穀雨”,讓她能即時高效地把握自己車隊的安全和運營動態。“像郭愛華這樣的合作夥伴,滴滴平臺上有幾千個。他們的努力,無論是在改善經濟,還是在克服現有的歧視和限制上,都能影響多得多的普通人,”柳青說。

郭愛華和她的團隊利用滴滴“穀雨”系統分析車隊資料和乘客回饋,説明司機提高運營效率。

更好地支持千千萬萬的郭愛華,是滴滴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柳青提到,中國的政府和市場正聯手推動新的普惠發展專案。比如滴滴不久前在上交所推出了ABS計畫,利用滴滴的金融管理能力和經驗,支持優秀的中小夥伴取得更優惠的融資。未來會和國際組織、國內部門探討,將女性支持更全面地融入這樣的計畫。

女性發展對互聯網企業自身的人才管理也是新的課題。滴滴的員工中有四五千名女性員工,而在傳統的亞洲文化裡,“就算你做了所有的PPT,開會的時候也可能還覺得擔心別人的看法,只能坐在角落,不太敢舉手發言。”柳青用自身的經歷現身說法。

今天,女性和男性管理者亟需為“少數派聲音”化解外部和內部限制。滴滴在2017年成立女性聯盟,通過女性領導力計畫、公司內外導師計畫、假期托兒中心等嘗試,一方面幫助女性克服工作和生活的物理張力,一方面突破女性職業提升內心的自我設限,打破“看不見的心中的玻璃屋頂”。

柳青同IFC女性聯盟交流在推動企業多元化中的經驗與挑戰

打破性別鴻溝也會令企業得到裨益。這不僅是因為眼下激勵人才的需要,更是因為“未來的企業和今天會有很大不同”。在IFC女性聯盟交流時,柳青表示,科技降低了創業的門檻,要把未來更加思維獨立的新世代留在大型組織裡,需要更多女性的同理心、全域觀、柔韌和博弈妥協的能力。

現場討論通過全球直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世界銀行的即時互動區收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問題:“滴滴什麼時候能來奈及利亞?”“在經濟困難和戰爭地區怎樣利用技術的力量幫助女性擺脫困境?”“怎樣解決互聯網滲透率的問題?”“你對女性創業者有什麼建議?”

與會者都表示,在快速轉型的發展中經濟體,性別平等只是是包容性增長的一個部分,這裡有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勢在必行。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Ulla Tørnæs表示,要實現柳青提出的確保女性有平等的機會能獲得科技賦能,需要各國的企業家和民眾給政府積極出謀劃策。

“我們需要向司機們,向夥伴們,更要向擁有深厚經驗的公共部門和國際組織學習。”柳青說。此次華盛頓之行,滴滴還將與世行的私營部門投資旗艦機構國際金融公司探討,如何配合中國政府的社會發展政策,在女性創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就小微企業扶持、綠色金融、智慧交通等領域展開合作。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構思維方式,

AI+時代,讀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聯繫方式:投稿及內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滴滴在過去兩年時間裡面做了一些嘗試,滴滴自己的租賃公司車隊今年會突破5萬輛,絕大多數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們的經營摸索下來,電動汽車在滴滴平臺上面是能夠盈利的。所以怎麼樣把滴滴自己做汽車運營商的經驗複製給全行業,支持未來整個共用出行更高速的發展是滴滴洪流主要的思考。洪流指的是汽車線下的鋼鐵洪流,洪流指的也是滴滴作為一個線上企業和大家之間的這種交流彙聚擁抱彼此,擁抱未來。 每年買一輛或者換一輛車加入滴滴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百萬輛。我們相信在未來10年時間裡,在中國和全球會有一個超過每年千萬輛的共用汽車的市場。這是一個過去一百年沒有過的增量的全新的市場,是一個藍海的市場,是一個中國可能先有獨有的市場。這是我們為之興奮並且願意為大家共同推動的市場,也是我們的責任。

滴滴的第三個願景,我們希望能夠成為全球智慧交通技術的引領者,今天滴滴除了提供線上的出行服務,除了搭建整個汽車運營商的平臺,我們也在做智慧交通,也在做智慧駕駛。滴滴的智慧紅綠燈在中國的20幾個城市已經覆蓋了超過1300個紅綠燈,很多的紅綠燈已經跟過去100年工業化時代的自動化控制不一樣了,它是基於今天城市裡面交通即時大資料,根據車流能夠做精准即時的調度,在我們調度的紅綠燈裡面,整個道路的擁堵降低了10%到20%,這些都會推動城市交通進一步線上化和智慧化。

剛才跟陳老交流的時候,陳老跟我講,毫無疑問我們在面對一個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交通產業的大變革,到底變什麼,革什麼?原來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能源污染碳排放,這個是新能源汽車解決的。第二個是安全問題,現在每年因為交通事故全球死亡120萬人,遠超其他原因意外死亡的人數。第三個是效率的問題,今天按照過去一百年的思路,未來的發展將不可持續。今天我們很多汽車賣出去以後只有5%的時間在被使用,但在出行平臺上面一輛車有70%的時間在被運營。所以在這三個大的痛點之下,我相信現在全行業逐步凝聚了共識,未來整個交通和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個大的趨勢,就是新能源、共用、智慧化可以解決污染,解決效率擁堵,解決未來交通安全的問題。

事實上2017年滴滴平臺上面已經有26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占到了純電汽車總量的將近1/3,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到2020年的時候會超過100萬輛。 但是我想說,如果新能源是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共用就是中國汽車產業變道超車的機會。就像自行車一樣,100多年的自行車工業走向電動化,讓人省力可以騎的更遠,只是讓產業從1.0變成1.1,變成1.2。但是共用所有權和使用方式的變革是更加底層和更加具有顛覆性的。中國我們毫無疑問在全力以赴推動和抓住新能源的機會,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一起攜手能夠共創,共同抓住共用的機會。

在這裡面,我想分享給大家的是全球都在努力推動新能源,也許共用真的可能是中國的機會。今天在全球範圍之內,滴滴平臺在中國每天有3000萬筆訂單是共用出行的。北美大概只有三四百萬筆,南美兩三百萬筆,歐洲一百萬筆,印度東南亞也在百萬筆,日本幾乎還沒有。中國有幾十年沉澱下來的汽車工業基礎,我們還有全球最大的共用出行網路和被教育的越來越成熟的共用出行的用戶,所以未來引領下一個10年交通和汽車產業變革的中心不一定在歐洲,不一定在日本,而是在中國。在美國共用出行發展也很快,但是美國對於共用的迫切程度不如中國,中國有很多百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市,這些城市的遇到的資源瓶頸,跟三藩市、芝加哥這種巨大的城市還是不一樣。如何把共用和汽車真正的結合起來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一百年前發明汽車的是德國賓士,今天賓士的合作夥伴也在這裡,非常值得尊敬。一百年前第一次實現量產讓汽車走入家庭的是福特,我們希望第一代為共用設計和大規模投入運營的共用出行網路是能夠誕生在中國,這個是我們洪流共同的願景和夢想。

大家知道手機產業裡面運營商每年消化的手機占比是超過50%的。我相信汽車產業,汽車一定程度上擁有生產工具的屬性,不像手機就是一個個人消費品,汽車的擁有門檻更高,所以我相信未來汽車運營商的市場占比也許比手機運營商市場更大。所以也許有一天,我們除了一年能賣掉100萬台車以外,我們還有一個新增的業務,滴滴願意跟大家共建共治,這個業務還能夠消化掉50萬輛車,這些車服務兩三百萬個家庭。這樣的思考之下,我們希望能夠成立洪流的聯盟,洪流初衷是汽車的鋼鐵洪流,圍繞著汽車和車主的服務建立的開放平臺服務,但今天更多的還是我們把力量彙聚到一起,面向未來去真誠的合作。

滴滴在未來整個產業裡面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滴滴堅決不造車,滴滴也不謀求成為未來最大的汽車運營商,滴滴不會去擁有一千萬甚至五千萬或者更多的汽車,滴滴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務好使用者,服務好車主,在大資料和技術上面不斷投入和突破。而在整個開放平臺的建設裡面,滴滴的價值觀就是開放賦能,如果沒有人做好,我們會嘗試去做。但如果有人做好了,我們是開放和合作的。我們看到其實在滴滴開放之前,我們很多的車企也嘗試過做租賃公司,但租賃公司客源運營成本都很重,未必能賺錢。也有很多企業在做分時租賃,但用戶獲取的成本和線下運營的成本高也不是以前核心能力,很難走出一條很長遠的路出來。

分時租賃也是一樣,今天滴滴分時租賃服務在我們探索的城市裡面已經接近打平了,這裡面是因為我們沒有流量成本,我們有相對龐大的線下運營的基礎,這些能力會開放給大家。不管大家還沒有做或者已經做了,我們都願意毫無保留的開放給大家。滴滴自己的車隊可能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幾個車隊之一了,今年5萬輛汽車,我們實踐運營過,在這裡面用現在大家新能源汽車可以跑平,可以賺錢。但是,怎麼樣把這裡面的使用者流量大資料線下運營、管道網路產品經驗能夠抽象出來説明大家,這是今天滴滴希望做的,未來在滴滴汽車生態裡面,汽車的設計生產,汽車的運營,出行服務的平臺,智慧駕駛的技術邊界是模糊的。使用者要的只是高效快捷的出行服務,希望我們能夠真正攜起手來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同時把我們的使用者、資料和能力開放出去,幫助大家能夠在新增的藍海市場裡面有所佈局,有所成長。我們在中國的經驗隨著我們的全球化,過程大家的全球化,一樣可以走向全球。 我們希望這一次全球的交通汽車產業的革命也許真的可能是因為我們奮進的中國的汽車人和滴滴一起推動和實踐的。

開放的背後其實是專注,只有專注才能看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也才能有真正的開放。很多人都會問我滴滴為什麼不是口字旁的嘀,我們的滴滴、潮汐、洪流都是水字旁的,滴滴很喜歡水,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有自己的信念,奔騰向海且能水滴石穿,我們特別希望未來能夠有像水一樣的包容,沒有邊界真正的合作,我們能夠擁抱彼此,擁抱未來,能夠彙聚百川,能夠洪流入海。 感謝大家的到來,謝謝大家,希望合作愉快。

滴滴柳青出席世界銀行年會 科技企業要在女性發展中“向前一步”

近日,一年一度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召開;櫻花初謝的華盛頓再次迎來了成員國的政府首腦、部長、金融機構代表、企業領袖和學者。新科技的出現,新技術平臺的社會影響,成為與會各國代表關注的焦點課題。

4月19日,“跨越性別鴻溝:技術平臺的力量”的春會旗艦論壇在世行總部召開。同場出席的有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Ulla Tørnæs、美國銀行副董事長Anne Finucane以及國際金融公司(IFC)的首席運營官Stephanie von Friedeburg。

前排從右至左: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Tørnæs,世行行長金墉、滴滴總裁柳青、沙特電商平臺Serviis 創始人Alashawali、奈及利亞時裝網站Fashpa創始人Ogundeyi以及國際金融公司 COO Friedeburg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發言中指出,新的科技、教育、商業線上平臺的出現,為女性提供了新的就業和自我實現機會。但女性在科技和經濟活動中的參與還遠遠不夠。

金墉舉例說,雖然優秀的女性技術人員層出不窮,但調查顯示,有80%的男孩會將電腦工程師作為未來職業選擇;但女孩只有不到20%。缺乏女性充分參與的科技體制將延續過去的不平等。金墉呼籲各成員體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深度合作,善用技術資源,消除性別不平等在新經濟的影響。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呼籲各成員體的公共和私營部門深度合作,善用技術資源,推動性別平等。

作為此次論壇唯一的中國企業代表,滴滴出行總裁柳青介紹了中國創新大潮下,女性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柳青認為,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獲取資訊、知識、教育和資源的成本,讓女性有機會跨越傳統經濟體系的壁壘。以農村淘寶為例,電商平臺在村鎮的發展,讓青年農村女性有機會成為電商“合夥人”,不僅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改變了家庭和整個社群的生活。

農村電商平臺幫助女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交通是城市的命脈,出行是個人經濟和社會生活自主的基礎。提供便利、普惠的出行服務本身,就具有性別發展的特別意義。中東地區長期限制女性開車,而滴滴投資的中東出行公司Careem很早就開始在沙特等國嘗試聘請非本地女司機加入車隊,讓本來難以獨立出行的女乘客擴大了生活圈。在積極推進沙特解除女性駕車禁令後,Careem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招募了500名女司機,並計畫在2018年組成2萬名女司機的車隊。

2017年10月,一位沙特婦女正在Careem員工幫助下註冊司機帳戶

中國的新經濟龐大和活躍,女性發展的故事也格外波瀾壯闊。據統計,在中國,50%以上的創業企業有女性創始人。“在滴滴平臺上,活躍著2100多萬司機,其中有230萬女司機。根據我們的抽樣調查,其中80%都是有未成年子女的母親,包括單親母親”。柳青的介紹引起了一陣驚歎。工作時間靈活可兼顧家庭、收入能增加自身經濟獨立、以及獲取更廣闊的社會空間,成為女性加入滴滴平臺的主要原因。而當她介紹說,女性司機的服務分高達4.9,顛覆了傳統上對“女司機”的職業偏見,聽眾又發出會心的笑聲。

柳青介紹滴滴平臺女性司機、管理者情況,探討科技平臺在包容性發展中的作用

科技到底能怎樣改變普通人的生活?柳青向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代表講述了一名普通中國女性郭愛華的故事。

三十八歲的郭愛華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十五年前來到北京,輾轉換了幾份職業,憑著勤奮工作的積蓄成為一個小車隊的老闆,開始組織司機開滴滴。今天,郭愛華管理著一千多輛車和司機。她說,善於傾聽、善於理解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管理者。在工作之外,她還主動張羅了司機互助網路,為自己公司內外的師傅排憂解難。

對於科技的力量,郭愛華最愛提滴滴提供的車隊管理資料平臺“穀雨”,讓她能即時高效地把握自己車隊的安全和運營動態。“像郭愛華這樣的合作夥伴,滴滴平臺上有幾千個。他們的努力,無論是在改善經濟,還是在克服現有的歧視和限制上,都能影響多得多的普通人,”柳青說。

郭愛華和她的團隊利用滴滴“穀雨”系統分析車隊資料和乘客回饋,説明司機提高運營效率。

更好地支持千千萬萬的郭愛華,是滴滴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柳青提到,中國的政府和市場正聯手推動新的普惠發展專案。比如滴滴不久前在上交所推出了ABS計畫,利用滴滴的金融管理能力和經驗,支持優秀的中小夥伴取得更優惠的融資。未來會和國際組織、國內部門探討,將女性支持更全面地融入這樣的計畫。

女性發展對互聯網企業自身的人才管理也是新的課題。滴滴的員工中有四五千名女性員工,而在傳統的亞洲文化裡,“就算你做了所有的PPT,開會的時候也可能還覺得擔心別人的看法,只能坐在角落,不太敢舉手發言。”柳青用自身的經歷現身說法。

今天,女性和男性管理者亟需為“少數派聲音”化解外部和內部限制。滴滴在2017年成立女性聯盟,通過女性領導力計畫、公司內外導師計畫、假期托兒中心等嘗試,一方面幫助女性克服工作和生活的物理張力,一方面突破女性職業提升內心的自我設限,打破“看不見的心中的玻璃屋頂”。

柳青同IFC女性聯盟交流在推動企業多元化中的經驗與挑戰

打破性別鴻溝也會令企業得到裨益。這不僅是因為眼下激勵人才的需要,更是因為“未來的企業和今天會有很大不同”。在IFC女性聯盟交流時,柳青表示,科技降低了創業的門檻,要把未來更加思維獨立的新世代留在大型組織裡,需要更多女性的同理心、全域觀、柔韌和博弈妥協的能力。

現場討論通過全球直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世界銀行的即時互動區收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問題:“滴滴什麼時候能來奈及利亞?”“在經濟困難和戰爭地區怎樣利用技術的力量幫助女性擺脫困境?”“怎樣解決互聯網滲透率的問題?”“你對女性創業者有什麼建議?”

與會者都表示,在快速轉型的發展中經濟體,性別平等只是是包容性增長的一個部分,這裡有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勢在必行。丹麥發展合作部部長Ulla Tørnæs表示,要實現柳青提出的確保女性有平等的機會能獲得科技賦能,需要各國的企業家和民眾給政府積極出謀劃策。

“我們需要向司機們,向夥伴們,更要向擁有深厚經驗的公共部門和國際組織學習。”柳青說。此次華盛頓之行,滴滴還將與世行的私營部門投資旗艦機構國際金融公司探討,如何配合中國政府的社會發展政策,在女性創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就小微企業扶持、綠色金融、智慧交通等領域展開合作。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構思維方式,

AI+時代,讀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聯繫方式:投稿及內容合作|27168430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