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城10個單位一對一“情暖高牆”關愛特殊留守兒童

4月22日上午8點30分, 全市10個市直機關黨支部及水滴善行志願者協會成員近百人在水滴善行會辦公室集合, 參加了由聊城市市直機關工委、聊城監獄、水滴善行會共同組織的“情暖高牆”關愛特殊留守兒童家庭活動啟動儀式。

隨後, 10個組分別出發, 趕往各自幫扶的10個家庭, 給他們送去現金、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

活動中, 志願者們感受頗多, 及時提出了下一步更深層次、更有成效的幫扶措施, 以期為我市城市文明整體提升出一把力。

“情暖高牆”一對一長期幫扶

當天, 綿綿春雨中, 來自全市10個市直機關黨支部的30名志願者會同聊城監獄15名幹警、5位心理諮詢師,

在水滴善行會30多名志願者帶領下, 分成10個小組, 分赴北館陶、東古城、茌平韓屯等地, 深入服刑人員困難家庭。

第三組人員由水滴志願者張東閣、劉彥、孫鳳玲、耿廣路及司法局黨員志願者趙學篤、馬靜和監獄幹警志願者王永冰組成。 志願者們分乘兩輛汽車於活動當天9點出發, 10點多到達幫扶家庭--位於冠縣辛集鎮的小沖家。 劉彥說, 除了協會資助的1000元錢, 他們還準備了一些老人和孩子吃的東西。 在交談中他們得知, 14歲的小沖跟著奶奶生活, 由於家中出現這樣的情況, 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結合孩子的情況, 來自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的心理諮詢陳瑩和孩子單獨進行了溝通,

瞭解到孩子想當一名醫生, 好給奶奶看病。 陳瑩說, 孩子很懂事, 可是由於缺少父母的愛, 眼神中帶著無助。 接下來, 他們會對該家庭進行持續關注,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廣電總台圖文頻道黨支部黨員志願者任志敏、呂嘉興、劉蘋莉在第四組,

當天, 在監獄幹警王子聰陪同下, 他們與水滴善行會志願者白炳生、費華、裴勇共同走訪了位於茌平韓屯的服刑人員家庭。 在走訪中, 志願者瞭解到, 這個家庭有兩個男孩, 長子25歲, 單身, 目前在河北邢臺打工;次子11歲, 是腦癱患兒, 不能說話, 不會行走, 吃飯還要靠母親嚼碎後用嘴餵食。 家中4間瓦房是母親徐某某的兄弟姐妹湊錢幫助修建的, 屋裡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 白炳生送上1000元愛心幫扶資金的同時表示, 黨員志願者將與受訪家庭形成良好互動, 達成親人般的相互信任, 確保幫扶有實效。

此外, 第一組的黨員志願者馮永金、程國華、江金沙來自市委辦系統, 他們幫扶的物件是家住冠縣崇文街道14歲的小翔, 第二組的黨員志願者來自位山灌區,

分別是王瑞典、范景余、柳鳳強, 他們和幹警志願者劉東旭、心理諮詢師邱梅及水滴志願者孫朝鋒、盧紅國看望了冠縣北館陶鎮的小賀, 第七組由市民營局黨員志願者葛偉、方金剛、呂海月, 幹警志願者林森和水滴志願者張璐、孫美麗、盧桂斌組成, 幫扶物件是臨清市劉垓子鎮的小然, 第八組黨員志願者是聊城供電公司的王景賀、任凱、白玉慶, 同幹警志願者謝東冰、心理諮詢師王燕冰及水滴志願者賈薇、鮑莉、李孟飛對東昌府區沙鎮的小丹、小利姐妹倆進行了關注。

邱梅說, 這些孩子非常需要幫助, 應該對他們從生活上、精神上進行長期幫扶。 王景賀認為, 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他們非常感興趣,

今後會多瞭解並多參與此類公益活動。

12歲男孩的心結慢慢打開

第五組由來自市民宗局的黨員志願者張英建、潘玉亮、周源, 聊城監獄幹警志願者李明、馮冠青, 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諮詢師王秀珍和水滴志願者邢剛、田育丹、李中強等9人組成, 他們的幫扶對象是陽谷阿城鎮的姐弟倆, 姐姐15歲, 上初三, 弟弟8歲, 上小學二年級。 為了上學, 他們和媽媽租住在陽穀縣城城中村的一間平房裡。

這個家庭是水滴善行會持續關注的對象, 對於志願者的到來, 孩子的譚女士表示非常感動, 但婉拒協會的1000元救助, 說自己還年輕, 可以自己掙錢撫養兩個孩子。 王秀珍對於譚女士的感受表示理解, 從孩子需要爸爸的陪伴及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方面給予了指導。 同時,她也與兩個孩子進行了溝通、交流,並留下聯繫方式。

第九組成員市水利局黨員志願者趙新磊、範玉峰、翟菡,幹警志願者陳琛、王瑛和水滴志願者李培騫、杜澤敏去了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焦某家。這也是水滴善行會長期資助的家庭,媽媽帶著3個孩子生活,大兒子16歲,患腦癱;女兒8歲,讀小學一年級;二兒子4歲,上幼稚園,日子比較艱難。當天,黨員志願者為孩子們買了近600元的學習、生活用品,該村村委委員也趕到現場,雙方就下一步幫扶進行了溝通。

第六組去了臨清新華街道小碩家。黨員志願者是來自國家統計局聊城調查隊的付朝光、曲一、張同濤,幹警志願者方煒和水滴志願者朱士民、李立隨同前往。這是一個12歲的男孩,由爺爺奶奶照看著,由於家庭變故的原因,他非常膽小,特別“怕黑”。開發區教育局心理諮詢師徐婷跟小碩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孩子雖然一直抹眼淚,但他還是勇敢地面對鏡頭對爸爸說了幾句話,希望爸爸早日回家。

心理諮詢師徐婷和小碩交流

有一個細節令人動容,也讓志願者感到欣慰。一開始,徐婷曾3次試著擁護小碩,但孩子身體僵硬,手垂著不知如何是好。臨走時,徐婷再次擁抱他,他的胳膊終於抬起來,抱了一下。現場的志願者靜靜地看著,都有些心疼。

用文明程度提升城市高度

“情暖高牆”關愛特殊留守兒童活動自2016年9月初啟動以來,已開展幫扶活動5次,幫扶服刑人員未成年困境子女近百人次,為他們解決了一些生活失助、學習失教、道德失範、情感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問題,幫助他們逐漸走出因父母違法犯罪而落下的心靈陰影,重樹生活勇氣和信心。

聊城監獄有關負責人表示,志願者從各服刑人員家裡捎來了家書和視頻,雖是短短的幾句問候,卻是服刑人員化悔恨為改造的動力。針對下一步的幫扶,他們將強化道義和責任擔當,進一步健全“相關部門聯動、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體系,形成合力,營造聯合幫扶氛圍,完善聯合幫扶機制,廣開聯合幫扶途徑,擴大聯合幫扶成效。

“幫扶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個部分。幫扶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希望有更多的組織和單位加入其中。”聊城市直機關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開放的社會,服刑人員只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社會就不會歧視他們的,希望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早日回歸社會。

記者 張目倫

同時,她也與兩個孩子進行了溝通、交流,並留下聯繫方式。

第九組成員市水利局黨員志願者趙新磊、範玉峰、翟菡,幹警志願者陳琛、王瑛和水滴志願者李培騫、杜澤敏去了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焦某家。這也是水滴善行會長期資助的家庭,媽媽帶著3個孩子生活,大兒子16歲,患腦癱;女兒8歲,讀小學一年級;二兒子4歲,上幼稚園,日子比較艱難。當天,黨員志願者為孩子們買了近600元的學習、生活用品,該村村委委員也趕到現場,雙方就下一步幫扶進行了溝通。

第六組去了臨清新華街道小碩家。黨員志願者是來自國家統計局聊城調查隊的付朝光、曲一、張同濤,幹警志願者方煒和水滴志願者朱士民、李立隨同前往。這是一個12歲的男孩,由爺爺奶奶照看著,由於家庭變故的原因,他非常膽小,特別“怕黑”。開發區教育局心理諮詢師徐婷跟小碩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孩子雖然一直抹眼淚,但他還是勇敢地面對鏡頭對爸爸說了幾句話,希望爸爸早日回家。

心理諮詢師徐婷和小碩交流

有一個細節令人動容,也讓志願者感到欣慰。一開始,徐婷曾3次試著擁護小碩,但孩子身體僵硬,手垂著不知如何是好。臨走時,徐婷再次擁抱他,他的胳膊終於抬起來,抱了一下。現場的志願者靜靜地看著,都有些心疼。

用文明程度提升城市高度

“情暖高牆”關愛特殊留守兒童活動自2016年9月初啟動以來,已開展幫扶活動5次,幫扶服刑人員未成年困境子女近百人次,為他們解決了一些生活失助、學習失教、道德失範、情感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問題,幫助他們逐漸走出因父母違法犯罪而落下的心靈陰影,重樹生活勇氣和信心。

聊城監獄有關負責人表示,志願者從各服刑人員家裡捎來了家書和視頻,雖是短短的幾句問候,卻是服刑人員化悔恨為改造的動力。針對下一步的幫扶,他們將強化道義和責任擔當,進一步健全“相關部門聯動、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體系,形成合力,營造聯合幫扶氛圍,完善聯合幫扶機制,廣開聯合幫扶途徑,擴大聯合幫扶成效。

“幫扶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個部分。幫扶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希望有更多的組織和單位加入其中。”聊城市直機關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開放的社會,服刑人員只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社會就不會歧視他們的,希望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早日回歸社會。

記者 張目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