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一顆蛀牙是怎樣修煉成功的?速來圍觀!

蛀牙也叫齲齒, 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重點防止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蛀牙帶來的疼痛, 用一句俗話說明就是, “牙疼不是病, 痛起來直要命”。

一顆蛀牙是如何修煉的?

蛀牙主要由細菌、口腔環境、牙齒和時間這四個因素影響。

它的原理是:致齲性食物貼附於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獲得性膜上, 在這種由牙齒表面解剖結構和生化、生物物理特點形成的不僅得以牢固的附著於牙面, 而且可以在適宜溫度下, 有足夠的時間在菌斑深層產酸, 侵蝕牙齒, 使之脫礦, 並進而破壞有機質, 產生齲洞。

這段話,小編也沒看懂, 還是直接看圖吧...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四個因素是怎樣相互配合打造出一顆齲齒。

細菌—蛀牙的必要條件

一般認為導致蛀牙的細菌有兩種:

細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於牙面。 菌斑的組成比較複雜, 除大量細菌外, 還有糖、蛋白、酶等物質。

牙齒的牙質

牙齒的形態、礦化程度和組織結構與蛀牙有直接關係, 如牙齒的窩溝處易蛀牙, 而礦化程度較好、組織內含氟量適當的牙抗齲力較強。

牙齒的結構與機體有密切關係, 尤其是在發育中, 不僅影響到牙齒的發育和結構, 而且對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組成也有很大影響, 因而也是蛀牙發生中的重要環節。

口腔環境

口腔是牙齒的外環境, 與蛀牙的發生密切相關, 其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口水)。

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是齲齒發生的物質基礎。 既與菌斑基質的形成有關, 也是菌斑中細菌的主要能源。

涎液在正常情況下, 涎液有以下幾種作用:

涎液的量和質發生變化時, 均可影響齲齒率, 臨床可見,

口幹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齲患率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 當涎液中乳酸量增加, 或重碳酸鹽含量減少時, 有利於齲齒的發生。

時間

蛀牙的發生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需1.5-2年, 因此即使致齲細菌、適宜的環境和易感牙齒同時存在, 齲病也不會立即發生, 只有上述三個因素同時存在相當長的時間, 才可能產生齲壞。

所以時間在蛀牙防治方面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般建議孩子要3個月到半年檢查一次牙齒,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