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出門溜達40余天,遼寧艦去了哪幹了啥?

撰文 | 蔣華 編輯丨薛離

由遼寧艦和多艘驅、護艦, 數十架殲-15艦載戰鬥機以及直升機組成的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 4月26日圓滿完成遠海實兵對抗訓練, 返回青島航母軍港。

出去了40多天, 遼寧艦都幹了些什麼?

歷時最長的出海首跨第一島鏈

6年前, 遼寧艦作為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艘航母正式入列。 幾年間, 它的每個動作無不吸引國人注視的目光:

2012年10月30日上午, 遼寧艦完成了自加入海軍以來的首次試航, 歷時18天, 並未搭載艦載機。

2012年11月23日, 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 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

2013年11月26日上午, 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解纜啟航趕赴南海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活動。 這是遼寧艦入列後, 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

歷數遼寧艦入列後的各次出海訓練, 此次時間最久, 達40餘天。

振奮人心的是, 海軍航母編隊指揮員陳岳琪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介紹, 此次出海遼寧艦航母編隊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首次突破第一島鏈展開跨區遠海訓練。

另外, 政知君根據報導畫出了此次遼寧艦的訓練路線圖。

4月12日, 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了史上最大規模閱兵,

遼寧艦作為當之無愧的明星旗艦一同受閱。 閱兵後航母編隊立刻投入了訓練, 出巴士海峽、奔西太平洋、過宮古海峽、進東海, 按照遠近海銜接、大範圍機動、全程對抗檢驗的思路, 先後開展各種訓練。

艦載機隊“自由空戰”

航跡跨越多個海區, 具體訓練些什麼?政知君發現, 40多天裡的訓練內容主要包括突破潛艇威脅區、遠海制海制空作戰和艦載戰鬥機複雜海況、陌生海空域戰術對抗等訓練, 並同步帶動各戰區海軍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和岸導部隊參訓, 鍛煉提升了編隊體系作戰能力。 具體包括艦載戰鬥機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艦基空海對抗訓練等高風險訓練科目等。

其餘幾種訓練項目比較容易通過字面意思理解,

但什麼叫突破潛艇威脅區?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從前些年的一些海軍軍演中窺得一二。

2013年7月, 中俄海軍舉行聯合軍演。 在進行“通過潛艇威脅區”科目演練過程中, 俄方潛艇將進入演習區域, 海軍編隊將形成反潛隊形。 專家表示, 這是目前各國海軍在海上巡航中遇到最多的一個問題,

那麼如何及時、規避、應對潛艇。

而在2008年初, 北海艦隊進行突破潛艇威脅區演習中, 許多反潛細節被曝光。 政知君簡單抽取了幾個典型反潛操作:

聲呐聽音員發現不明金屬回波

艦艇編隊變換反潛隊形加速航行至潛艇射程之外

反潛直升機升空, 投放拖拽聲呐呈“之”字型搜索

艦隊曲折前行過程中相繼投放多枚深水炸彈

反潛直升機鎖定目標投放魚雷攻擊

此外值得提到的是, 在夜間實戰訓練中, 殲-15機隊還與海軍岸基航空兵展開了“背靠背”自由空戰訓練。

顧名思義,自由空戰是貼近實戰的訓練,沒有預案,全靠飛行員的戰鬥技巧和經驗,面對沒有設定的突發情況進行應對。這樣的訓練對於戰鬥機飛行員戰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同時,岸基航空兵在自由空戰的訓練中對抗航母來的艦載機,也會錘煉對付“敵方”航母艦載機的戰鬥技巧。

夜間高密度起降讓戰力“全天候”

眾所周知,遼寧艦在瓦良格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成。入列時,不少人質疑這樣一個烏克蘭拖過來的“老古董”還有沒有戰鬥力?那時曾有聲音認為,遼寧艦是一個訓練平臺,以培訓作戰人員為主要任務。

對於“訓練艦”的定位,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接觸過的多個專家都表達了不同意見。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遼寧艦不能算作單純的訓練艦,它並不符合訓練艦標準和佈局。“可以這麼講,遼寧艦就是地地道道的戰鬥艦。習近平主席在視察遼寧艦的時候已經提出來,要求遼寧艦儘快形成戰鬥力和保障力。這也說明,其不是單純的訓練用途。”

那麼,從40多天的遠海訓練觀察,遼寧艦究竟戰力如何?這個問題,官方回應很謙虛,艦上官兵很自信。

遼寧艦回港同天的國防部記者會上,發言人吳謙表示,遼寧艦的戰鬥力水準要通過訓練來提高,通過實戰來檢驗。不過,訓練結束後陳岳琪曾向媒體明確表示,目前已完成了航母編隊訓練大綱的全部科目,具備了較強的立體感知能力、海空突擊能力和綜合防禦能力。

政知君注意到,陳嶽琪的表態針對性很強。

有媒體曾評論稱,遼寧艦離全面形成戰鬥力就差全天候作戰能力,特指夜間作戰能力。道理很簡單,敵人永遠不會考慮你的時間。

對此,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某部團長徐英表示,航母編隊只具備晝間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具備晝夜24小時全天候,包括複雜氣象、複雜海況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這樣我們航母編隊整個的實力才是完整的。

遼寧艦官兵當然也明白個中道理。政知君注意到,關於殲-15艦載機進行夜間起降訓練的消息去年已有零星報導。而正如前文所述,這次遠海訓練中,遼寧艦同樣進行了夜間高密度起降訓練以及夜間自由對抗空戰訓練。

數讀丨第10次接近臺灣

遼寧艦這一趟訓練,周邊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臺灣地區也非常關注。據台媒報導,遼寧艦19日晚間也通過巴士海峽,報導稱“這是‘遼寧號’成軍以來,第10次接近臺灣‘外海’。”

第一趟,2013年11月自臺灣海峽南下演訓,隨後在該年12月自原路線返航;

第二趟,2016年12月穿越宮古海峽,並在2017年1月自台海返航;

第三趟,2017年7月初自台海南下,並在該月中旬自台海北航;

第四趟,2018年1月初自台海南下,並在該月中旬循原路線返航;

第五趟,2018年3月下旬自台海南下,並於本月20日接近臺灣東部“外海”。

據統計,上述“10次”裡遼寧艦有8次自臺灣海峽中線以西海域通過,因此,這也是遼寧艦自2016年12月以來第二次在臺灣東部“外海”出沒。

資料 | 央視 解放軍報 當代海軍 現代軍事 科技日報等

校對 | 李喆

顧名思義,自由空戰是貼近實戰的訓練,沒有預案,全靠飛行員的戰鬥技巧和經驗,面對沒有設定的突發情況進行應對。這樣的訓練對於戰鬥機飛行員戰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同時,岸基航空兵在自由空戰的訓練中對抗航母來的艦載機,也會錘煉對付“敵方”航母艦載機的戰鬥技巧。

夜間高密度起降讓戰力“全天候”

眾所周知,遼寧艦在瓦良格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而成。入列時,不少人質疑這樣一個烏克蘭拖過來的“老古董”還有沒有戰鬥力?那時曾有聲音認為,遼寧艦是一個訓練平臺,以培訓作戰人員為主要任務。

對於“訓練艦”的定位,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接觸過的多個專家都表達了不同意見。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遼寧艦不能算作單純的訓練艦,它並不符合訓練艦標準和佈局。“可以這麼講,遼寧艦就是地地道道的戰鬥艦。習近平主席在視察遼寧艦的時候已經提出來,要求遼寧艦儘快形成戰鬥力和保障力。這也說明,其不是單純的訓練用途。”

那麼,從40多天的遠海訓練觀察,遼寧艦究竟戰力如何?這個問題,官方回應很謙虛,艦上官兵很自信。

遼寧艦回港同天的國防部記者會上,發言人吳謙表示,遼寧艦的戰鬥力水準要通過訓練來提高,通過實戰來檢驗。不過,訓練結束後陳岳琪曾向媒體明確表示,目前已完成了航母編隊訓練大綱的全部科目,具備了較強的立體感知能力、海空突擊能力和綜合防禦能力。

政知君注意到,陳嶽琪的表態針對性很強。

有媒體曾評論稱,遼寧艦離全面形成戰鬥力就差全天候作戰能力,特指夜間作戰能力。道理很簡單,敵人永遠不會考慮你的時間。

對此,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某部團長徐英表示,航母編隊只具備晝間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具備晝夜24小時全天候,包括複雜氣象、複雜海況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這樣我們航母編隊整個的實力才是完整的。

遼寧艦官兵當然也明白個中道理。政知君注意到,關於殲-15艦載機進行夜間起降訓練的消息去年已有零星報導。而正如前文所述,這次遠海訓練中,遼寧艦同樣進行了夜間高密度起降訓練以及夜間自由對抗空戰訓練。

數讀丨第10次接近臺灣

遼寧艦這一趟訓練,周邊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臺灣地區也非常關注。據台媒報導,遼寧艦19日晚間也通過巴士海峽,報導稱“這是‘遼寧號’成軍以來,第10次接近臺灣‘外海’。”

第一趟,2013年11月自臺灣海峽南下演訓,隨後在該年12月自原路線返航;

第二趟,2016年12月穿越宮古海峽,並在2017年1月自台海返航;

第三趟,2017年7月初自台海南下,並在該月中旬自台海北航;

第四趟,2018年1月初自台海南下,並在該月中旬循原路線返航;

第五趟,2018年3月下旬自台海南下,並於本月20日接近臺灣東部“外海”。

據統計,上述“10次”裡遼寧艦有8次自臺灣海峽中線以西海域通過,因此,這也是遼寧艦自2016年12月以來第二次在臺灣東部“外海”出沒。

資料 | 央視 解放軍報 當代海軍 現代軍事 科技日報等

校對 | 李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