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泰州市打響“碧水保衛戰”

中國江蘇網4月28日訊 一場“碧水保衛戰”正在泰州市打響。 4月20日, 泰州市在姜堰區召開“碧水保衛戰”暨清水通道水環境治理現場會, 持續推動區域水環境品質不斷改善。

近年來, 全市區域水環境品質呈現出穩步好轉的良好態勢。 2017年, 全市水環境品質考核保持全省第一, 6個國考斷面均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目標考核要求, 達成率100%;24個省考斷面中有23個達標, 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的比例為91.7%, 超過省定目標12.5個百分點。 特別值得肯定的是, 去年, 泰州市把整治“清水通道”作為“263”專項行動的自選動作, 取得了明顯成效, 新通揚運河上的五個斷面首次全面達標,

泰東河、鹵汀河水質首次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雖然取得一定成績, 但從相關統計來看, 達標斷面的穩定性不強, 達到或優於Ⅱ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比不夠高等, 都反映出泰州市水生態環境依然脆弱。

泰州“雙水”繞城, “三水”交融, 是一座“以水為魂”的城市, 與其他城市相比, 水污染防治工作更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此次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堅決把國考、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作為剛性約束和主攻方向, 拿出實招硬招, 打好“組合拳”, 全力以赴補齊水環境品質“短板”。

據介紹, 今年泰州市將以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提高全流域水環境容量等五方面為重點,

扎實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

在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方面, 泰州市將加快實施市區城鎮雨汙分流改造, 扎實推進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的污水管網建設, 儘快貫通主管網與支管網, 提高污水納管率, 力爭早日實現生活污水全部集中處理、全面達標排放。 同時, 以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為目標, 突出重點斷面河道及支流的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置。 年內, 生態紅線一級保護區範圍內要實現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在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方面, 泰州市將重點深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今年,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率計畫達到70%、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5%。 對新改擴建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社區,

均將配建雨汙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處理設施。 此外, 嚴控化肥農藥使用量。 通過積極推進化肥減量增效, 確保年內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左右, 化肥使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3%。 同時, 加快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高效植保機械及先進施藥技術, 逐步擴大生物農藥推廣應用試點, 確保農藥使用“零增長”。

在加強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方面, 泰州市將綜合利用能耗、環保、安全、品質等標準, 倒逼企業加快淘汰低端、低效的落後產能。 不斷強化工業企業環境管理, 積極開展聯合執法, 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日常監管, 對存在水污染違法行為的企業及時採取停產整頓、限制貸款、掛牌督辦等措施,

限期整改到位;對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工業企業堅決取締關閉, 涉嫌違法犯罪的, 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在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方面, 泰州市各地將配齊配足港口碼頭生活污水、垃圾等接收裝置, 嚴格執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 嚴禁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 並扎實推進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

此外, 泰州市還將通過提高全流域的通水能力等舉措, 不斷提高全流域水環境容量。

水生態治理, 薑堰的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碧水保衛戰”暨清水通道水環境治理現場會上, 與會人員實地察看了堰清桑德工業汙水處理廠、新通揚運河拓浚、四支河水生態治理和中來光電污染治理提升4個工程現場。

就工程的推廣意義, 本報邀請有關專家逐一點評。

堰清桑德工業汙水處理廠

【專案簡介】2017年10月底建成並投入試運行, 處理能力為2萬噸/日, 相關園區企業污水經該廠處理後, 導入城區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確保最終出水水質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

【點評】這是泰州市第二家專業處理工業企業污水的汙水處理廠, 其運行有效提升當地園區工業企業汙水處理水準。

新通揚運河拓浚工程

【專案簡介】該專案由市航道管理處實施, 預計2018年底建成。 專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護岸29.5公里, 疏浚河道以及綠化河坡。

【點評】該專案示範意義在於, 通過在河道兩岸新建重力式護岸, 實現了控制周邊農田的農業面源污染不下水。

四支河水生態治理工程

【專案簡介】為切實改善四支河沿線水生態環境,姜堰區於2017年對四支河杭州路至黃村河段進行生態治理。通過實施污水接管、新建活水泵站、疏浚河道等專案,有效提升了四支河水質和水體自淨能力。

【點評】在四支河整治中,該區將城區汙水處理廠尾水從原來的通過中幹河直排新通揚運河改道為通過四支河、黃村河匯入新通揚運河,增加了有效流程,降低了城區汙水處理廠尾水對新通揚運河水質的影響,為泰州市清水通道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中來光電污染治理提升工程

【專案簡介】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對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等進行綜合治理,污染治理設施委託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施工及代運營,實現專業化管理。

【點評】企業有規範的污染防治設施、有規範的污染源線上監控、有規範的自建化驗室,使得企業處理的效果能隨時掌握,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發揮最大的效益,這也是“專家治廠 科學治汙”最有效的樣板。

(張仲明)

實現了控制周邊農田的農業面源污染不下水。

四支河水生態治理工程

【專案簡介】為切實改善四支河沿線水生態環境,姜堰區於2017年對四支河杭州路至黃村河段進行生態治理。通過實施污水接管、新建活水泵站、疏浚河道等專案,有效提升了四支河水質和水體自淨能力。

【點評】在四支河整治中,該區將城區汙水處理廠尾水從原來的通過中幹河直排新通揚運河改道為通過四支河、黃村河匯入新通揚運河,增加了有效流程,降低了城區汙水處理廠尾水對新通揚運河水質的影響,為泰州市清水通道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中來光電污染治理提升工程

【專案簡介】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對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等進行綜合治理,污染治理設施委託江蘇南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施工及代運營,實現專業化管理。

【點評】企業有規範的污染防治設施、有規範的污染源線上監控、有規範的自建化驗室,使得企業處理的效果能隨時掌握,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發揮最大的效益,這也是“專家治廠 科學治汙”最有效的樣板。

(張仲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