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虎連長的“弓弩”人生丨這個世界正在悄悄犒賞愛讀書的人

人物小傳:

王振虎, 北京衛戍區某裝甲團修理連連長, 人稱“虎連長”, 是裝甲團出了名的理論學習達人。

“連長每天比我們早起一個小時去連隊旁邊的小樹林裡大聲讀書。

“讀書?朗讀?”

“對, 像小學生讀課文那樣。 ”

還沒見到王振虎連長, 戰士們就已經幫我為他畫了個像。 只不過這畫像在我看來不是“以訛傳訛”就是盲目神化。 愛讀書的人我見多了, 沒聽說哪個三十好幾的人, 讀書還保留著小學生的習慣。

戰士的“劇透”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認識一下這位元以書讀得多、讀得好聞名的軍事主官。

到了連部, 寒暄之餘我打量起面前的虎連長:儒雅、溫和, 說話輕聲細語, 一身洗得發白的迷彩上衣, 口袋裡“違和”地別著一直淩美鋼筆。

語速很慢, 聲音很輕, 回憶起十年弓弩讀書的時光, 虎連長的講述像鋼筆水經由筆尖緩緩流出……

(一)他不是看起來很努力,

是真的很努力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文在朋友圈病毒式傳播焦慮緊張情緒的時候, 虎連長仍在不緊不慢地讀書。

2006年, 虎連長從軍校畢業, 參加新學員崗前集訓。 結束一天高強度的訓練, 別人呈“大”字型倒地歎息的時候, 虎連長搬出小板凳, 在一旁安靜地讀《科學發展觀基層讀本》。

“這人怎麼這麼能裝?他不累嗎?”

戰友們嘴上不說, 但是交換一個眼神, 就能知道彼此的“潛臺詞”。

崗前培訓是學員們展示自己的好機會, 大家都想在基層大展拳腳——有人積極展示管理才能, 有人訓練場上當仁不讓, 有人社交活躍、八面玲瓏……難得這是虎連長的“打開方式”?

“他能看進去多少?”“身體都累成這樣了不抓緊休息還要累腦袋?”“他能看到什麼時候?”

和當初那些不理解的戰友一樣, 我也以為虎連長讀書是“陣勢大”。

“聽說您每天都要朗讀理論書本?”

“對。 朗讀非常有用, 它不但是學習創新理論很好地一種方法, 更能鍛煉你的語感, 提高演講能力。 只不過這人一大了就都不好意思張口了……”虎連長開始給我“安利”起朗讀這一學習法寶來。

和我見過其他學理論的達人比, 虎連長絕對算得上內斂、低調的。 採訪過程中他很少滔滔不絕, 唯獨提到哪本好書或者哪種學習工作的好方法時, 虎連長就會用一種“年底沖kpi”的姿態向我介紹。

“我不僅朗讀, 還要錄音, 查崗路上拿出來聽聽, 還能把書裡的內容再學一遍。 ”

在我的要求下, 虎連長從手機裡找出一段錄音, 給我播放起來。

有一個戰士不小心摔壞了虎連長的錄音筆, 虎連長心疼地說:“哎呀你摔壞啥都行啊, 咋就是我的錄音筆!”原來這支錄音筆存有虎連長常年朗誦錄下來的406篇文章, 一共5000多分鐘, 被虎連長視為“命根子”。

沒錯, 虎連長講話也要錄音。 不過他可不是為了以後出書立傳, 不是自戀地認為思想光芒要隨時記錄。 他是怕那些即興的講話有錯誤, 尤其是援引了什麼理論, 錯了一句就誤導一大批人;再有, 虎連長認為即興講話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思維邏輯。 錄音之後他要再看看自己說得對不對, 有沒有不嚴謹的地方。

在虎連長制定的五年讀書計畫中, 他要成體系地學習各種知識, 書單涉獵哲學、邏輯學、理論原著、文學詩歌範疇;他還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

平時悟到什麼道理、有什麼發現一定要及時寫上去, 避免思考太碎片化……

在勵志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裡有這樣一句話:“所有的努力, 都不是給別人看的。 這些努力, 是否真正到達了內心, 變成了你的能力。 ”

成功沒有統一的範式。 相信對於虎連長來說, 讀書讓自己內心豐腴的過程和套現15億的“獲得感”是不相上下的。

(二)世界正在悄悄犒賞那些愛讀書的人

或許我們都偷偷下過“讀書破萬卷”的決心, 但是真的做到的可能並不多, 真的能嘗到“下筆如有神”滋味的更少。

書籍的饋贈總是如此, 淺嘗輒止嘗不到甜頭, 一頭鑽進去才會不知不覺武裝起三頭六臂。

“剛當連長的時候, 戰士說我講話有點‘大’。 ”虎連長不好意思地笑笑:“就是說的虛唄, 只告訴大家要去幹,沒說怎麼幹。”學理論的時候,虎連長是有意識地讓理論指導實踐的,批註寫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和實際聯繫起來。但是剛開始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彎路。

“一開始很生硬,後來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好了。”虎連長說,“就像是新兵學走佇列,我們雖然教了動作要領,但新兵走起來就是僵,一看就是‘新兵步’。不過走著走著就順了。”

這樣的類比、比喻,就是虎連長理論聯繫實際的好工具。比如虎連長發現很多官兵業餘時間都喜歡看小品文和雞湯文,學習党的創新理論的並不多。當問起為什麼的時候,官兵告訴他“理論學習枯燥乏味,很難理解,不像小說那樣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不像小品文、心靈雞湯那樣淺顯易懂。”

“小品文、雞湯文和科學理論就像我們生活中喝粥和吃饅頭。小品文、雞湯文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就像喝粥,容易咽下去但是不頂餓;科學理論雖然枯燥乏味,但好比是吃饅頭,越嚼越有味,還頂餓。”

四卷《毛澤東選集》被虎連長翻得卷頁破損了。周圓攝

官兵都有了理論學習的興趣,但沒過幾個月,大家覺得學習了理論知識後自己並沒有什麼變化,對工作的指導作用也不明顯,學習熱情逐漸降了下去。虎連長又打了一個比喻:理論學習不是壘雞窩,在平地上壘上幾塊磚就可以出成果,而是像建樓房打地基,可能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也只是在地面以下,看不出什麼效果,但這樣樓房才會建得更牢固。

比起高中班主任一成不變的反問“你學習是給我學嗎?”,虎連長的苦口婆心讓戰士們很受用。再加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戰士們也都成了“書癡”。虎連長晚點名的時候推薦了再版的《之江新語》,點名結束就被戰士借走了。大家一個一個傳看,不到半個月新書就被翻爛了。

當然,戰士們也從虎連長身上感受到了讀書學習能“讓人變得不一樣”。虎連長的晚點名在裝甲團很出名,團政委王學文曾自帶馬紮去旁聽,也有不少幹部骨幹慕名而來,“參觀見學”。曾經講話有點“大”的虎連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說話開始“有意思”了,自認沒有幽默感的他卻總能吸引別人聽他講話。

站在佇列裡,戰士為有這樣一位連長而自豪。

(三)虎連長的戰術:研究“讓更多的人研究打仗”

作為一個連隊的主官,可不是讀書多就能打勝仗的。“修理連存在的意義在修理技能,理論學得再好任務完成不了也沒用。”修理連的戰士們正在修理所進行車輛換季保養。虎連長圍著坦克轉了幾個圈,邊走邊對我說。

“我平時也就這個狀態。來到這也就是走走看看,重點是看技術骨幹在組訓中存在的問題。”我想像中修理連連長指導工作的畫面應該是,連長跳上坦克,拿上工具,幾番修理解決了戰士們搞不定的難題……

有點不一樣。

事後我將這個疑問告訴連隊班長,從幾個老班長那裡才瞭解到,虎連長“靠邊站”不是因為技術不達標,相反修理連研製出汽車發電機試驗平臺、全車電路與氣路實訓平臺等專業成果都是虎連長帶著技術骨幹做出來的。虎連長平時這樣做是想讓骨幹都忙起來。

在四級軍士長周國慶看來,虎連長“很有套路”,而這種套路說不好是什麼,但就是能讓新兵老兵都服他。

“我當新兵的時候,他是我的學員排長,那時候天天跑在前面帶著我們練。士官跑5圈我們就得跑10圈。”周國慶說虎連長給打下的好底子夠他們那茬兵吃好幾年老本。

但是虎連長並沒有給老士官吃老本的機會,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看我的,你能達到我的水準我就少說你兩句。”

不僅在體能訓練上對老士官一點不放鬆,專業上虎連長也是緊盯著他們。新裝備還未到,技術骨幹先牽頭做教案;碰到“超綱”難題,老士官要帶頭琢磨;換季保養坦克維修,班長得邊幹邊講,把新兵帶出來……

虎連長有自己的小九九:“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刀尖再厲害,沒有刀把在支撐,刀尖也是沒有意義的。”而連隊裡一茬一茬的骨幹,就是擔負著支撐力量的“刀把”。

古有《孫子兵法》“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的箴言,今有“十個指頭彈鋼琴”“落一子而活全域”的方法論,哲學智慧古人今人一脈相承。而虎連長的智慧就是活用這些智慧。

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學習機制……和自己讀書一樣,把握全連隊的工作,虎連長願意把精力放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

“我這不也是在研究打仗嗎?”虎連長說,“這是在研究怎麼‘讓更多的人研究打仗’。”

如果說自己讀書是戰術上的勤勞,那圍著坦克轉圈思考的時候,應該就是虎連長戰術上勤勞的時刻了。

只告訴大家要去幹,沒說怎麼幹。”學理論的時候,虎連長是有意識地讓理論指導實踐的,批註寫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和實際聯繫起來。但是剛開始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彎路。

“一開始很生硬,後來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好了。”虎連長說,“就像是新兵學走佇列,我們雖然教了動作要領,但新兵走起來就是僵,一看就是‘新兵步’。不過走著走著就順了。”

這樣的類比、比喻,就是虎連長理論聯繫實際的好工具。比如虎連長發現很多官兵業餘時間都喜歡看小品文和雞湯文,學習党的創新理論的並不多。當問起為什麼的時候,官兵告訴他“理論學習枯燥乏味,很難理解,不像小說那樣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不像小品文、心靈雞湯那樣淺顯易懂。”

“小品文、雞湯文和科學理論就像我們生活中喝粥和吃饅頭。小品文、雞湯文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就像喝粥,容易咽下去但是不頂餓;科學理論雖然枯燥乏味,但好比是吃饅頭,越嚼越有味,還頂餓。”

四卷《毛澤東選集》被虎連長翻得卷頁破損了。周圓攝

官兵都有了理論學習的興趣,但沒過幾個月,大家覺得學習了理論知識後自己並沒有什麼變化,對工作的指導作用也不明顯,學習熱情逐漸降了下去。虎連長又打了一個比喻:理論學習不是壘雞窩,在平地上壘上幾塊磚就可以出成果,而是像建樓房打地基,可能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也只是在地面以下,看不出什麼效果,但這樣樓房才會建得更牢固。

比起高中班主任一成不變的反問“你學習是給我學嗎?”,虎連長的苦口婆心讓戰士們很受用。再加上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戰士們也都成了“書癡”。虎連長晚點名的時候推薦了再版的《之江新語》,點名結束就被戰士借走了。大家一個一個傳看,不到半個月新書就被翻爛了。

當然,戰士們也從虎連長身上感受到了讀書學習能“讓人變得不一樣”。虎連長的晚點名在裝甲團很出名,團政委王學文曾自帶馬紮去旁聽,也有不少幹部骨幹慕名而來,“參觀見學”。曾經講話有點“大”的虎連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說話開始“有意思”了,自認沒有幽默感的他卻總能吸引別人聽他講話。

站在佇列裡,戰士為有這樣一位連長而自豪。

(三)虎連長的戰術:研究“讓更多的人研究打仗”

作為一個連隊的主官,可不是讀書多就能打勝仗的。“修理連存在的意義在修理技能,理論學得再好任務完成不了也沒用。”修理連的戰士們正在修理所進行車輛換季保養。虎連長圍著坦克轉了幾個圈,邊走邊對我說。

“我平時也就這個狀態。來到這也就是走走看看,重點是看技術骨幹在組訓中存在的問題。”我想像中修理連連長指導工作的畫面應該是,連長跳上坦克,拿上工具,幾番修理解決了戰士們搞不定的難題……

有點不一樣。

事後我將這個疑問告訴連隊班長,從幾個老班長那裡才瞭解到,虎連長“靠邊站”不是因為技術不達標,相反修理連研製出汽車發電機試驗平臺、全車電路與氣路實訓平臺等專業成果都是虎連長帶著技術骨幹做出來的。虎連長平時這樣做是想讓骨幹都忙起來。

在四級軍士長周國慶看來,虎連長“很有套路”,而這種套路說不好是什麼,但就是能讓新兵老兵都服他。

“我當新兵的時候,他是我的學員排長,那時候天天跑在前面帶著我們練。士官跑5圈我們就得跑10圈。”周國慶說虎連長給打下的好底子夠他們那茬兵吃好幾年老本。

但是虎連長並沒有給老士官吃老本的機會,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看我的,你能達到我的水準我就少說你兩句。”

不僅在體能訓練上對老士官一點不放鬆,專業上虎連長也是緊盯著他們。新裝備還未到,技術骨幹先牽頭做教案;碰到“超綱”難題,老士官要帶頭琢磨;換季保養坦克維修,班長得邊幹邊講,把新兵帶出來……

虎連長有自己的小九九:“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刀尖再厲害,沒有刀把在支撐,刀尖也是沒有意義的。”而連隊裡一茬一茬的骨幹,就是擔負著支撐力量的“刀把”。

古有《孫子兵法》“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的箴言,今有“十個指頭彈鋼琴”“落一子而活全域”的方法論,哲學智慧古人今人一脈相承。而虎連長的智慧就是活用這些智慧。

調動大家的主觀能動性、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學習機制……和自己讀書一樣,把握全連隊的工作,虎連長願意把精力放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

“我這不也是在研究打仗嗎?”虎連長說,“這是在研究怎麼‘讓更多的人研究打仗’。”

如果說自己讀書是戰術上的勤勞,那圍著坦克轉圈思考的時候,應該就是虎連長戰術上勤勞的時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