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打造品質旅遊目的地:聊城全域旅遊發展掠影

全域旅遊, 就是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旅遊綜合體來打造, 推動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的轉變。

聊城作為“江北水城·運河古都”, 具有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條件, 尤其是近年來, 我市著力用全域旅遊理念構建旅遊空間新格局, 實施如打造“兩城七鎮”“百村一體”的運河經濟帶及城鄉生態旅遊綜合體等舉措, 進一步開拓全景聊城, 打造品質旅遊目的地, 提升全域旅遊水準。

構建旅遊空間, 全域旅遊格局初現

“古城3D燈光秀工程已成功試播, 今後將發揮古城區特色景點和3D燈光秀的作用, 講好耳目一新的聊城故事。 ”4月18日, 市旅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洪林說。 古城始建於春秋時期,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如今, 改造後的中華水上古城總面積1平方公里, 卻被6.3平方公里的東昌湖環繞, 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水上古城。 目前, 水上古城景點、博物館、園林景觀、基礎設施等各項施工已基本完成,

收尾提升工程10月也將全面完成。

我市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 著力加快旅遊項目建設, 旅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旅遊經濟結構和品質效益顯著提升。 2017年, 全市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86.97億元, 同比增長14.98%, 增幅居全省第4位, 接待遊客2277.17萬人次, 同比增長11.06%。

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初步顯現。 我市出臺創建工作實施意見, 到2020年將聊城建設成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運河文化國際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我市編制了《聊城市城市旅遊目的地總體規劃》, 提出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 以市城區為旅遊目的地核心區, 向周邊區域輻射, 構建“眾星捧月”的旅遊空間格局。 同時, 各縣(市、區)全域旅遊規劃正在編制,

今年上半年將全面完成, 編制了《京杭運河(聊城段)旅遊發展及水生態體系規劃》《京杭運河(聊城段)旅遊產業綜合開發區域控制詳細規劃》, 努力將京杭運河(聊城段)打造成為“文化的河、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榮的河”, 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突出產業優勢, 呈現特色休閒新業態

“特色是旅遊的靈魂。 ”4月18日, 聊城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瞿付順說, 聊城市是農業大市、蔬菜大市, 可以突出產業優勢, 把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

在莘縣現代農業嘉年華基地的高標準大棚內, 1210個品種的花卉、果蔬供遊人觀賞。 遊人乘坐觀光車穿梭在“室內桃園”, 可以感受各地花卉、果蔬的不同特點。 我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培育了姜堤樂園、鳳凰苑植物園、冠州梨園、堂邑葫蘆村、高唐清平森林公園、東昌上林苑、劉道之村、夢幻後姜、肖莊棗園等一大批鄉村旅遊景區點, 形成了觀光、採摘、垂釣、特色餐飲等系列產品, 打響了梨花節、櫻花節、荷花節等一批鄉村旅遊節慶品牌,

大力推動金堤河、馬頰河生態旅遊開發。

我市著力深入實施“旅遊+”戰略, 旅遊與文化、工業、農業等多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2017年, 聊城完成旅遊專案投資70億元, 其中, 運河保護與開發專案, 樣板段部分河道基礎工程基本完工;阿膠特色健康工業旅遊項目, 建設了以阿膠生物科技產業園、東阿阿膠城、東阿黑毛驢繁育中心為核心的阿膠養生體驗旅遊產品, 獲批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臨清運河宛園、莘縣現代農業嘉年華等重點旅遊專案也陸續竣工開放。

提升服務水準, 定制旅遊悄然興起

“發展全域旅遊應避免一哄而上, 搞同質化建設。 ”陳清義說。 在旅遊行業, 傳統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方式已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多元的需求。 聊城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深入挖掘水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整合推出水城水滸休閒等“一日遊”“二日遊”精品旅遊產品,叫響水城逍遙游和夜遊水城產品,並發佈了聊城旅遊吉祥物——“聊娃”,不斷提升旅遊服務的精細化程度。

近年來,我市投資近百億元用於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停車場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改造,建設了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旅遊目的地服務系統和旅遊產業運行大資料檢測平臺,合力推進旅遊廁所革命,旅遊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建成省級旅遊產品研發基地4個、省級金牌購物商店1個,開發了“金瓶梅宴”“水滸宴”等特色旅遊餐飲,可為到訪遊客提供更細緻、全面的品質旅遊服務。

為提升優質的旅遊品牌形象,聊城進一步完善旅遊標準體系,著眼全域旅遊,從傳統的旅遊景區、旅遊飯店、旅行社等向全域更廣、更細、更具體的領域延伸,大力推行親情化、細微化服務,打響“水城服務品牌”,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市。

聊城日報記者 葉晨雯

聊城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深入挖掘水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整合推出水城水滸休閒等“一日遊”“二日遊”精品旅遊產品,叫響水城逍遙游和夜遊水城產品,並發佈了聊城旅遊吉祥物——“聊娃”,不斷提升旅遊服務的精細化程度。

近年來,我市投資近百億元用於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停車場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改造,建設了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中心、旅遊目的地服務系統和旅遊產業運行大資料檢測平臺,合力推進旅遊廁所革命,旅遊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建成省級旅遊產品研發基地4個、省級金牌購物商店1個,開發了“金瓶梅宴”“水滸宴”等特色旅遊餐飲,可為到訪遊客提供更細緻、全面的品質旅遊服務。

為提升優質的旅遊品牌形象,聊城進一步完善旅遊標準體系,著眼全域旅遊,從傳統的旅遊景區、旅遊飯店、旅行社等向全域更廣、更細、更具體的領域延伸,大力推行親情化、細微化服務,打響“水城服務品牌”,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市。

聊城日報記者 葉晨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