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不超5%是噱頭還是偉大?業界這麼看

【Technews科技新報】在近期召開的小米6X發佈會上, 小米科技CEO雷軍宣佈:

“小米向使用者承諾, 每年整體硬體業務, 包括手機和各種生態鏈產品的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如超過, 將把超過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使用者。 ”

雷軍相信, 這一自創業以來小米董事會做出的最重大決議將有助於小米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

目前來看, 小米的決定確實感動了不少網友。 不過有關5%的資料, 以及硬體綜合淨利潤率的提法, 業界對此表示異議。

作為小米在手機業務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華為榮耀率先回應了。

4月26日, 榮耀總裁趙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對雷軍提出的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的說法“不知道如何評價”, “如果就我們而言, 硬體綜合淨利潤率能夠達到5%就已經很開心了。 ”

同時, 趙明指出, 中國硬體公司綜合硬體淨利潤率能達到5%的公司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中關村雙創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RFC)理事長、歸墟電子CEO王景陽向科技新報表示, 小米提出的綜合硬體利潤率是無法證偽的話題, 它是指硬體毛利潤率還是淨利潤率?綜合硬體利潤率, 是否可以攤銷公司其他所有費用進去?包括一次性巨額投入的部分。

王景陽進一步指出, 看一個人一個公司是否偉大, 要看他們短期言行和長期所為是否言行一致。 雷軍領導的小米從創業開始就一直強調低價極致快等文化, 確實同類產品在業界也是性價比最高的公司之一。 5%的說法不排除很大的行銷話題原因, 但奔硬體低利潤確實是他們一貫做法, 因為還可以靠互聯網模式繼續拉高估值, 靠軟體收入、投資、授權、和其他產業所得來補償純硬體的損失。

限定5%硬體淨利潤率是否有利於小米生態鏈企業發展?在王景陽看來, 答案並不樂觀。 “小米公司也就算了。 那幾百家小米投資的小米生態鏈系列公司, 5%硬體利潤如何能長期維持公司生存和發展?要知道小米品牌和小米管道優勢也不是這些小米生態鏈公司的”。

自媒體人孫永傑在相關文章中總結, 小米限定5%硬體淨利潤率可能存在3個目的:

向外界宣稱小米不靠硬體盈利, 避免公眾將其與蘋果、OPPO、vivo劃上等號;

讓業界保持對小米硬體業務低盈利的預期, 一旦超過這個預期, 則會給外界造成一種小米競爭力強于對手的印象;

將利潤讓與用戶, 從行銷角度來講很容易獲得小米手機以用戶利益為第一的形象認同,

從而促進小米手機的銷量。

偉大還是噱頭?你們站在哪邊呢?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