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從死磕到挽留

閆佳楠 袁克香

給村裡修路, 為貧困戶蓋房、打井……,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周勝權成為村民們的知心人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孟家鄉孟家村的一些村民最近心裡像長了草, 原因是組織上派來的呼蘭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該院扶貧隊隊長周勝權的第一書記任期快滿了, 村民們很想挽留周勝權連任。

於是這天, 孫家屯屯長王朝臣便領著十幾名村民來找呼蘭區檢察院檢察長張惠澤。 孟家村由趙家、孫家、孟家三個自然屯組成, 周勝權初來時, 王朝臣因對多年前檢察院查辦他舉報案件的結果不滿, 曾公開和他作對。 王朝臣說:“老五來了半年, 總結工作, 我踢了場子。 說別想跑這撈政績到時撲羅屁股走人, 說實話當時他幹得不少了, 我就是有成見找茬兒和他磕。 ”

周勝權因為在家中排行第五, 王朝臣和一些村民親切地叫他老五哥,

有時乾脆叫老五。 趙家屯屯長夏長青說:“老五當第一書記再幹十任我也支持, 他沒官樣, 來這幾年沒吃過村民一頓飯, 他讓我看到党的好幹部又回來了。 ”夏長青與王朝臣曾是多年的死對頭, 因為趙家屯孫家屯緊挨著, 由於土地劃分產生糾紛, 各不相讓, 作為屯長的他倆便各領著自己屯的人打官司告狀, 如今他倆冰釋前嫌。

王朝臣說:“我從死磕到現在挽留老五, 從與老夏水火不相容到現在處得正經不賴, 都是因為老五做到了,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憑小恩小惠能收買的。 ”

在孟家村寬敞明亮的村委會辦公室裡, 村民們守著周勝權卷在炕頭的行李捲兒, 你一言我一語嘮起了“老五”給村裡帶來的變化。

接手“撂荒村”

在周勝權被委派到孟家村任第一書記前, 因為村民意見難統一, 村裡連續六年無法選出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簡稱“村兩委”), 連續七年沒有發展一名黨員, 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在上級組織部門是掛了號的。 別說党建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就連村民外出打工辦事想開張介紹信、蓋個章都找不到人。 村委會設在村頭一座破敗的土房裡, 院子裡全是齊腰深的野草, 唯一的一名村委會成員、村會計陶立豔成了光杆兒司令, 只得在家辦公。 村裡經濟長期發展落後, 村民矛盾盤根錯節, 三五成群上訪告狀成了家常便飯。

村民們說, 那時村裡除了外債和矛盾, 啥也沒有。 面對這個爛攤子, 當時已經51歲、且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周勝權走東家串西家,

與村民促膝談心, 查找“村兩委”選不出來的原因, 在三個屯村民之間一個個捋疙瘩化解矛盾。 在他的推動下, 村裡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 選出了村民委員會, 組建了村領導班子, 配齊了村黨支部成員。

周勝權協調當地鄉政府, 把村委會辦公地址改遷到村中間一處三間磚房裡, 房子只有空架子, 他自掏2萬元, 對房子進行粉刷, 購齊辦公設施。 設備齊了, 人心還得往一塊兒攏。 開始有的“村兩委”成員上班坐不住, 後來發現還有許多要給村民辦的實事得研究得辦理, 漸漸的, 來坐班就成了習慣。 村會計陶立豔這些年一個人獨挑村委會這攤兒, 為村民做了不少實事, 發展預備黨員條件已成熟, 按照組織程式,

發展黨員大會必須得過三分之二以上黨員參會才能召開, 但孟家村53名黨員大部分在外地打工。 周勝權和村委會成員就給在外打工的黨員逐一打電話, 介紹陶立豔的情況, 希望大家回來參會。 聽到家鄉來了好帶頭人, 村裡有了希望, 半個月後, 在外地打工的35名黨員分別從北京、大連等地請假回村, 為陶立豔投票。

“村兩委”健全了, 怎樣才能帶頭打贏精准扶貧這場攻堅戰?周勝權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村民劉占河說, 周書記和村民打成一片, 沒讓大家拿一分錢, 就為村裡修了3公里長的水泥路。 原來一下雨, 村民得穿靴子出門, 車子開不出去, 現在大家出門腳不沾泥兒。

64歲的村民陳文介紹, 2017年7月的一場大雨, 齊腰深的苞米都被刮倒了, 周勝權領著扶貧隊成員,在地裡幫村民扶苞米,整整幹了兩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村民王朝福說,周勝權一身正氣,敢於面對問題,也敢得罪人,接地氣,能把話說到村民心坎兒上,因此有能力解決問題,平息矛盾。“他在這兒,村裡相當太平。”

在周勝權剛到孟家村時,前任村委會主任拒絕交出村裡的土地台賬,導致全村土地無法確權,村上鄉里都拿這事兒沒辦法。周勝權到前任村委會主任家裡反復做工作,台賬交了出來。趙家屯和孫家屯村民長期上訪,弄得全村雞犬不寧。周勝權把王朝臣和夏長青請到辦公室,打開天窗說亮話,又到雙方家里拉家常談心,話說開了,再找來農業局農經站專業人員對爭議土地進行調查核實,對土地面積進行公開丈量,依法依規對土地確權。

矛盾解決了,兩個屯長和村民處成好鄰居,還把周勝權當成知心人。

摘掉不合格貧困戶“帽子”

為了把精准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周勝權領著呼蘭區檢察院10名扶貧隊員對負責幫扶的孟家村、和平村、友好村三個村共計128個貧困戶逐戶走訪,進行摸底調查,精准甄別,同時建檔立卡,動態更新。在周勝權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孟家村有多少戶村民、人口、土地、每家的收入等,有些情況他倒背如流。

陳文向筆者介紹,周勝權堅持精准扶貧,嚴格把握貧困戶標準,嚴格程式,公開透明。“他說這是党的惠民政策,涉及千家萬戶,必須做實。”

通過甄別,72戶貧困戶被剔除,56戶扶貧幫扶對象被重新確定,其中孟家村33戶。被剔除的貧困戶孫明華找到周勝權問為什麼要摘掉他的貧困戶帽子,周勝權笑著解釋,你家光農用四輪車就有2輛,別的大型農機具啥的就不說啦,家裡還開著小賣店,你自己說說,這貧困戶的帽子咱還能戴著不?再說,被摘帽的不光你一家,凡不符合規定的,都摘啦。一席話說得孫明華不好意思,“啥也別說了,老五哥,我信你。”

王朝福告訴筆者,他親家母林淑琴的貧困戶也被拿下來了,但他服氣,因為周勝權做事公平公正。

為了解決貧困戶的問題,周勝權可真著急。呼蘭區檢察院派駐孟家村扶貧幹部張耀武告訴我們,這兩年呼蘭區清除不合格貧困戶800多戶,但還有真正的貧困家庭沒納入低保,周勝權幫助孟家村協調解決了4戶低保。為了這些貧困戶,他到鎮政府向辦事拖諉幾個月的人拍桌子,問人家為啥拖著不辦,還得送禮嗎?

甄別貧困戶後,還要真扶貧。孟家鄉和平村有一家農村專業合作社,周勝權找到該社負責人瞭解合作社的經營方式專案和收益,發現合作社通過收購土地,種植夏秋兩季農作物,再對農產品深加工銷往南方,每畝地經濟收入遠超當地村民種植收入。回來後,他挨家挨戶做貧困戶工作,動員全村31戶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同時他還通過讓貧困戶與合作社、鄉信用社簽訂協定等方式,保證貧困戶秋收時的權益和收益。

村民張良本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但因兒子患白血病,為了治療欠下巨額債務,最終兒子也沒留住。張良絕望了,張羅賣了家當還帳。周勝權瞭解到他有養牛經驗,便與鄉畜牧站聯繫,幫他引入優良黃牛種牛,請來技術人員為他傳授飼養技術。現在,張良的4頭黃牛都懷了崽,每頭崽預計可增收5000元左右,張良對生活也重拾信心。

剛到孟家村不久,周勝權想看看村民住的咋樣,當看到村頭貧困戶李志彬一家三口住在僅有一人多高四處透風的小窩棚時,他眼淚都快下來了,住這樣的房子咋過冬啊!一打聽,得知李志彬的妹妹智障,母親患癲癇病。從此,這家人成了周勝權牽掛的對象。“那房子肯定是過不了冬的,現在蓋房也來不及了,花錢買個現成的吧。”和妻子商量後,周勝權自己掏出6000元錢買了個活動板房,讓村第二書記張文勝領人照著板房尺寸打個基座,李志彬家的新房子落成了。

接下來,還得幫著這一家三口把日子過起來。周勝權領人搭爐子,買來煤、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又連絡人打井,沒想到地勢高,十幾號人打了兩天井也沒有出水。扶貧隊的程建新提醒周勝權,“可不能再自己出錢了,咱們想想別的辦法吧!”周勝權回了一句:“錢的事兒你們就別管了。”

後來,程建新背著周勝權向院領導彙報了這事,在檢察長張惠澤的倡議下,呼蘭區檢察院工會組織開展扶貧獻愛心捐款捐物活動,全院幹警募集善款1.6萬餘元,捐贈衣物被子等120餘件,解決了李志彬等5戶貧困戶的吃水和生活難題。

陳文介紹,去年10月,李志彬患病去世,又是周勝權領著大夥兒把他安葬入土。“他不但跑前跑後,還花了2000多元錢給死者買棺材、花圈、壽衣,讓李志彬走得風風光光。”被周勝權關心照顧的貧困戶還有不少,村民田躍富家門窗破損嚴重,周勝權發動扶貧隊為他家捐款安裝了塑鋼門窗。

今年65歲曾做了28年村婦女主任的孫淑文告訴筆者,周勝權真心惦記貧困戶,去年冬天他自己花錢給她家買了兩噸煤。看她心臟不好,時不時還給帶點兒藥。

張文勝幫助周勝權算了一筆賬,任村第一書記這幾年,他每年拿出約2萬多元錢幫助村裡和村民解決實際困難。有人問周勝權你們夫妻都是工薪族,這麼扶貧還不把自己扶窮了?周勝權笑著說:“窮不了,不過就是少下些館子,少買些衣服。”

周勝權一心幫扶貧困戶的行為也感染了大家,現在院裡不少幹警都與這些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

“別去打擾人家了”

媒體想採訪周勝權,被他拒絕了。檢察長張惠澤得知此事,找他談心。周勝權解釋,“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說到底其實也是農民,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幹部。組織派我扶貧,我不能給組織抹黑,我不過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現在孟家村還沒有實現富裕,還有很多計畫好的事沒來得及做,沒啥可宣傳的。再說,貧困戶老的老,智障的智障,採訪啥啊,咱們去了把人家嚇著咋辦?別去打擾人家了。”

張惠澤說:“宣傳扶貧工作是政治任務,你代表的是檢察院,不是你個人,要通過你的事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脫貧攻堅戰中,才能打贏這場戰鬥!”

近日,孟家村村民代表手捧著一面錦旗,再次來到張惠澤辦公室,一邊述說他們的“老五哥周書記”的好,一邊再次請求延長他的任職時間。

院辦公室主任幾次給周勝權打電話,讓他來接這面錦旗,電話裡的他慢吞吞地說:“不要給我送錦旗,我受之有愧的。”

周勝權領著扶貧隊成員,在地裡幫村民扶苞米,整整幹了兩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村民王朝福說,周勝權一身正氣,敢於面對問題,也敢得罪人,接地氣,能把話說到村民心坎兒上,因此有能力解決問題,平息矛盾。“他在這兒,村裡相當太平。”

在周勝權剛到孟家村時,前任村委會主任拒絕交出村裡的土地台賬,導致全村土地無法確權,村上鄉里都拿這事兒沒辦法。周勝權到前任村委會主任家裡反復做工作,台賬交了出來。趙家屯和孫家屯村民長期上訪,弄得全村雞犬不寧。周勝權把王朝臣和夏長青請到辦公室,打開天窗說亮話,又到雙方家里拉家常談心,話說開了,再找來農業局農經站專業人員對爭議土地進行調查核實,對土地面積進行公開丈量,依法依規對土地確權。

矛盾解決了,兩個屯長和村民處成好鄰居,還把周勝權當成知心人。

摘掉不合格貧困戶“帽子”

為了把精准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周勝權領著呼蘭區檢察院10名扶貧隊員對負責幫扶的孟家村、和平村、友好村三個村共計128個貧困戶逐戶走訪,進行摸底調查,精准甄別,同時建檔立卡,動態更新。在周勝權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記著孟家村有多少戶村民、人口、土地、每家的收入等,有些情況他倒背如流。

陳文向筆者介紹,周勝權堅持精准扶貧,嚴格把握貧困戶標準,嚴格程式,公開透明。“他說這是党的惠民政策,涉及千家萬戶,必須做實。”

通過甄別,72戶貧困戶被剔除,56戶扶貧幫扶對象被重新確定,其中孟家村33戶。被剔除的貧困戶孫明華找到周勝權問為什麼要摘掉他的貧困戶帽子,周勝權笑著解釋,你家光農用四輪車就有2輛,別的大型農機具啥的就不說啦,家裡還開著小賣店,你自己說說,這貧困戶的帽子咱還能戴著不?再說,被摘帽的不光你一家,凡不符合規定的,都摘啦。一席話說得孫明華不好意思,“啥也別說了,老五哥,我信你。”

王朝福告訴筆者,他親家母林淑琴的貧困戶也被拿下來了,但他服氣,因為周勝權做事公平公正。

為了解決貧困戶的問題,周勝權可真著急。呼蘭區檢察院派駐孟家村扶貧幹部張耀武告訴我們,這兩年呼蘭區清除不合格貧困戶800多戶,但還有真正的貧困家庭沒納入低保,周勝權幫助孟家村協調解決了4戶低保。為了這些貧困戶,他到鎮政府向辦事拖諉幾個月的人拍桌子,問人家為啥拖著不辦,還得送禮嗎?

甄別貧困戶後,還要真扶貧。孟家鄉和平村有一家農村專業合作社,周勝權找到該社負責人瞭解合作社的經營方式專案和收益,發現合作社通過收購土地,種植夏秋兩季農作物,再對農產品深加工銷往南方,每畝地經濟收入遠超當地村民種植收入。回來後,他挨家挨戶做貧困戶工作,動員全村31戶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同時他還通過讓貧困戶與合作社、鄉信用社簽訂協定等方式,保證貧困戶秋收時的權益和收益。

村民張良本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但因兒子患白血病,為了治療欠下巨額債務,最終兒子也沒留住。張良絕望了,張羅賣了家當還帳。周勝權瞭解到他有養牛經驗,便與鄉畜牧站聯繫,幫他引入優良黃牛種牛,請來技術人員為他傳授飼養技術。現在,張良的4頭黃牛都懷了崽,每頭崽預計可增收5000元左右,張良對生活也重拾信心。

剛到孟家村不久,周勝權想看看村民住的咋樣,當看到村頭貧困戶李志彬一家三口住在僅有一人多高四處透風的小窩棚時,他眼淚都快下來了,住這樣的房子咋過冬啊!一打聽,得知李志彬的妹妹智障,母親患癲癇病。從此,這家人成了周勝權牽掛的對象。“那房子肯定是過不了冬的,現在蓋房也來不及了,花錢買個現成的吧。”和妻子商量後,周勝權自己掏出6000元錢買了個活動板房,讓村第二書記張文勝領人照著板房尺寸打個基座,李志彬家的新房子落成了。

接下來,還得幫著這一家三口把日子過起來。周勝權領人搭爐子,買來煤、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又連絡人打井,沒想到地勢高,十幾號人打了兩天井也沒有出水。扶貧隊的程建新提醒周勝權,“可不能再自己出錢了,咱們想想別的辦法吧!”周勝權回了一句:“錢的事兒你們就別管了。”

後來,程建新背著周勝權向院領導彙報了這事,在檢察長張惠澤的倡議下,呼蘭區檢察院工會組織開展扶貧獻愛心捐款捐物活動,全院幹警募集善款1.6萬餘元,捐贈衣物被子等120餘件,解決了李志彬等5戶貧困戶的吃水和生活難題。

陳文介紹,去年10月,李志彬患病去世,又是周勝權領著大夥兒把他安葬入土。“他不但跑前跑後,還花了2000多元錢給死者買棺材、花圈、壽衣,讓李志彬走得風風光光。”被周勝權關心照顧的貧困戶還有不少,村民田躍富家門窗破損嚴重,周勝權發動扶貧隊為他家捐款安裝了塑鋼門窗。

今年65歲曾做了28年村婦女主任的孫淑文告訴筆者,周勝權真心惦記貧困戶,去年冬天他自己花錢給她家買了兩噸煤。看她心臟不好,時不時還給帶點兒藥。

張文勝幫助周勝權算了一筆賬,任村第一書記這幾年,他每年拿出約2萬多元錢幫助村裡和村民解決實際困難。有人問周勝權你們夫妻都是工薪族,這麼扶貧還不把自己扶窮了?周勝權笑著說:“窮不了,不過就是少下些館子,少買些衣服。”

周勝權一心幫扶貧困戶的行為也感染了大家,現在院裡不少幹警都與這些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

“別去打擾人家了”

媒體想採訪周勝權,被他拒絕了。檢察長張惠澤得知此事,找他談心。周勝權解釋,“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說到底其實也是農民,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幹部。組織派我扶貧,我不能給組織抹黑,我不過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現在孟家村還沒有實現富裕,還有很多計畫好的事沒來得及做,沒啥可宣傳的。再說,貧困戶老的老,智障的智障,採訪啥啊,咱們去了把人家嚇著咋辦?別去打擾人家了。”

張惠澤說:“宣傳扶貧工作是政治任務,你代表的是檢察院,不是你個人,要通過你的事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脫貧攻堅戰中,才能打贏這場戰鬥!”

近日,孟家村村民代表手捧著一面錦旗,再次來到張惠澤辦公室,一邊述說他們的“老五哥周書記”的好,一邊再次請求延長他的任職時間。

院辦公室主任幾次給周勝權打電話,讓他來接這面錦旗,電話裡的他慢吞吞地說:“不要給我送錦旗,我受之有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