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擊犯罪直至生命最後一刻,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朱恒文犧牲

“這幾個重點人物, 你們再好好分析分析, 我可能要休息一下了⋯⋯”2018 年4月16日深夜, 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刑事犯罪對策處副處長朱恒文, 在珠海出差辦案期間, 給同事們留下這句話後, 重重地癱倒在床, 雖經兩天兩夜的搶救, 但朱恒文再也沒有醒來。 45歲的年紀, 23年的警齡, 朱恒文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對公安工作的熱愛。 朱恒文因公犧牲後, 公安部李偉副部長要求全力做好朱恒文同志的善後及撫恤優待工作, 大力開展向朱恒文同志典型事蹟的宣傳學習活動, 公安部政治部、刑偵局發來唁電表示哀悼,

廣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春生作出批示:恒文同志是廳機關、是全省刑偵戰線的優秀代表, 是忠誠踐行 “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的優秀代表。

告別儀式現場。 南方法治報記者 景國明 攝

4月27日, 朱恒文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銀河公墓舉行。 來自各地的同事、親朋好友及社會各界人士1000多人參加了告別會。

朱恒文, 男, 漢族, 1973年8月出生, 中共黨員, 1995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政工專業畢業, 大學本科文化;1995年7月至1999年3月在廣東省公安廳監察室工作;199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廣東省公安廳政治部人事處工作, 先後任副科長、科長;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間在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分局掛職任副局長;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反恐怖工作處工作,

任副處長;2013年5月至今在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刑事犯罪對策處工作, 任副處長(刑事情報研判中心負責人)。 工作以來, 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個人嘉獎3次, 榮獲中共廣東省公安廳直屬機關委員會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8年4月16日, 朱恒文同志出差赴珠海組織偵辦專案期間, 突發腦溢血, 經搶救無效於4月18日11時許不幸逝世, 因公殉職。

打擊犯罪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2017年6月, 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刑事情報研判中心收到一條舉報線索。 朱恒文同志憑藉多年工作直覺, 判斷其背後極有可能隱藏著一條複雜的地下黑色鏈條,

隨即組織民警深挖擴線, 成功研判拓展出一個特大跨境犯罪團夥。 同年8月, 朱恒文同志帶隊前往該市公安局研究案情, 並決定聯合該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成立專案組, 由省廳牽頭組織研判, 該市局刑警支隊負責具體偵辦。

2018年1月, 在公安部刑偵局的協調指揮下, 廣東省廳刑偵局組織全省多個地市公安機關對該案主要涉案人員開展統一收網行動, 朱恒文同志深入抓捕一線, 全程組織行動的方案制訂、組織指揮、現場抓捕及審訊深挖等工作, 為案件偵破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和保障。 經過連續30多個小時晝夜奮戰, 專案組成功抓獲一批犯罪嫌疑人, 受到公安部和省公安廳領導的批示肯定。

為落實公安部對該案繼續擴線深挖的部署要求, 今年4月, 公安部刑偵局決定4月17日在珠海召開專案協調會, 組織該案下一步偵查打擊工作。 接到通知後, 正在組織開展“颶風 2 號”追逃專案收網行動的朱恒文同志立即前往珠海辦理專案協調會。 4月15日(星期日)上午, 又馬不停蹄前往深圳籌備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推進會,4月16日上午在省廳機關參加“颶風 2 號”新聞發佈會後,中午趕赴珠海參加專案協調會,當晚與戰友研究案情時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因公犧牲。

運用科技推動“智慧新偵查”

朱恒文同志視工作如生命,是省廳機關出了名的“工作狂”、全省情報戰線的“拼命三郎”。他作為情報中心的唯一一名處領導,承擔任務尤為艱巨。工作以來,他以身作則,從未休過假,週末至少有一天在單位,隨時可見他挑燈夜戰的身影,隨時可見他伏案加班的情形。當有人問他做了處領導,為什麼還要這麼累?他的回答就是——要讓同志們幹好,首先要自己帶頭幹好!愛幹、敢幹、主動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忙,已成為朱恒文同志身上的標籤和印記。

2017年2月,朱恒文同志不慎跌倒,左腳踝粉碎性骨折,需在左腳打3顆鋼釘進行固定。在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後,醫生一再交代他出院後要繼續靜臥修養3個月以上,以免造成後遺症。但他不聽醫生的勸阻,休養了不到3個星期就拄著拐杖出現在辦公室,籌備廣東省“四合一”平臺建設工作,推動成立了由情報中心牽頭,公安刑偵部門參與的“四合一”情報研判工作平臺,每週定期參加情報研判例會,牽頭組織對全省多發性突出案件和犯罪線索進行集中研判,對團夥架構清晰、具備打擊條件的犯罪團夥直接組織相關地市予以打擊。平臺建立以來,共打掉犯罪團夥500餘個,破獲盜搶騙案件9859宗,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2100多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在2017年底公安部組織的全國“三合一”平臺考核工作中獲得滿分,排名全國第一。

朱恒文同志身處省廳機關,卻長期奔赴實戰一線。自2016年全省部署開展“颶風”專項行動以來,他先後主導參與了15次“颶風”系列收網行動;在2016年“8·20”特大跨國電信詐騙專案中,又主動請戰參與押解任務,成功押解129名犯罪嫌疑人回國;在全省追逃工作方面,他帶領辦案民警,對全省在逃人員逐一梳理分析,連續奮戰,牽頭組織5次“颶風”追逃專項行動,抓獲各類在逃人員1340名,其中潛逃多年的命案在逃人員61名,打造了廣東刑偵最強追逃的品牌。

今年,朱恒文同志主動向組織請纓,申請由其帶領情報中心牽頭承擔該項工作。雖然沒有任何經驗借鑒、難度很大,朱恒文同志還是迅速進入角色,馬不停蹄地開展研究,大膽實踐探索,聯合廳直相關警種部門共同研究,多次邀請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人員講解、演示當前最先進的視頻雲、人工智慧、大資料應用技術,大膽設計“智慧新偵查”工作方案,並提出了 “五個一”工程建設思路目標,僅用1個月時間,廳刑偵局開發的廣東刑事技術應用APP、視覺化智慧偵勘APP便已上線運行,實現了廣東省“智慧新偵查”建設的首批成果落地。

是好員警也是好父親

朱恒文的妻子同樣是一名人民警察,也常常加班,兒子今年參加中考,他承擔了繁重的家庭負擔和工作重托。2018 年春節期間,妻子與他商量:“我們都是員警,工作忙,但是今年兒子要升高中了,作為父親,應多抽點時間關心他的學習⋯⋯”此時正值全省部署開展“颶風 2018”專項行動。“颶風行動”是全省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重頭戲,為了彌補春節放假期間耽誤的工作,他一心紮入工作,組織情報中心民警對全省在逃人員資訊進行梳理,從 2 萬多名在逃人員資訊中確定了 1351名目標在逃人員,並組織從 3月1日至4月15日在全省組織開展 “颶風 1 號 ”“颶風 2 號”專項追逃行動。

在這些忙碌的日子裡,朱恒文只要能擠出一點時間,就一定會親自下廚給兒子做上一桌他最喜歡的飯菜。好幾次,同事張娜都在單位附近的菜市場看到,身為處長的朱恒文居然在和檔主討價還價,“他不僅是買菜,他還很會挑菜呢!哪個菜好,哪個不好,他清楚的很。”每當做了一餐兒子喜歡的飯菜,第二天朱恒文都會忍不住向同事炫耀。

“他就用那種很驕傲的語氣說,我給我兒子做了個什麼什麼菜,他吃得一乾二淨,” 同事李永堅回憶道。但是強烈的責任感讓朱恒文全心撲在了工作上,對家人的陪伴不夠多,“他很少陪孩子出去玩,所以只能給孩子做點好吃的來彌補。他偶爾會把家人送到景點,但自己又匆匆開車回來繼續加班。”

推動刑偵情報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警以來,朱恒文同志始終保持勤於思考、求真務實的精神,經常深入全省各地刑偵部門開展調研,與基層民警交心談話。在調研過程中,他深深地體會到基層公安機關尤其是刑偵部門領導面對資訊化人才不足,現有資訊資難以支撐打擊破案工作等諸多難題。在廳、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主動與多家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接洽,推動推動警企協作,在依法打擊犯罪、維護企業運營秩序方面密切配合。

通過朱恒文同志的不懈努力,2017年以來省公安廳刑偵局已建立了常態化的警企合作機制,在資訊互通、資料協同、偵辦案件、追捕在逃人員、業務培訓等方面開展了長期的務實合作,為近幾年全省專項打擊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信息支撐。

在朱恒文同志的努力下,全省公安情報工作日益規範有序,成效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刑偵情報隊伍在資訊資源保障、技術力量支撐、研判技能提升等方面均有了長足的進步,刑偵情報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朱恒文同志無論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他都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使命感,矢志不渝地忘我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深刻內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刑警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是廣東刑警特別能戰鬥的最真實寫照。

轉自:公安部刑偵局

又馬不停蹄前往深圳籌備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推進會,4月16日上午在省廳機關參加“颶風 2 號”新聞發佈會後,中午趕赴珠海參加專案協調會,當晚與戰友研究案情時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因公犧牲。

運用科技推動“智慧新偵查”

朱恒文同志視工作如生命,是省廳機關出了名的“工作狂”、全省情報戰線的“拼命三郎”。他作為情報中心的唯一一名處領導,承擔任務尤為艱巨。工作以來,他以身作則,從未休過假,週末至少有一天在單位,隨時可見他挑燈夜戰的身影,隨時可見他伏案加班的情形。當有人問他做了處領導,為什麼還要這麼累?他的回答就是——要讓同志們幹好,首先要自己帶頭幹好!愛幹、敢幹、主動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忙,已成為朱恒文同志身上的標籤和印記。

2017年2月,朱恒文同志不慎跌倒,左腳踝粉碎性骨折,需在左腳打3顆鋼釘進行固定。在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後,醫生一再交代他出院後要繼續靜臥修養3個月以上,以免造成後遺症。但他不聽醫生的勸阻,休養了不到3個星期就拄著拐杖出現在辦公室,籌備廣東省“四合一”平臺建設工作,推動成立了由情報中心牽頭,公安刑偵部門參與的“四合一”情報研判工作平臺,每週定期參加情報研判例會,牽頭組織對全省多發性突出案件和犯罪線索進行集中研判,對團夥架構清晰、具備打擊條件的犯罪團夥直接組織相關地市予以打擊。平臺建立以來,共打掉犯罪團夥500餘個,破獲盜搶騙案件9859宗,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2100多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在2017年底公安部組織的全國“三合一”平臺考核工作中獲得滿分,排名全國第一。

朱恒文同志身處省廳機關,卻長期奔赴實戰一線。自2016年全省部署開展“颶風”專項行動以來,他先後主導參與了15次“颶風”系列收網行動;在2016年“8·20”特大跨國電信詐騙專案中,又主動請戰參與押解任務,成功押解129名犯罪嫌疑人回國;在全省追逃工作方面,他帶領辦案民警,對全省在逃人員逐一梳理分析,連續奮戰,牽頭組織5次“颶風”追逃專項行動,抓獲各類在逃人員1340名,其中潛逃多年的命案在逃人員61名,打造了廣東刑偵最強追逃的品牌。

今年,朱恒文同志主動向組織請纓,申請由其帶領情報中心牽頭承擔該項工作。雖然沒有任何經驗借鑒、難度很大,朱恒文同志還是迅速進入角色,馬不停蹄地開展研究,大膽實踐探索,聯合廳直相關警種部門共同研究,多次邀請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人員講解、演示當前最先進的視頻雲、人工智慧、大資料應用技術,大膽設計“智慧新偵查”工作方案,並提出了 “五個一”工程建設思路目標,僅用1個月時間,廳刑偵局開發的廣東刑事技術應用APP、視覺化智慧偵勘APP便已上線運行,實現了廣東省“智慧新偵查”建設的首批成果落地。

是好員警也是好父親

朱恒文的妻子同樣是一名人民警察,也常常加班,兒子今年參加中考,他承擔了繁重的家庭負擔和工作重托。2018 年春節期間,妻子與他商量:“我們都是員警,工作忙,但是今年兒子要升高中了,作為父親,應多抽點時間關心他的學習⋯⋯”此時正值全省部署開展“颶風 2018”專項行動。“颶風行動”是全省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重頭戲,為了彌補春節放假期間耽誤的工作,他一心紮入工作,組織情報中心民警對全省在逃人員資訊進行梳理,從 2 萬多名在逃人員資訊中確定了 1351名目標在逃人員,並組織從 3月1日至4月15日在全省組織開展 “颶風 1 號 ”“颶風 2 號”專項追逃行動。

在這些忙碌的日子裡,朱恒文只要能擠出一點時間,就一定會親自下廚給兒子做上一桌他最喜歡的飯菜。好幾次,同事張娜都在單位附近的菜市場看到,身為處長的朱恒文居然在和檔主討價還價,“他不僅是買菜,他還很會挑菜呢!哪個菜好,哪個不好,他清楚的很。”每當做了一餐兒子喜歡的飯菜,第二天朱恒文都會忍不住向同事炫耀。

“他就用那種很驕傲的語氣說,我給我兒子做了個什麼什麼菜,他吃得一乾二淨,” 同事李永堅回憶道。但是強烈的責任感讓朱恒文全心撲在了工作上,對家人的陪伴不夠多,“他很少陪孩子出去玩,所以只能給孩子做點好吃的來彌補。他偶爾會把家人送到景點,但自己又匆匆開車回來繼續加班。”

推動刑偵情報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警以來,朱恒文同志始終保持勤於思考、求真務實的精神,經常深入全省各地刑偵部門開展調研,與基層民警交心談話。在調研過程中,他深深地體會到基層公安機關尤其是刑偵部門領導面對資訊化人才不足,現有資訊資難以支撐打擊破案工作等諸多難題。在廳、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主動與多家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接洽,推動推動警企協作,在依法打擊犯罪、維護企業運營秩序方面密切配合。

通過朱恒文同志的不懈努力,2017年以來省公安廳刑偵局已建立了常態化的警企合作機制,在資訊互通、資料協同、偵辦案件、追捕在逃人員、業務培訓等方面開展了長期的務實合作,為近幾年全省專項打擊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信息支撐。

在朱恒文同志的努力下,全省公安情報工作日益規範有序,成效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刑偵情報隊伍在資訊資源保障、技術力量支撐、研判技能提升等方面均有了長足的進步,刑偵情報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朱恒文同志無論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他都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使命感,矢志不渝地忘我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深刻內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刑警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是廣東刑警特別能戰鬥的最真實寫照。

轉自:公安部刑偵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