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再替兒子撐起一把傘

父親二十五歲那年, 他出生了;父親看著幼小的兒子, 又親又抱的, 眼中充滿了激動地淚水;父親不知道怎麼對待孩子, 但是父親只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想給兒子最好的。

他六歲時, 父親送他上小學;小學二年級畢業的父親, 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比自己更有出息;父親每天接他上學, 放學;雨天的時候, 父親一隻手抱著兒子, 一隻手打著傘, 右邊的胳膊被雨淋濕渾然不知。

十歲時, 家裡的花銷變大了, 父親跟村裡人外出打工;父親走之前對兒子說:兒子, 在家裡好好地聽媽媽的話, 爸爸回來給你帶玩具。 年底父親回來了, 背包裡裝著給兒子買了新玩具和好吃的, 給妻子買的新衣服, 剩下的僅僅是父親的破衣服。

十二歲時, 兒子上初中;父親去年受了傷, 所以待在家裡, 在當地的工地上上班;有一次, 學校星期放假, 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兒子在走廊裡看著外邊的雨,

等待著雨停回家;十分鐘後卻看到父親打著傘, 向兒子走來, 父親將雨衣給兒子, 依然堅持給兒子打傘。

十五歲時, 兒子考上高中, 父親非常激動, 晚上喝了幾杯酒;要知道, 兒子的學問不僅遠遠地超過自己, 更是村子裡考的最好的。 學校開學那天, 父親帶著兒子, 第一次進入高中的校園, 懷中還揣著家裡賣糧食的錢, 給兒子交了書本費, 學費。

兒子十六歲時, 父親第一次動手打了兒子;兒子在高中的成績一直是倒數, 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八月十五學校放假, 父親讓兒子跟著自己到玉米地掰苞米, 妻子想要阻止, 被父親淩厲的眼神瞪了過去。 三天假, 兒子跟著父母, 掰苞米, 扒皮, 走的時候, 兒子哭了, 儘管沒說什麼,

但是父親明白:兒子懂了。

十八歲那年, 兒子成年了;兒子個頭超過了父親, 力氣也超過了父親, 但是兒子知道, 自己的天空還是父親=撐起的;兒子高考成績全校第一, 去了北方一座有名的大學;兒子臨走之前, 父親說道:好小子, 老子一輩子沒走那麼遠, 你比老子有出息。

大學畢業後, 兒子在北方城市找了工作, 跟兒子在一起的還有他的女朋友;一年後, 兒子和女友要結婚了;父母東拼西湊, 給兒子交了新房子首付;但婚禮是在農村老家舉行的, 結婚當天, 父母都很高興, 親朋鄰居也一直都誇他們有個好兒子, 而且兒媳婦也很漂亮。 兒媳來自城市, 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媳不太喜歡自己, 就讓妻子給兒媳送去一個玉手鐲, 說是家庭的傳統。

在家呆了兩天, 兒子和兒媳就去了新家;一直到孫子出生, 老兩口才去城裡看孫子;到兒子家住了一個月, 老兩口在兒子家幹家務, 房子傢俱擦了一遍;兒媳覺得自己的不喜歡自己的公公婆婆, 想要送他們回去;兒子和自己的妻子吵了一架, 但還是妥協了。

走的那天, 兒子送父母去車站;天空下起了雨, 兒子沒有帶傘, 父親卻在自己隨行的布袋裡拿了兩把傘, 一把給妻子, 另一把給比自己高了半個頭的兒子打著, 兒子看了看蒼老的父母, 從父親手中接過傘, 給父親打著, 然後扛起父親的行李, 說道:爸!媽!咱們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