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氮肥的來源和分類

現代氮肥工業生產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合成氨。 生產合成氨的哈伯(Haber)法裝置於1913年建成, 並在德國首先實現工業化, 成為氮肥工業的基礎。 氨合成的原理是將氫和氮按3:1的比例混合進行反應, 其基本反應式如下:

合成氨所需的氮氣來自空氣, 氫氣來自水或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氣)。 合成氨經氧化即可制取硝酸(HNO3), 它也是氮肥工業的原料。 其反應式為:

合成的氨可直接做氮肥施用, 也是生產其他氮肥的基本原料。 迄今為止, 除石灰氮外, 其他的化學氮肥均由合成氨加工而成, 如下圖所示。

化學氮肥有多種分類方法:其一是按含氮基團進行分類, 將化學氮肥分為銨態氮肥、硝態氮肥、醯胺態氮肥和氰氨態氮肥4類, 這種方法較為常用;其二是根據肥料中氮素的釋放速率, 可將氮肥分為速效氮肥和緩釋/控釋氮肥。 此外, 根據化學氮肥施入土壤後殘留酸根與否,

可將其分為“有酸根氮肥”和“無酸根氮肥”, 有酸根氮肥如硫酸銨、氯化銨;無酸根氮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銨、碳酸氫銨和液體氮肥。 其中美國以液氨和由液氨配製的液體複混肥為主, 歐洲以硝酸銨較多, 日本生產尿素較多, 我國最主要的氮肥品種是碳酸氫銨和尿素。

農民自己如何測土壤的氮磷鉀

氮肥利用率概念及測定方法

氮肥在土壤中的行為

滴灌肥分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