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士用工匠精神研究大熊貓 榮獲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人民網成都4月28日電 (朱虹)昨(27)日, 成都市總工會在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五一勞動獎表彰大會。 會上, 對榮獲2018年“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狀”“成都市工人先鋒號”的獲獎者和優秀單位進行了表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員張文平榮獲了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張文平研究員從2003年起就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做碩士和博士論文, 2008年博士畢業後正式在成都大熊貓基地工作。 十餘年來他一直兢兢業業, 在工作中勇挑重擔, 力求卓越, 在大熊貓等瀕危動物科研領域取得了多項創造性成果,

屢攀科研高峰。

他針對大熊貓容易感染蛔蟲, 而常規方法容易漏檢蛔蟲的弊端, 發明了PCR/CE-SSCP方法, 克服了漏檢的弊端;同時, 針對科研常用糞便DNA品質低下的弊端, 他發明了糞便毛髮DNA提取方法, 提高了DNA品質。 這些方法和技術已經公開發表在國際SCI學術期刊《PLOS ONE》和《ZOO BIOLOGY》上, 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引用和推廣。 最近幾年,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國際高水準學術刊物《PLOS GENETICS》、《mBio》、《The ISME Journal》上各發表了一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準學術論文, 受到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和引用。

榮譽的背後, 是張文平研究員十餘年堅持不懈的鑽研, 是他一次次勇敢地迎難而上。 為了弄明白大熊貓腸道菌群對大熊貓食性選擇及健康狀況的影響,

從2008年開始, 張文平與同事和上海交大的合作者一起對45頭圈養的成體和亞成體大熊貓春、夏、秋三個季節的糞便進行採樣分析, 合作發表了學術論文。 為了更深入瞭解大熊貓的微生態特點, 張文平和同事又對20餘頭從出生到2歲的大熊貓個體進行連續採樣, 僅樣品採集工作就花費了4年多時間, 共收集了1000餘份樣品, 而到最終成果文章見刊, 已經又是3年後了。

作為科研專案的具體負責人, 從科研任務的提出、具體分析路線的執行、具體實驗樣品的收集分析, 到文章的寫作和投稿, 張文平總是親力親為, 親自參與和把控每個細節。 對待每個科研專案, 張文平都是這樣嚴謹, 他用滿腔的工作熱情積極踐行工匠精神,

技術創新精益求精, 用樸實無華的付出與勞動澆灌出美麗的科研成果之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