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筆記丨學歷通貨膨脹,也改變了自考生的結構

【1】

在中國, 國民教育序列, 分五種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

1、統招。 就是每年6月高考錄取的那種全日制大學生, 這是公認的大學生, 最正統的大學學歷,

在過去, 有很多統招生、統招畢業生專有的福利。

事實上, 現在有時候提到大學生, 往往只承認統招。

2、自考。 自學考試, 在非統招的學歷裡面是龍頭, 但是比起統招, 認可度可謂不值一提(當然, 部分自考生認為自己的文憑堪比985, 甚至C9);

3、成考。 成人高考取得了學歷,

包括脫產、業餘(過去的夜校也屬於此類)和函授三種, 總的來說, 對於函授生來說, 主要也在於自學;

4、電大。 電視大學, 和成考的區別就是電大入學不需要全國統一的考試, 而成考需要;

5、遠端教育。 就是網校了。 比起前四個, “老五”算是新生產物, 要知道, 互聯網在中國, 才有多少年的歷史啊?

【2】

在80年代那會兒, 即便是成人高考的熱度, 也只是比普通高考差那麼一點點, 甚至每年有不少參加普通高考失敗, 或者說參加普通高考過了年紀(那時候, 25歲以上, 好像不讓考大學了), 而選擇成人高考。

那時候成人高考還真有一大堆考不上的, 事實上, 現在的二本及二本之下的大學生, 在那個年代, 是上不了統招的, 只能選擇自考或者成人高考,

再就是認可度較低的電大。

可以說, 這時候的自考生, 品質還是不錯的, 雖然比起統招差了一些, 但是也是很優秀的群體——畢竟, 成考都有考不上的, 自考也就更難了。

【3】

隨著社會的變化, 經濟的發展, 大學擴招一年賽過一年, 逐漸的, 考不上大學成為了奇觀, 而好大學和壞大學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比如說末流的專科是大學, 清北複交也是大學, 但是, 這兩種大學, 不能相提並論。

這也讓一些原本在擴招前只能靠自考、成考取得大學文憑的人, 可以輕鬆上大學拿統招文憑。

此外, 大量的赴外留學生, 也為國內大學騰出了不少空缺。

就這樣, 基本上條件稍微夠一點的, 都上統招大學了。

這就意味著, 自考, 成考的生源, 出現翻天地覆的變化。

【4】

起初, 自考文憑, 一般都得是高中畢業去考, 成考也要高中學歷才行。

而隨著大學擴招, 逐漸的, 自考成考的主力軍, 變成了初中學歷甚至更低學歷的人參加, 而成考的錄取分數線, 是一年不如一年, 甚至有的省份, 總分450的考試, 只要80分, 就可以錄取。

基本上, 只要會寫字, 都可以考上。

也就是說, 自考生和成考生的結構, 已經遠遠不及幾十年前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