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市頻現騙子“圍獵”老人:有人領免費洗衣粉被騙走20萬養老錢

首發:4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週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晨陽

“走過路過, 不要錯過, ×克、×迪統統一百元一雙”“阿姨, 看看我們這款產品,

對多種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叔叔, 留個電話登記一下, 免費送塊透明皂”……

連日來,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西部某省會城市的多個早市走訪發現, 在新鮮食材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消費的同時, 一些不法商家也盯上了逛早市的老年人。

記者在一個早市觀察發現, 與蔬菜水果商販對所有顧客都“一視同仁”不同, 早市及其周邊區域擺攤賣品牌運動鞋、推銷保健品、號稱留下個人資訊就能免費配老花鏡或領透明皂的商販, 對老年人更青睞。

一位穿著白大褂散發傳單推介保健品的中年女性, 看到老年人就親切地叫叔叔或喊阿姨, 沒等對方接話便拿著傳單開講, 即便發現老人不感興趣, 依然微笑著詢問能否留個電話回頭聯繫。

而當記者湊上前去想要份傳單, 看看其推介的是什麼產品時, 這位元“白大褂”卻躲躲閃閃。

一張擺在早市路口的桌子上放著一個裝滿鏡片的手提木箱, 旁邊是一支筆和用於登記配鏡者個人資訊的幾頁紙, 這便是只要留下個人資訊就能為老年人免費配老花鏡的小攤。

然而, 記者在現場沒看到相關驗光配鏡資質。

“那種一百元一雙的運動鞋, 年輕人可能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正品, 但一些老年人通常會被銷售者以‘庫存清倉’‘頂賬貨’等說辭蒙蔽。 ”一家知名運動品牌商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早市上那些一百元一雙的“名牌”運動鞋除了極有可能不是正品外, 其設計是否合理、用料是否環保也都很難說, 如果運動不成反傷身就很不划算。

留下姓名、電話等資訊就送禮物, 難道真是老年人賺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曾採訪過一位元被一投資理財公司騙走20余萬元的劉姓老人, 他就是從一袋洗衣粉開始逐漸被“套路”的——

“逛早市的時候, 一個小姑娘說‘叔, 登記個資訊就能免費領洗衣粉’,

我想這是好事, 就留了姓名和電話。 ”這位老人說, 沒過幾天, 小姑娘給他打電話說公司有一個理財項目利息很高, 去公司瞭解的話給送一斤雞蛋, 聽完不買產品也沒關係。

從留下個人資訊開始, 聽了幾次課, 上述劉姓老人便把20余萬養老錢投入了那家投資公司, 最後老闆跑路, 他欲哭無淚。

這位老人說, 被騙之後他逐漸關注到, 現在一些假冒偽劣保健品的銷售人員對老年人個人資訊也很感興趣。 這些銷售人員的套路和個別投資公司幾乎如出一轍, 他們在早市獲取老年人個人資訊後, 往往通過“專家健康講座”“上門義診”“免費抽獎”“免費旅遊”等手段, 誇大產品效果, 用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類似的情況不只發生在西部地區。

查閱媒體報導不難發現, “早市上免費送淨水機是套路”“早市免費禮品套路專騙老人”等新聞在多地都曾出現, 這也說明此類現象並非個例, 更凸顯早市上伸向老年人的黑手亟待斬斷, 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亟須得到保護。

個別不法商販為何青睞在早市上“圍獵”老年人?記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早市開市時間早,與市場監管部門的上班時間形成時間差。為方便上班族消費,多數地方的早市一般6點左右開市,8點多就陸續歇業。這恰恰與通常的工作時間“錯開”,也在市場監管部門的“8小時”之外,讓個別不法商販鑽了空子,從而逃避市場巡查和監管。

二是早市流動性大,方便不法商販流竄。《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發現,為招攬更多潛在客戶,也方便被查處時及時逃跑,個別不法商販逐漸將攤位移向臨近早市的十字路口。更有甚者,今天在這個早市明天挪到另一個,打“遊擊戰”,這讓消費者事後即便發現上當,也很難挽回損失。

三是早市人流量大,且老年人居多,便於不法商販尋找“目標”。

不法商販在早市上“圍獵”老年人,圖的是他們口袋裡的錢,造成的卻是老年人身心受損甚至整個家庭不睦的惡果。斬斷早市上伸向老年人的黑手刻不容緩。

首先,要在“8小時”外做文章。不法商販利用早市打時間差,需要監管部門在“8小時”外多出實招來破解。

例如,市場監管部門可嘗試探索市場巡查、檢查與早市開市時間同步,或在重點地段增設攝像頭,或借助社區網格化管理隊伍整合部門資源,以實現強化監管,對早市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做到及時預警、高效止損。

其次,應加強公眾參與,通過開放平臺及時接收消費者舉報。寧夏銀川市此前車窗拋物現象屢禁不止,當地呼籲多次效果不甚理想,相關部門通過出臺鼓勵群眾“隨手拍”車窗拋物的相關激勵措施,對被拍涉事車輛經核實進行扣分罰款後,當地車窗拋物現象大為減少。

市場監管不妨借鑒此舉,如可鼓勵群眾對早市上涉嫌違規違法的不法商販通過“隨手拍”進行舉報,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線索收集,盡最大可能拓展監管深度、廣度。

第三,應在績效管理、行政問責等領域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用制度確保監管者時刻打起精神,使市場監管取得實效,消費者權益保護時刻線上。

個別不法商販為何青睞在早市上“圍獵”老年人?記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早市開市時間早,與市場監管部門的上班時間形成時間差。為方便上班族消費,多數地方的早市一般6點左右開市,8點多就陸續歇業。這恰恰與通常的工作時間“錯開”,也在市場監管部門的“8小時”之外,讓個別不法商販鑽了空子,從而逃避市場巡查和監管。

二是早市流動性大,方便不法商販流竄。《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發現,為招攬更多潛在客戶,也方便被查處時及時逃跑,個別不法商販逐漸將攤位移向臨近早市的十字路口。更有甚者,今天在這個早市明天挪到另一個,打“遊擊戰”,這讓消費者事後即便發現上當,也很難挽回損失。

三是早市人流量大,且老年人居多,便於不法商販尋找“目標”。

不法商販在早市上“圍獵”老年人,圖的是他們口袋裡的錢,造成的卻是老年人身心受損甚至整個家庭不睦的惡果。斬斷早市上伸向老年人的黑手刻不容緩。

首先,要在“8小時”外做文章。不法商販利用早市打時間差,需要監管部門在“8小時”外多出實招來破解。

例如,市場監管部門可嘗試探索市場巡查、檢查與早市開市時間同步,或在重點地段增設攝像頭,或借助社區網格化管理隊伍整合部門資源,以實現強化監管,對早市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做到及時預警、高效止損。

其次,應加強公眾參與,通過開放平臺及時接收消費者舉報。寧夏銀川市此前車窗拋物現象屢禁不止,當地呼籲多次效果不甚理想,相關部門通過出臺鼓勵群眾“隨手拍”車窗拋物的相關激勵措施,對被拍涉事車輛經核實進行扣分罰款後,當地車窗拋物現象大為減少。

市場監管不妨借鑒此舉,如可鼓勵群眾對早市上涉嫌違規違法的不法商販通過“隨手拍”進行舉報,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線索收集,盡最大可能拓展監管深度、廣度。

第三,應在績效管理、行政問責等領域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用制度確保監管者時刻打起精神,使市場監管取得實效,消費者權益保護時刻線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