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們最愛用的Top100小程式:遊戲類產品占33%

2018年4月18日, 阿拉丁小程式統計平臺發佈3月份Top100榜單, 根據報告, 在全品類小程式中, 最值得關注的依舊是小遊戲。 2017年9月, 遊戲類小程式在Top 100產品中占比只有4%, 如今, 已經飆升至33%。

阿拉丁Top100小程式總榜

人們最愛用的Top100小程式:遊戲類產品占33% 另根據騰訊互娛3月底公佈的資料, 表現優秀的小遊戲次日留存率達到50%;17款騰訊自研的小遊戲中, 不小比例日活在200萬至1000萬;兩款頭部小遊戲《歡樂鬥地主》和《全民大樂鬥》,

單月通過安卓版虛擬支付的收益都在幾千萬規模。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早在微信小程式尚未開放遊戲時, 人們就料到了, 遊戲一定會火。

原因很簡單, 遊戲類小程式天然就沒有其他小程式正掙扎的問題——它無須絞盡腦汁讓用戶增加使用時長來提轉化率, 且跟隨流量的賺錢模式已經成熟。

最早證明這件事的是今年1月微信公開課公佈的資料, “跳一跳”的日活超過1億。 它原本只是騰訊做的試水的demo, 此時距離它上線還不過兩周。 而跳一跳的總體用戶量, 上線第3天就已經超過了4億。

當然, 從2017年12月底遊戲小程式正式上線至今的4個月, 微信放出了大量政策推波助瀾:

2017年12月28日, 包括跳一跳在內的十幾款騰訊自製小遊戲上線。

2018年3月23日, 小程式遊戲類目開放測試。

2018年4月5日, 微信宣佈小遊戲平臺上線。

至於最重要的問題, 小遊戲如何賺錢?根據3月底公佈的消息, 微信已經給小程式開發者設立了兩條路徑:

1。 安卓道具內購:安卓版的小遊戲已經支持虛擬支付。 騰訊管道技術服務費回扣除小遊戲道具內購40%的總收入, 再刨除騰訊代扣的繳稅款, 其餘收益為開發者所得。

2。 賣廣告:小遊戲廣告元件已經開放內測了, 平臺回根據使用者的廣告點擊收費, 跟開發者分成。

人們最愛用的Top100小程式:遊戲類產品占33% 不過小程式遊戲創業, 目前也爆發出一些問題, 阿拉丁研究院分析師告訴36氪:從智力類遊戲的占比近50%可以看出小遊戲目前跟風比較嚴重, 答題、猜成語、猜謎等類型遊戲被大量複製模仿和跟風, 開發者未來應基於微信社交生態特點, 開發創新小程式生態中的原生遊戲。

一個瓶頸是, 目前已經上市的小遊戲依舊集中于利用碎片時間玩的中輕度小遊戲, 重度小遊戲尚沒有在小程式中劃得足夠的地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