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微信、手Q 、YY集中測試,各大社交平臺如何玩轉“小遊戲”新風口?

2018年4月4日深夜, 微信正式解禁此前一直處於審核狀態的遊戲類小程式, 個人及企業可以將製作完成的小遊戲在重新審核後正式發佈, 但目前新發佈的小遊戲僅可在微信“發現”菜單中“遊戲”欄目內的好友熱玩排行看到詳情。 在直接推薦的最新小遊戲中可以看到, 榜單中依舊為首批上線的《跳一跳》、《歡樂麻將全集》、《歡樂鬥地主》等16款小遊戲, 這些遊戲都為騰訊自研或代理。 而微信遊戲中心上方的3個推薦位, 以及最新小遊戲排行目前尚未提供給非騰訊合作產品使用。

2017年12月微信官方在版本更新中上線了“小程式”門類下的“小遊戲”, 加入《跳一跳》、《歡樂鬥地主》等以休閒和棋牌為主的輕度小遊戲, 這類遊戲有著一個共同特徵:產品簡單好玩易操作, 又不失樂趣。 產品玩法上足夠單一, 上手操作幾乎無門檻, 分享給熟人社交圈後, 人人都可以迅速試玩,

加入分數比拼的遊戲大戰。 目前看來, “小遊戲”具備熟人社交圈屬性, 以及無需下載用戶端等不佔用過多資源的便捷性, 而這些特性與承載著社交和填補碎片時間的功能的休閒遊戲相性相近, 使這一品類成為微信“小遊戲”中數量最多的遊戲種類。

根據最新發佈的小遊戲點擊排行榜, 微信小遊戲在遊戲內容上區分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基於小遊戲的年齡層次感相對較強的原因, 推出的以動畫模擬遊戲為代表的低齡幼兒向遊戲;第二種與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以世界歷史文化、音樂歌曲知識和生活常識為主的答題類遊戲, 例如《知乎答題》和《成語猜猜猜》;第三種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為特定地區提供的個性化遊戲, 例如在微信官方自帶的棋牌類遊戲中出現了《四川麻將》、《歡樂麻將全集》和《廣東麻將》等等產品。

微信上線小遊戲是希望用隨玩隨分享的方式啟動熟人社交的強連接場景, 其功能無外乎親朋好友之間的休閒娛樂或是用於比賽、聚會、旅遊、演出等社交場合。 不過目前來看, 小遊戲類別的入口有些深, 甚至非官方的小遊戲僅能通過朋友點擊遊玩後才能在榜單中顯示, 玩家也只能被動接受, 對於遊戲的主動傳播, 也只能靠朋友間相互“轉發”和線下宣傳小遊戲連結二維碼了。 目前解禁雖然經過了四天,

小遊戲連結依舊只能發送給微信朋友或者微信群裡, 不可以發朋友圈。 其中將近半數的部分小遊戲甚至直接沒有“轉發”功能。 “小遊戲”中時常出現品質粗糙的嵌入廣告, 而且從朋友熱玩榜單中提供的點擊按鈕僅可以直接加入遊戲, 無法通過遊戲連結直達背後的運營公眾號。 這直接導致創作者無法從小遊戲中引流, 也無法根據玩家回饋資料進行精確的廣告推送。

微信“小遊戲”大多畫面簡單, 玩法休閒, 表面上和普通的移動端遊戲一般無二, 但從內部結構上來看卻與傳統遊戲大相徑庭。

傳統移動端遊戲有著以現金充值、內置廣告和衍生產品收入為主的成熟盈利模式, 遊戲內容體量大, 開發時間長難度高。 “小遊戲”是通過微信平臺所提供的開發工具進行製作,根據遊戲庫API製作完成。雖然通過官方製作工具無形中降低了遊戲開發製作的門檻,卻也限制了“小遊戲”的內容填充,使得程式本身只能限制在輕度遊戲級別。此外“小遊戲”中沒有架設蘋果支付介面,沒有可自主控制的廣告開關,不支援“小遊戲”和App 的直接跳轉,也就基本斷送了傳統付費模式的道路。

由此來看,不論遊戲屬性還是商業模式,如今的“小遊戲”其本質仍然是微信“小程式”,其主要商業目的是通過遊戲易於傳播的特點,推行“小程式”在微信自有用戶人群中的線上線下佈局,縮短社交場景的線上轉化路徑,達到流量幾何級數的增長的目的,而非單純開闢新的遊戲管道。

目前微信“小遊戲”入口還較為粗糙,傳播手段也尚待完善,“小遊戲”這個形態才剛開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優化和增加新功能,但這次非官方來源微信“小遊戲”的解禁,或許預示著“小遊戲”市場將正式起步,距離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4月8日最新更新的手機QQ測試版本也已上架名為“玩一玩”的內嵌H5小遊戲,包含之前在微信上引領潮流的《跳一跳》和自主研發的《FLY釐米秀》和《趣味貪吃蛇》。YY語音最近也與自家H5遊戲平臺YY遊戲大廳合作,在安卓手機版YY語音直播中進行測試,推出《寶石方塊H5》和《線上答題》。各大社交平臺在“小遊戲”上的佈局才剛剛開始,整個“小遊戲”市場一觸即發。

“小遊戲”是通過微信平臺所提供的開發工具進行製作,根據遊戲庫API製作完成。雖然通過官方製作工具無形中降低了遊戲開發製作的門檻,卻也限制了“小遊戲”的內容填充,使得程式本身只能限制在輕度遊戲級別。此外“小遊戲”中沒有架設蘋果支付介面,沒有可自主控制的廣告開關,不支援“小遊戲”和App 的直接跳轉,也就基本斷送了傳統付費模式的道路。

由此來看,不論遊戲屬性還是商業模式,如今的“小遊戲”其本質仍然是微信“小程式”,其主要商業目的是通過遊戲易於傳播的特點,推行“小程式”在微信自有用戶人群中的線上線下佈局,縮短社交場景的線上轉化路徑,達到流量幾何級數的增長的目的,而非單純開闢新的遊戲管道。

目前微信“小遊戲”入口還較為粗糙,傳播手段也尚待完善,“小遊戲”這個形態才剛開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優化和增加新功能,但這次非官方來源微信“小遊戲”的解禁,或許預示著“小遊戲”市場將正式起步,距離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4月8日最新更新的手機QQ測試版本也已上架名為“玩一玩”的內嵌H5小遊戲,包含之前在微信上引領潮流的《跳一跳》和自主研發的《FLY釐米秀》和《趣味貪吃蛇》。YY語音最近也與自家H5遊戲平臺YY遊戲大廳合作,在安卓手機版YY語音直播中進行測試,推出《寶石方塊H5》和《線上答題》。各大社交平臺在“小遊戲”上的佈局才剛剛開始,整個“小遊戲”市場一觸即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