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破封鎖!中國空間站時代來臨,部分技術超越美國

眾所周知, 每個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航太夢, 中國好幾代科學家都在為這個夢想而不斷拼搏。 中國的航太事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 一個名叫馮弦的人就乘坐自製的火箭升上的天空。 這款自製火箭相當簡陋, 是由一個木板凳和幾個炮竹製造而成, 可想而知, 這是一次失敗的實驗, 但是, 馮弦用生命的代價表達了國人們對宇宙和外太空的嚮往。 一千年後的今天, 我們完成了前輩們所未能完成的任務。 2003年, 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太飛船成功發射, 標誌著我國的太空時代已經來臨, 但是, 缺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一直是國人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

早在上世紀90年代, 以美俄為首的16個國家開展了國際空間站計畫, 在空間站籌畫建設時期, 美國就嚴禁任何一個國家同中國展開航太合作, 因為美國害怕中國在航太領域的發展速度過快以致於美國無法佔據主導地位。

當時, 中國就暗暗發誓要建造出自己的空間站。

今年4月25日, 中新社報導了關於中國空間站“天宮”的最新進展。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在中國首屆航太大會上表示, 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已經進入尾聲, 2022年就可以完成。

周建平院士還介紹了中國空間站的基本構造, 中國空間站主要分為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 核心艙主要用於空間站的日常管理已經飛船的對接工作, 兩個實驗艙則是主要用於艙外載荷實驗。 不僅如此, 中國空間站在規模, 建造技術以及物資補給等多項技術領域已經超過了美國研發的國際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完成不僅標誌著我國空間站時代的來臨, 同時也意味著中國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航太技術封鎖。 我們知道, 國際空間站已有近20年的歷史, 即將壽終正寢, 所以, 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都來尋求同中國合作。 甚至連美國也多次表示要參與到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專案裡, 但是, 中國不會忘記國際空間站的羞辱, 也絕不會允許美國加入中國空間站的建造計畫。

堅持是一種信仰, 專注是一種態度!覺得本文不錯, 歡迎新朋友關注復興軍事頭條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