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就是浙江!

中國東南方一個不大的省份, 竟然美的如此驚人!

在中國的遼闊版圖上

位於東南一隅的這個省份

佔據著一塊不大的面積

在這片土地上

山是無可厚非的主角

水則是最佳陪伴

於是有了“七山一水兩分田”的說法

大概可看做

山區占70%

平原占20%

河流湖泊占10%

這, 就是浙江

1

山山水水

浙江省仙居縣景星岩風景區雲霧繚繞, 群山若隱若現, 宛如仙境。 新華社發 王華斌 攝

這是山的天下

“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

天姥山讓李白心馳神往

以“三爿石”著稱于世的江郎山雄偉奇特

還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

史稱“東南第一山”的雁蕩山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臺山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鎮的方恕雲“一葦渡江”。

但令人詫異

浙江雖然山地面積廣闊

卻以江為名

或許

蜿蜒的錢塘江中藏著原因

“千里波濤滾滾來, 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 鐵馬從容殺敵回”

“天下第一潮”名貫古今中外

江南那份小家碧玉的脂粉氣

也在這白浪滔滔中被稀釋平衡

人們在浙江海寧市鹽官鎮觀看錢塘江“一線潮”。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而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

鼇江、曹娥江更是與錢塘江

構成了浙江的八大水系

那“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

又為這長長短短的水流鋪上一抹溫柔

2017年8月7日航拍的浙江千島湖景色。新華社記者 張鋮攝

河湖交錯、水網縱橫

波光粼粼的浪花

賦予了浙江“魚米之鄉”的雅號

2

世世代代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長興等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美麗鄉村。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十裡古銀杏長廊”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西坑村位於浙江西南部的松陽縣。

自古以來

人類逐水而居、依山而建

很長一段時間裡

人們都認為黃河流域

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

後來長江流域出現

大量曾種植水稻的情形

以浙江為主要發現地的

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構成了長江文明

於是

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

共同彙集而成中華文明

笑臉陶器耳,來自“遠古的微笑”。

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

在時間的烹飪下

這片土地生髮出

豐富多彩的故事

有我們從小便熟悉的

西施的故事

濟公的故事

還有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

西湖與雷峰塔

更因此而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遠古而來的文明與傳說

於時間的沉澱中

在這裡紮根生長

這片山水有了靈氣

也有了生活的氣息

2017年3月1日,在湖州市吳興區,清潔船上的工作人員在打撈藤橋港河上漂浮的落葉,進行日常河道維護。

而歷史似乎偏愛這方水土

即使是在史無前例的亂世中

也為這裡帶來了新的生機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相傳當年完顏亮聽到此詩

對江南美景十分傾慕

遂起“投鞭渡江”之意

隔年以大軍南下攻宋

柳永也差點成為千古罪人

當然這只是傳說

不過北宋

還是沒能逃過“滅頂之災”

北宋末年

原本繁盛的中原淪為戰場

中原漢族被迫大規模南遷

統治者衣冠南渡

以臨安(今杭州)為行都

建立南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看蘇堤春曉

銜觴賦詩

抑或安居樂業

抑或歌舞昇平

從此

這裡成了人們

心心念念的繁華江南

3

家家戶戶

“杭州行都一百餘年,戶口蕃盛,商賈買賣者十倍於昔,往來幅輳,非他郡比。”

——《夢梁錄》卷十三

“其貨纖靡,其人多賈”。

——程俱《席益差知溫州制》

杭州與溫州是彼時最具代表性的都市

浙地之繁華在史書記載中比比皆是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翻山越嶺來到杭州

更感歎這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

春秋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比肩高鐵

以漕運串起了沿線鄉鎮的經濟脈動

商賈雲集、一派繁盛

為浙商的蓬勃興起提供了溫床

2017年9月9日,在浙江省長興縣太湖街道新塘村的港灣裡,剛剛打魚歸來的漁船整齊排列,顧客在船上挑選新鮮的漁獲。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繼承了歷史基因的浙江人

在現代社會中做起生意也是輕鬆自如

平均每11個浙江人中就有1位老闆

每33個浙江人中就擁有1家企業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沿河的老街邊掛滿了當地百姓自製的臘腸、醃魚鮝等冬季古鎮傳統食品。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還是一個善於“無中生有”的地方

桐鄉不出羊毛

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

余姚不產塑膠

卻有全國最大的塑膠市場

海寧不產皮革

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

位於山旮旯裡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既不靠沿海,又非交通樞紐

卻成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

煙花綻放在浙江溫嶺石塘漁港上空。新華社發 周學軍 攝

你看

這,就是浙江!

從古至今

這山山水水間

散發著一股子精氣神

讓佇立的山脈更筆直

讓流動的江河更活潑

而今

這山山水水愈發靈動

“一顰一笑”間滿是勃勃生機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

一磚一瓦更在農民心中

搭建起絲絲心動

一戶一處景

一村一幅畫

在這裡

有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新農村

恰似一卷鋪展開來的《富春山居圖》

青山綠水間千萬波光

這裡有似水流年的感慨

更有回味無窮的淡淡鄉愁

這,就是浙江!

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

而今正是

江南最好時節

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

最美不過

人間四月天

而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

鼇江、曹娥江更是與錢塘江

構成了浙江的八大水系

那“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

又為這長長短短的水流鋪上一抹溫柔

2017年8月7日航拍的浙江千島湖景色。新華社記者 張鋮攝

河湖交錯、水網縱橫

波光粼粼的浪花

賦予了浙江“魚米之鄉”的雅號

2

世世代代

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長興等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美麗鄉村。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十裡古銀杏長廊”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西坑村位於浙江西南部的松陽縣。

自古以來

人類逐水而居、依山而建

很長一段時間裡

人們都認為黃河流域

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

後來長江流域出現

大量曾種植水稻的情形

以浙江為主要發現地的

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構成了長江文明

於是

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

共同彙集而成中華文明

笑臉陶器耳,來自“遠古的微笑”。

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

在時間的烹飪下

這片土地生髮出

豐富多彩的故事

有我們從小便熟悉的

西施的故事

濟公的故事

還有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

西湖與雷峰塔

更因此而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遠古而來的文明與傳說

於時間的沉澱中

在這裡紮根生長

這片山水有了靈氣

也有了生活的氣息

2017年3月1日,在湖州市吳興區,清潔船上的工作人員在打撈藤橋港河上漂浮的落葉,進行日常河道維護。

而歷史似乎偏愛這方水土

即使是在史無前例的亂世中

也為這裡帶來了新的生機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相傳當年完顏亮聽到此詩

對江南美景十分傾慕

遂起“投鞭渡江”之意

隔年以大軍南下攻宋

柳永也差點成為千古罪人

當然這只是傳說

不過北宋

還是沒能逃過“滅頂之災”

北宋末年

原本繁盛的中原淪為戰場

中原漢族被迫大規模南遷

統治者衣冠南渡

以臨安(今杭州)為行都

建立南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看蘇堤春曉

銜觴賦詩

抑或安居樂業

抑或歌舞昇平

從此

這裡成了人們

心心念念的繁華江南

3

家家戶戶

“杭州行都一百餘年,戶口蕃盛,商賈買賣者十倍於昔,往來幅輳,非他郡比。”

——《夢梁錄》卷十三

“其貨纖靡,其人多賈”。

——程俱《席益差知溫州制》

杭州與溫州是彼時最具代表性的都市

浙地之繁華在史書記載中比比皆是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翻山越嶺來到杭州

更感歎這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

春秋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比肩高鐵

以漕運串起了沿線鄉鎮的經濟脈動

商賈雲集、一派繁盛

為浙商的蓬勃興起提供了溫床

2017年9月9日,在浙江省長興縣太湖街道新塘村的港灣裡,剛剛打魚歸來的漁船整齊排列,顧客在船上挑選新鮮的漁獲。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繼承了歷史基因的浙江人

在現代社會中做起生意也是輕鬆自如

平均每11個浙江人中就有1位老闆

每33個浙江人中就擁有1家企業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沿河的老街邊掛滿了當地百姓自製的臘腸、醃魚鮝等冬季古鎮傳統食品。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浙江還是一個善於“無中生有”的地方

桐鄉不出羊毛

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

余姚不產塑膠

卻有全國最大的塑膠市場

海寧不產皮革

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

位於山旮旯裡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既不靠沿海,又非交通樞紐

卻成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

煙花綻放在浙江溫嶺石塘漁港上空。新華社發 周學軍 攝

你看

這,就是浙江!

從古至今

這山山水水間

散發著一股子精氣神

讓佇立的山脈更筆直

讓流動的江河更活潑

而今

這山山水水愈發靈動

“一顰一笑”間滿是勃勃生機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

一磚一瓦更在農民心中

搭建起絲絲心動

一戶一處景

一村一幅畫

在這裡

有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新農村

恰似一卷鋪展開來的《富春山居圖》

青山綠水間千萬波光

這裡有似水流年的感慨

更有回味無窮的淡淡鄉愁

這,就是浙江!

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

而今正是

江南最好時節

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

最美不過

人間四月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