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好文!從工業人口對霸權的決定作用看中國崛起的必然性

要瞭解這兩者的關係, 我們必須先弄明白, 什麼是工業化, 以及工業人口數量在工業發展中的的重要性。

一、什麼是工業化, 簡單的說,

就是全社會普及用機器製造機器。

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最大的不同, 就是工業本身可以進行指數增長, 1台機器造10台機器, 10台機器造100台機器, 機器在這種迴圈中指數增長, 同時這種指數增長的量變會導致質變, 這就是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工業化是靠鋼鐵撐起來的, 無論是工廠生產, 房屋建設, 軍備建設等等, 需要的無不是天量的鋼鐵, 國際衡量一個國家國力有個直觀的標準, 就是看鋼鐵產量。

我們用煉鋼來做例子, 看看機器是如何自我複製以及自我升級。

中國當年大煉鋼鐵, 因為技術水準低, 一開始是用小高爐, 煉成的都是雜質含量很高的劣質鋼, 但是這些劣質鋼可以用來加固, 加高煉鋼的小高爐, 讓小高爐升級為大高爐,

以獲得更高的溫度和壓力, 煉出品質更好一點的鋼, 劣質鋼還可以做普通鐵軌, 把高爐和煤炭產地連接起來, 一方面增加煤炭的運輸量, 一方面可以連接到其它地方建設更多高爐, 煉成品質更多的鋼鐵。 更好的鋼鐵可以建設更好的煉鋼廠, 煉成更好的鋼, 這就達成了一種正迴圈, 生產技術在不斷的複製中升級。

1970年, 中國用出爐的鋼鐵做成了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和“濟南號驅逐艦, 中國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 中國終於可以生產一種極其重要的產品——合成氨(化肥)。

在工業革命前, 中國農業技術世界第一, 養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 1958年, 中國糧食產量達到2億噸, 在各種“以糧為綱”的動員和農業人員的努力下, 到了1969年依然只有2.1億噸, 增加極小。 因為當時中國人均耕地2畝多, 一個人一生的排泄物積成肥料只七八噸, 每年平攤到每畝土地上不過一捧化肥。

所以無論付出再多的努力, 糧食產量必然卡在這個水準, 這是自然的準則。

19世紀中期就發現了合成氨的反應原理,

但合成氨需要高溫高壓的環境, 這種環境類似于戰艦炮管承受的溫度和壓力, 能造艦炮的國家, 才能建造化肥廠。 所以當1970年我們終於突破合成氨的生產瓶頸後, 立刻一口氣建造了幾百套合成氨裝置和上千個化肥廠, 從1970年開始, 中國化肥產量平均每年增長100萬噸, 1975年每年增長200萬噸, 於此同時, 中國糧食總產量從1970年開始以每年平均2000萬噸的速度開始增加, 到1978年前, 已經突破3億噸, 中國的糧食增長率第一次超越瑞科增長率, 中國人從此告別饑餓, 甚至還有大量多餘的糧食可以用來飼養肉食動物, 改善生活品質。

在工業時代, 大炮和糧食是同義詞!

(當年抗美援朝, 美軍每天投擲數十萬發炮彈、炸彈, 把上甘嶺的花崗岩山體削低了3米,

為了抗住這樣的瘋狂轟炸, 志願軍想到的辦法竟然是從敵人的啞彈中拆出炸藥來挖防空洞。 炸彈的外殼的鑄鋼, 炮彈的外殼是鍛鋼, 炸藥是巨大化工工業的產品, 而每一個巨大的化工廠花費的鋼鐵數量都相當於當時中國幾十年的鋼鐵產量總和, 更別說品質的差異。 抗美援朝的勝利, 鼓舞了中國人的士氣時, 也極大的激發了中國的危機感。

1950年, 除去生鐵產量, 中國鋼鐵產量大約23.64萬噸, 美國8700萬噸。 中國開始大煉鋼鐵。 1957年, 毛提出15年鋼鐵產量趕上英國, 50年趕上美國, 這就是當時有名的國際笑柄——趕英超美, 18年後, 中國鋼鐵產量超越英國, 38年後, 即1995年, 中國鋼鐵產量超越美國, 並從此一路狂奔, 直到佔有超過世界一半的產量, 世界安靜了,包括中國人,沒人為此慶祝,因為大家都覺的習以為常)

二、工業時代,有兩個最大的變化,第一個是機器廣泛替代人力進行生產。第二個就是能源利用的變化。

農業時代,人類使用最多的能量是太陽能,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結出的果實種子,是人類最主要的能量攝入來源,少量的煤炭,也多是用於北方農村取暖,生活節奏緩慢而重複。

工業時代,機器的使用,讓人類能夠以幾百,幾千倍的效率去利用地球幾千萬幾億年來,在光合作用和地熱高溫高壓等特殊條件作用下積累起來的動植物屍體——石油和煤炭。

無法計數的時間和數量堆積起的化石能源,集中在幾百年內爆發利用,這股能量簡直對於從農業向工業過度的人類來說,意義不亞於現在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為了人類工業時代開天闢地的根基。

這種數以千百倍計的能量利用效率差異,決定了哪怕最弱小的工業國在最大的農業面前,也有極大的優勢。

三、工業人口的數量,是一個工業國國力/潛力的最重要因素。

工業時代特徵雖然是機器製造機器,但設計製造機器的,操作機器的最終還是靠人,靠一個國家的工業人口。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的不斷分工,層層細分,產品越來越複雜,基本配件越來越多,產業鏈越來越長,配套產業鏈之間越來越複雜。

每一台機器設備都是由大量零件組成,要保證工業的正常運轉,必須保證每一個零件都有充足的備份,要生產,更是必須有無數的零件被生產出來。每一個零件的設計、製造、改進,都必須經過長久的研究、思考和試驗才能完成。把工藝記錄下來放在圖書館,等需要時再去查閱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人能基於不熟悉的產品進行二次開發升級,沒有長時間的研究和使用,工業不可能有進步。

所以,在工業生產中,平均每個基本配件,至少要有一個專職人員來研究和生產,同時還至少要有一個徒弟,在學習中把工藝訣竅傳承下去。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機器設備複雜性的增加,核心產業所產業的工業人口和工業技術的複雜程度,以及基本配件的數量都在同比例的增長。

只靠核心工業是無法組成一個完整的社會,有了重工業,還要有消費品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商業、農業、礦業、教育、服務業,還要有負責管理的行政,負責保衛國家的軍事建設,需要保障民生撫養的社會保障。這些行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人口,只有這些行業都配齊了,工業體系才能運轉順暢,人民才能擁有高品質,有保障的,輕鬆和相對富足的生活。而這些勞動人口還有自己需要撫養的,缺乏足夠勞動能力的子女和老人。

因此,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所需要的人口,大約是其基本配件數量的10倍,最低不能低於5倍。特別是重工業,它是生產製造機器的機器的地方,肩負著技術升級的重任。技術升級,開發出新一代的機械設備,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向未知的領域發起衝鋒,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在無數的失敗和經驗總結中,獲得那少的可憐的,可行的技術升級路線。

在工業時代,小國寡民者,沒有參與世界爭霸的資格!

19世紀中後期,工業體系只有蒸汽機這一種動力,當時最複雜的工業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大概由幾十萬種零部件組成,所以,當時一個工業國光是核心產品,就需要上百萬人口才能滿足。所以當時最小的比利時也有400萬人口。到了一戰時期,世界範圍內,能稱的上列強的,只有下面8個國家。

附1913年8個列強總人口(單位:百萬人)
俄國175.1
美國97.3
德國66.9
奧匈52.1
日本51.3
英國45.6
法國39.7
義大利35.1


1913年8個列強城市人口及其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單位:百萬人)
英國15.8/34.6%
美國22.5/23.1%
德國14.1/21%
法國5.9/14.8%
日本6.6/12.8%
義大利4.1/11.6%
奧匈4.6/8.8%
俄國12.3/7%


1913年列強人均工業化水準
[以英國1900年工業化水準為100計算的相對值]
美國126
英國115
德國85
法國59
奧匈32
義大利26
俄國/日本20

1913年列強相對工業總潛力[以1900年的英國為100計算]
美國298.1
德國137.7
英國127.2
俄國76.6
法國57.3
奧匈40.7
日本25.1
義大利22.5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工業國,哪怕工業化的技術水準相對較低,也可以憑藉人口優勢,取得國力對比的優勢。)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電器、內燃機、化工等的出現,工業體系的基本零部件種類翻了幾倍,至少要近千萬核心勞動力才能構建完整的工業體系了。

當時人口最少的工業國強國是法國,大概是4100萬人口,而且工業體系還不完整。英國大概是4700萬人口。至於低於這個人口基數的,就自動剔除初列強行列,這個時期,真正能夠稱的上列強的,只有5個國家,美德蘇日英。

附1939年世界主要強國人口

德國人口7000萬+

英國人口4700萬,

法國人口4100萬。

蘇聯人口1.6億+

美國人口1.3億+,

日本人口7800萬,

中國1937年人口4.4億+

四、工業人口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工業國的發展潛力、發展速度以及工業升級速度。

一戰後美日蘇德都在全面備戰,而歐洲強國英法等都畏戰如虎,面對德國的不斷進逼,只能採取綏靖主義,不斷犧牲小國利益,割其它國家的肉喂德。

一戰中,法軍認為6發的左輪手槍打塹壕戰不夠給力,於是從1920年到1939年,召集法國各大兵工廠花20年設計出一種能裝8發子彈的手槍,1940年新手槍終於投產,但這時德國的裝甲師和"斯圖卡"轟炸機群已經呼嘯而至了。

二戰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

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

法國,這個曾經的世界最強陸軍大國,擁有4100萬人口,開戰一個月後出局。

英國,這個稱霸了世界的兩百年的霸主,島國的身份讓它避免了在陸軍方面的過大投入,節省了不少工業人口,能夠發展起世界品質最高最大的海軍艦隊,但依然在德國的炮火下瑟瑟發抖,必須依靠美國的即將參戰來鼓舞幾近潰敗的士氣。

德國憑藉7千多萬人口,成為歐洲最強工業國,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戰爭潛力。但人口的不足,讓德國只能放棄研製生產如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和原子彈等超級武器。

日本擁有近8千萬人口,就敢以列強中墊底的工業水準,建設世界級艦隊和亞洲最強陸軍,除了美國,聯合了德國的日本不懼怕任何國家。但日本雖然出來能造強大的航母,卻依然缺乏足夠的工業人口投入陸軍裝備研發,使得日本造不出像樣的坦克,日本生產的機槍和手槍連偽軍和土八路都鄙視,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支持,太大的野心就只會把自己胃口撐爆。

美國憑藉一億多人口,在工業水準與英國差距甚遠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成為英國二戰中最大的精神和物質支柱,並成為唯一的,在陸軍和海軍兩方面都稱雄的唯一國家。

最終憑此繼承英國王位,成為世界雙極之一。

蘇聯人口1.6億+,在1928年,從一個打爛了的半農業國家開始,到二戰開打差不多12年,相當於一個工業就增長了7倍,甚至壓倒了歐洲霸主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國,達成了歐美難以置信的發展奇跡。哪怕被德國打的再狠,哪怕戰死的軍民超過3000萬,依然能夠不斷的組織反擊,用坦克海淹沒德國的虎王。並在二戰後的幾十年間,把美國壓的喘不過氣來。

瞭解一下世界近代工業化歷史,就會發現,工業化進程不只是簡單的數量增長,還有量變積累而成的質變——每次工業革命都會講工業化進程擴展到一個全新的空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是蒸汽機的出現,蒸汽工廠的建造,需要先有一個巨大的動力車間,裡面放置著燒煤鍋爐來驅動龐大的蒸汽機組,然後蒸汽機帶動工廠的動力主軸,動力主軸再通過大大小小的齒輪箱和離合器組把動力分配到其它生產車間內的天軸,這些天軸再通過皮輪帶或者齒輪箱驅動車間的工作機器。蒸汽工廠的所有動力主軸,變速機構,離合器,天軸設計都需要精確匹配,工廠一經建成,就很難再做改造。

靠蒸汽動力驅動的工廠必須靠近河流、海岸、運河或者鐵路建設、不然沒有辦法為動力車間運輸足夠的煤炭。所以在空間佈局中,工業化必須沿著一維空間線性發展,有足夠海岸線或者河流的國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有巨大優勢,比如作為島國的英國,其海岸線和內河長度遠遠超越當時的大陸國家,為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留下充足的空間。

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電力和電能開始普及,電線的出現,讓地形對工業佈局的限制降到最小,再偏僻的地方,只要拉根電線,就能開工廠。相比起建鐵路,開挖運河,拉電線實在是便宜又方便。同時隨著內燃機的成熟,載人汽車、貨運汽車開始出現,讓大噸位的原材料、製成品運輸、工人上下班的交通,不再必須依賴鐵路和船運。建造工廠的難度降低不止一個數量級,工業化開始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擴展,地域龐大,人口眾多的國家開始憑藉二次工業革命崛起,比如美國。

(對於依靠蒸汽機為主要動力的英國,如果要改造蒸汽工廠進行產業升級,近乎等於重建整個英國的工業,其中的艱苦對於一個稱霸世界百多年,依靠海上霸權輕鬆對全世界進行金融剝削的國家來說簡直不可接受,所以英國選擇投資當時貧窮的美德,這使得自己的工業逐漸荒廢,最終導致國家的跌落。)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兵力是有限的,培養一個合格的士兵也是不容易的,同時工業生產能力的也很有限,戰爭時期毀東西遠比造東西快,一次會戰只能夠攜帶一定量的槍械彈藥、後期輜重。同時槍械射程和精度都不高,打仗時,雙方軍隊排成列隊,然後靠近對射,以擴大射擊增加殺傷力,這個時候就看誰物質彈藥先消耗完,誰的預備役軍隊多,誰先消耗完了,在進行包抄,勝負就分出來了,所以這時期歐洲一次會戰一般不到一天就結束了。這時期歐洲的戰爭都是短暫的,這時候的戰爭是線性的,是一維空間的。

在到了一戰中,每一個工業國都能夠生產無窮無盡的步槍、機槍、大炮、無論你把戰線推進到哪裡,敵方都能夠派出預備的擋在前面構建新的防線,後面的工廠源源不斷的把生產出來的物資運輸用各種交通工具運輸到前線,所以工業國之間的戰爭,基本都是塹壕戰。這個時候,戰爭從線變成面,從一維空間延伸擴展成二維平鋪。

工業革命,讓人口數量真正成為一個國家國力與潛力的重要標誌,有了足夠多的人口,戰爭中才能生產足夠多的武器裝備,才能源源不斷的組建足夠龐大的預備軍隊。軍隊,人口,就代表一個國家贏得戰爭的潛力。

到了二戰時期,情況愈演愈烈,飛機的出現讓戰爭方式從二維初步向三維演變,幾十萬,上百萬乃至數以千萬記的官兵死在無盡的塹壕戰中。

五、二戰後,擁有最多工業人口的蘇美,憑藉毫無疑問的工業軍事實力,成為了世界雙極,冷戰開始了。

談到這裡,再說說關於蘇聯和日本挑戰失敗的原因。

先談蘇聯的走過的路

冷戰時期,世界進入核能時代,光是軍事領域,核能、航太、戰略轟炸機、超級運輸機、戰略航母、戰略導彈等等需要的工業人口不斷飆升,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需要上千萬種工業基本配件構成,這決定了只有人口過億的工業國——也就是美蘇,才有資格玩世界爭霸的遊戲,其它工業國統統只能做附庸 ,哪怕你同樣擁有戰略核武器。

由於蘇聯的人口始終保持在美國的125%左右,所以儘管工業底子比較薄,卻依然能逐漸的達到與美國戰略平衡的程度,不管美國造成什麼先進武器,蘇聯都能很快跟進,品質趕上了,數量還要比美國多。

在冷戰中期,工業配件的數量已經增長到3000萬左右,美蘇各2億左右的人口已經被各種工業門類擠滿了,很難再往很複雜的工業社會發展。由於重工業佔據了太多的工業人口,輕工業方面工人匱乏,普通民眾的生活水準增長速度開始減緩。

這個時候,人口破億的日本,已經遠遠超越了二戰期間完全無法比擬的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工業國。而歐洲苦了單個國家人口太少力量太弱,開始了尋求一體化的進程。這個時候的中國在拼命的補課,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把每一分力量投入到工業化中,由於巨大的人口優勢,雖然底子最薄,但是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二戰前的蘇聯。

局勢在僵持,贏得冷戰勝利的唯一方法,只有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美蘇各自把目光投入自己的陣營。

在歐美的眼中,社會主義的蘇聯是以一種不可理喻的工業化速度在發展著,12年的時間,一個小孩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蘇聯還是一個破落的半農業,等到他準備高考的時候,蘇聯已經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傢伙一不殖民,而不商品傾銷,結果發展速度簡直爆表,簡直是在挑戰歐美經濟學家的想像力。蘇聯二戰時期死了一代接受過完整工業教育的青壯年,人口減少了20%,在西方都猜測其起碼得30年才能恢復元氣的時候,才5年的時間,蘇聯工業水準就超出二戰前70%,更是在1949年和1952年製造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在戰略武器上和美國取得了平衡,1957年才率先發射了人造衛星,1961年就實行了載人航太,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

極好的健康標準,出色的教育(從20%到接近100%識字率)、完善的衛生設備、清潔的接到、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善的電力設施、除高級商品外的大量消費品、豐富的實物、大量的工作、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率、充滿自信的笑臉、美妙激昂的音樂、獨特的藝術、完善而長遠的工業規劃,這是訪問蘇聯的亞洲人人所留下的印象,這是一個以民主為口號,蘇聯最美好的時代。

美國是海軍強國,海運相比起陸運有著先天性的極大優勢,成本大概只有陸運的1/7,

美國陣營有著歐洲大概2億的高度工業化人口,在亞洲有著近億人口的日本,幾千萬人口的韓國,臺灣,菲律賓等亞洲小國或地區。通過向這些地區轉移低附加值的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把這些國家拉倒自己的產業鏈中,用他們的人口分擔自己承受的巨大工業壓力。美國的地緣優勢不斷擴大。

而反觀蘇聯,雖然也扶持其一些國家,但是它身邊除了中國,根本找不出一個像樣的,能拿出上億人口的國家,一個個最擅長的就是伸手要裝備要援助,根本沒辦法承擔起承接低端工業的能力。而中國,這個傢伙的人口數倍于蘇聯,學習能力又太強,經濟發展速度是人類史上唯一超越蘇聯的國家,光是工業人口就超過2億,和蘇聯總人口相當,潛力是在太大,如果蘇聯和中國結合成一個經濟體系,平等的進行工業經濟互補發展,不過30年,蘇聯就得看中國的臉色辦事了,這就是足夠的人口基數加上龐大的國土面積在工業發展面前的巨大優勢。

(我們今天看蘇聯的工業發展史,或者會對其發展速度不以為然,但這是因為中國在世界各國發展史也是異類,對西方經濟學來說都屬於挑戰常識的異常現象。)

中蘇兩家唯一一次聯合對敵,就是越南戰爭。

在越戰中,美國赤膊上陣,依靠整個西方工業體系的支持,包括生產直升機、車輛配件和槍炮彈藥的日本、歐洲,為美軍製造軍需被服的拉美、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區,向著越南進攻。

而越南有著中蘇數億人口背後默契分工提供高低端軍備、作戰指揮官,而越南本身、老撾、柬埔寨統和幾千萬人口出士兵進行抵抗。

這是東西方兩大工業陣營的正面較量,美國依靠在越南駐軍的42萬軍隊,從航母到戰略轟炸機等一起上場狂轟濫炸,還是鎮不住越南人,接著美國軍隊不夠用了,就逼著韓國、日本、中國臺灣、西德、紐西蘭、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希臘、丹麥、土耳其等十幾個傀儡國派數萬部隊去越南送死,順便屠殺上萬越南百姓,場面快比的上和中國的朝鮮戰爭了,結果一個小小的越南拖住了美國幾十萬軍隊10年,花費了250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5萬億美元以上),死了5萬人,30多萬人受傷,在國內激起了持續數年的政治動盪,而中蘇卻借此把勢力深入非洲和西亞,最終美國只能承認現實,向蘇聯低頭,乖乖戰略收縮。

美越戰爭中,擁有地緣優勢的資本主義西方體系被社會主義的東方體系打敗了。雖然很快中蘇就在猜忌中越離越遠,但是蘇聯依然憑藉一己之力,壓制整個歐美陣營,逼的歐美頻頻向中國示好——中美蜜月期來臨。

在地緣處於劣勢,身邊除中國外其它小弟沒一個頂用的情況下,蘇聯的工業實力依然飆升達到頂峰,在歐洲冷戰前線,8000多輛T-64坦克讓整個歐洲方向像紙糊一般,在美國傳統優勢的海空軍方面,蘇聯軍用飛機超過美國2倍,戰鬥機達到3倍,3倍音速的米格25戰姬,1500艘軍艦的全國艦隊,26000噸的颱風潛艇,這讓整個西方生活在蘇聯的陰影之下,甚至連遠離陸地的美國都開始擔心本土安全,鼓吹蘇聯入侵的影視作品風行整個好萊塢。

蘇聯憑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硬是把2億人口發揮出了一倍以上的生產效率,壓制著超過5億人口,甚至還和中國眉來眼去的整個西方。

一、蘇聯輝煌的原因與衰落的原因

蘇聯高速發展的原因

1、重工業為先的發展模式:西方傳統經濟學思路是:工業化必須先從輕工業開始,先用機械設備提高輕工業的效率,等輕工業賺了錢,自然會轉而對重工業產生升級的需求,於是重工業也得到了發展,這樣彼此迴圈,這是傳統西方發展模式。

表面上看,賺錢的是輕工業,但事實上,是重工業提供了高效的生產設備,提高了輕工業的生產效率,輕工業才賺到錢。輕工業只能生產消費品,而且無法靠自己進行產業升級,而重工業除了能提供生產設備,還能造出下一代機械設備,提高整個社會的工業化水準。

所以,在產業分工中,兩個產業是不平等的。而產品生產是有週期的,按照這種迴圈,輕工業要五六年才能帶動一個重工業部門,幾十年才能促進完整重工體系的形成,考慮到經濟危機等經濟波動,這個時間還要更久,美英法德等國的工業化進程都持續了二三代人。

一個農業國就算得到大量輕工業的國家,就算輕工業的產值超過了農業,依然不能算工業國,因為它的工業無法進行自我升級,只是釋放了輕工業設備本身的生產能力。而能生產完整重工業機械的國家,哪怕把輕工業設備全部轉移到外國,依然是個完整的工業國,因為他們具備隨時生產輕重工業設備的能力。而且,重工業是強大國防的前提,所以,強大而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才是工業建設的最終目標。

正常幾十上百年的時間,無論蘇聯還是中國都等不了,太多強大的外部敵人正在虎視眈眈,等發展起來前都被滅了。對此,蘇聯的第一個經驗就是重工業優先,回頭在改造重工業。

2、計劃經濟:重工業投資巨大,回報週期廠,而且無法像輕工業一樣直接生產消費品,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重工業只能由國家主導,進行重工業的投資於升級。在外有敵人,內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計劃經濟能夠集中一切力量,切實的把紙上的計畫變成現實,這也需要有一批直接有國家指揮的企業作為骨幹,所以蘇聯的工業化是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實現了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提升的工業發展模式。

國有企業也是企業,也一樣核算利潤,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全民所有,就算生產過剩,政府也可以隨時把過剩的產品用一道命令劃走,不管是用於投資還是簡單的分配掉,都很容易解決,所以生產過剩在蘇聯根本不是問題。這也是中國和蘇聯不需要對外殖民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產品,總是過剩的時候便宜,稀缺的時候昂貴,而當西方經濟危機的時候, 技術人員和各種機械設備,就成了過剩的產品,這些東西自然會流向需要他們的地方,也就是沒有過剩危機的蘇聯,即是這時候蘇聯的工業水準,基礎設施經過幾十年惡補,但依然與歐美有很大差距,依然成為了吸收西方工業設備和人才的黑洞。

每一次西方經濟危機,蘇聯就可以廉價獲得西方大量的先進設備、專利和人才,用西方數億人口的智慧結晶,彌補自己人口方面的劣勢。在冷戰期間西方做這種事,等於是把戰略主動權拱手讓給了蘇聯。蘇聯的蘇27、米格29,颱風級潛艇、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等戰略級軍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出來的,而且蘇聯人有大量工程學的天才,同樣的材料和設計,西方能發揮其80%的性能,但是蘇聯通過改進優化,能發揮到120%的水準。

當然,中國也沒少向西方學習,二戰前的大蕭條、二戰期間的美英精密設備和機床的援助、二十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蘇聯和中國都獲得不小的好處,雖然中國得到的遠沒有蘇聯多,但對整體工業水準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在前幾次經濟危機中,蘇聯整體國力已經提升到接近美國的地步,看起來,只要在西方再來一次經濟危機,蘇聯就將正式超越美國,獲得冷戰的勝利!

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國力達到最高峰。

但是,危機也在蘇聯身上悄悄的埋下。

1、工業人口不足: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前冷戰中後期,蘇聯近2億的人口,面對3000多萬個還在快速增加的工業配件數量,越來越不堪重負,人口的缺乏導致蘇聯必須把越來越多的人口集中到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上,到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光是產業人口就有7000萬人,而蘇聯當時總人口才2.8億,同時期差不多人口的美國,只有3000萬產業人口。缺乏足夠的人口從事輕工業生產,導致蘇聯市場缺乏足夠的消費品,人民生活水準的增長趨於停滯,短缺開始出現並逐漸蔓延,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夠的人才進行新領域開發,整體工業難以自我升級,哪怕蘇聯的體制能發揮一倍的人口效率也不夠。

2、西方實行技術封鎖:事實上,由於人口匱乏,蘇聯的產業升級已經很依賴擁有10億以上人口產業鏈的西方,每一次西方經濟危機,就是蘇聯借此突破瓶頸,再次反超的契機。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搞了一個《出口管理與控制法》,西方技術封鎖開始了,而這次封鎖,是致命的,因為對蘇聯至關重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了。由於歐洲、日本、以及80年代中國靠向了美國,成為美國龐大產業鏈的一環,特別是中國巨大的人口數量,承接了美國產業鏈中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增加了美國產業的複雜度和深度,讓美國騰出人口進行產業升級。

終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在美國開始爆發,大規模集成電子晶片的出現,讓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計算速度指數提高,生產成本越來越低,晶片的製造需要很高精度,而電腦的控制精度和穩定性極高,可以用來生產更好的晶片,好晶片可以用來製造更好的電腦,於是用“晶片“造”晶片“的正迴圈開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開始席捲西方世界。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第一艘鐵甲艦的出現,把一切木質帆船掃進了垃圾站,無論數量多寡。英國憑藉大量的鐵甲艦稱霸全球。

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率先推出無畏號戰列艦,宣告了戰列艦時代的到來,之前一切鐵甲艦無論新舊,統統被燒進垃圾堆,戲劇性的是,英國就是全世界鐵甲艦最多的國家,戰列艦的出現,讓當時世界對追趕英國海軍實力已經絕望的列強,第一次發現了追趕英國的機會,海軍競賽開始了,其中德美憑藉巨量的人口逐漸趕超。可以說第二次工業革命摧毀了歐洲列強。

接下來航空母艦的出現,讓一切戰列艦無論新舊都落後於時代。

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摧毀的是蘇聯。無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積累有多深厚,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面前統統是渣。

1978年,蘇聯用戰略運輸機在幾周內向非洲空運了數以百計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火炮、直升機、幾千名軍事教官和空間部隊,先是支持索馬里重創了衣索比亞,衣索比亞回過味來改投蘇聯,蘇聯機群又運來大量物質,再次扭轉戰局,史稱“世界戰爭史上操縱代理人戰爭的經典範例——非洲之角戰爭。在這場表演中,蘇聯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潛力發揮到了極致。

哪怕是塊磚頭,只要動力足夠,都能夠飛起來,這是美國人的想法。美國人玩不了蘇聯那種天才工程設計,但美國人覺的,同樣300匹馬力我玩不過你,那我就升級到500匹馬力,甚至是600匹馬力,用科技方面的優勢,壓倒蘇聯工程設計的優勢。

美國人開始把晶片應用軍事中,美軍開始裝備F16戰姬,這種戰姬在晶片電腦控制下,每秒可以進行200次微控制,菜鳥也可以廢除蘇聯頂級飛行員望塵莫及的空戰動作。美國人把晶片應用在主戰坦克的瞄準鏡裡,讓坦克可以考高頻率的微控保證射擊平臺的穩定,哪怕是告訴行駛,坦克炮手依然可以看到毫無抖動的靶心圖表像從而穩定射擊。晶片在雷達中,讓美國海軍研發出“宙斯盾”級導彈巡洋艦,可以同時處理數以千記的目標。

美國人同時把晶片應用在製造業生產中,數控機床的出現,讓原本需要10個人操作的機床,現在只需1到2人就可以操作,甚至一個人就能通過電腦控制數台機械設備,這導致美國可以把大量的人口投入到輕工業,第三產業中去,充足的廉價的消費品,各種高科技民用物品,充滿了美國人的市場,歐美平民的生活水準再次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與之相對比的是蘇聯日益下滑的生活水準。

僅僅10年後,在1991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用新一代晶片武裝起來的擁有精確制導彈藥、裝有火控技電腦和穩定成像瞄準器的M-1主戰坦克、全數位操控系統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高精度的美式巡航導彈、新型隱形轟炸機、制導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愛國者”地空導彈等等。

這些用先進“晶片”武裝起來的軍備,將與蘇聯的巔峰戰爭兵器來一場證明對決!

1991年2月27日,在巴士拉以南,發生了海灣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戰,200多輛伊軍坦克阻截了美軍第7軍的攻勢,其中,美軍的第1、3裝甲師和第2裝甲騎兵團的800輛坦克參加了戰鬥,戰鬥結果是,美軍M1A1坦克以近乎0的代價將200多輛伊軍坦克全殲。

美軍M1A1坦克的熱成像儀在夜間或煙霧條件下可以識別1500米內的目標,而探測距離遠達3000米。T-72M配備的只是第二代微光夜視儀,最大探測距離800米、甚至更短。在M1A1坦克面前,T-72M就象一個高度近視的人與一個佩戴瞄準鏡的人比射擊精度。

而且不僅在夜視設備上差距巨大,T-72M還缺乏完善的火控系統,鐳射測距儀獲得資料需要手動輸入至火控電腦,實際上不具備“動對動”射擊能力。面對晶片微控的M1A1坦克,T-72M的應對簡直象上了年紀的老人。

由於蘇式裝備在感測器方面的落後,讓伊拉克飛行員對資訊化裝備下的美式飛機性能判斷出現嚴重失誤,駕駛的蘇氏戰鬥機輕鬆的就成為美軍飛機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的一枚枚徽章。

美軍飛行員甚至發現,前視紅外裝備可以發現埋在沙子下的坦克,由此發明“射擊坦克”戰術。他們攜帶多枚鐳射制導炸彈的F-15E戰鬥轟炸機。利用前視紅外裝置,在海灣戰爭中2架F-15E曾創造攜帶16枚鐳射制導炸彈摧毀16輛坦克的戰例。

相比起坦克、戰鬥機這些單個平臺,更巨大的差異是,E-3預警機、E-8戰場監視機,建立了空中、地面戰場在海灣戰爭戰場上建立的全面資訊優勢。形象點就是紅警遊戲中,美國建好間諜衛星點亮全圖,伊拉克連雷達都還沒建出來。

最終,伊拉克裝備的數千輛T72、T62坦克、蘇27戰姬、美軍輕鬆就打成了一堆廢鐵,蘇聯的軍事神話被打破了!

純機械化的時代時代已經逝去,美國拉開了資訊化戰爭的時代序幕!

3、逐漸僵化的體制:蘇聯依靠工程學方面的天才,把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材料和技術水準玩出了花兒,比如米格25的機體只使用了極少的鈦合金,整體就是一塊幾十噸重的不銹鋼,電子設備都是過時的電子管,發動機是犧牲了壽命獲得了高推力,用工程學的天才,讓低技術水準的設備系統發揮出了極高的性能,工程學勝利的背後是基礎科研的失敗。蘇聯人在基礎工業的薄弱,讓他們習慣於用優化設計來挖掘現有技術的極限,而規模過於龐大的應用工程開發,製造又擠佔了基礎科研以及基礎工業生產的投入,導致惡性循環,這種缺陷以往被西方的技術輸入所掩蓋,而來的太輕鬆的西方技術,又讓蘇聯忽視了對自身技術的升級。

而史達林死後,蘇聯缺少足夠強勢的人物,能夠對重要科研專案進行拍板並承擔後果,蘇聯自上而下的科研體系適合根據指令開發應用技術,但導致生產第一線的實際需要和基礎研發問題難以傳達到上級。

哪怕蘇聯科學家若爾斯·阿爾費羅夫因為半導體方面的研究獲得200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現了追趕美國的一絲曙光,但蘇聯僵化的計劃經濟使得半導體工業發展緩慢,使得蘇聯的科研逐漸陷入僵局。

簡單的說,就是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種新制度,沒有範本,沒有範本,沒有經驗,什麼都要摸著石頭過河,但是蘇聯人口太少,對防錯的承受能力很弱,這導致它對成功過的經驗過度崇拜,遇到挫折後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全面否定,無奈剛則易折,蘇聯走過的路,犯過的錯,很多在中國都重來了一遍,但更多的人口,更中庸的歷史文化,讓中國對錯誤有更大的承受能力,為中國的奇跡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4、正確的戰略制定與錯誤的實施:蘇聯工業人口的匱乏在蘇聯高層得到足夠重視,環顧四周,除了只會伸手要援助的東歐,就是仇恨值慢慢的土耳其和伊朗,蘇聯看不到一個足夠體量的幫手。但是,越過阿富汗,越過巴基斯坦,有一個國家很符合蘇聯的需要,那就是同樣擁有堪比中國的人口基數的印度。

印度一方面看不到實現全面工業化的氣魄,另一方便卻又能在外來支援下建立一定的工業體系,是一個可以放心的盟友。於是早70年代,蘇聯開始攻略阿富汗,根據蘇聯戰略,在佔領阿富汗後必須乘勝追擊,滅掉巴基斯坦,飲馬印度河,打通蘇聯到新德里的戰略通道,光佔領一個阿富汗只會是累贅而非財富。

但是當時就任的勃列日涅夫忙著趁西方石油危機中的技術轉移,讓蘇聯軍隊先緩一緩。這一緩就出事了,巴基斯坦立刻成為西方反蘇的橋頭堡,無數的武器和人力通過巴基斯坦運入阿富汗,本。拉登在美國扶持下開始嶄露頭角,加上同樣面對蘇聯威脅的中國沒少在背後點火,一個好好的阿富汗成了遊擊隊的天堂,到處起火,蘇聯軍隊忙著滅火,入侵巴基斯坦的事只能暫時擱置。

這火一滅就是10年。最終蘇聯還沒能滅完阿富汗的火,就消耗完了自己產業升級的物資和人民的忍耐了,預想中的工業人口沒得到,國內先亂了。

4、失去耐心和信心和警惕性的高層和底層:人口的匱乏最終導致蘇聯同時面臨重工業無法自主升級和物資缺乏的快速蔓延,西方的技術封鎖,以及與中國的交惡,又使得蘇聯無法突破困境。

蘇聯經濟增長率從70年代的6%逐漸下賤到80年代出去的3%,在逐漸降低到80年代後期的1%,以忍耐了著稱的蘇聯人在面對越來越空乏的市場,越來越窘迫的生活水準又看不到改變的曙光,對比西方益發多姿多彩的生活,蘇聯人開始對自己的體制產生了懷疑,並逐漸喪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寄希望推到重來的想法開始蔓延。

而蘇聯高層在長期與西方互動和獲取技術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警惕性,融入西方稱為歐洲人的想法逐漸佔據蘇聯高層,“和平競賽”、戈巴契夫的“新思維”和官僚分家單過的小心思開始冒頭,並逐漸走向頂峰,在盲目崇拜西方並聽取西方建議後,休克治療開始了,後果大家都知道了。

可以說,缺乏足夠工業人口的蘇聯,在拋開了中國,又沒能果斷及時打通蘇印通道的時候,就意味著蘇聯的必然失敗。

二、談談日本

日本是一個只有1億多人口的國家,這人口基數承擔完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前期的工業體系完全可以,但是第三次工業革命至少數億的工業人口要求,就遠遠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但是美國的駐軍,讓日本不需要過多投入費事、費人、費錢、見效慢、收益低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只需要把有限的人力集中到民用科技領域,而西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絕大部分科技成果和專利又是向日本開放的,這些生生把工業化的人口必備額度砍了7成,更讓人嫉妒的是,西方作為世界最大的市場,竟然把市場大門大方的向日本敞開,加上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國隊日本的技術和資金扶持,這些超級私生子的待遇,讓日本短短幾十年了就重新站了起來,成為後來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但是,日本因為人口過少,國土過小,所以工業體系先天不足,乖乖成為美國全球產業鏈的一環,還可以賺的很愜意,但是一點美國切斷技術交流和產品供應,日本將立刻陷入停滯。

工業人口的匱乏,讓日本沒有資格談完全的獨立,它能夠選擇的,也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抱大腿,區別只是抱的是誰的大腿。

工業時代,小國寡民,就意味著沒有掌握自己國家命運的能力!

只有擁有足夠的國土和人口基數,才能給不懼怕外國的封鎖。特別是在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和產業鏈中國基本是完整了,欠缺的,只是因為時間積累不夠,在不少方面與歐美最新技術有數年不等的差距。

對於中國來說,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擁有相當於歐洲加美國還不止的工業人口,已經可以避免重複蘇聯或者日本的覆轍,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我產業升級。當年中國自己的通信技術標準TD-CDMA之所以能夠突破歐美的壓制,成為世界四大標準之一,其實跟中國的人口完全可以在自己國內自己玩有重要關係。

世界離不開中國,更準確的說,是離不開中國生產的物美價廉的產品,一旦失去中國製造,一方面是沒有另一個國家能夠提供這麼多的消費品,另一方面是國產的價格坑爹貴,這會導致西方絕大部分平民的生活成本立馬上升數倍,生活品質急跌,對已經在金融危機中怨言滿腹的平民來說,簡直是逼人太甚,西方的技術封鎖一旦實施,國內動盪政變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對中國來說反而只是小有波瀾而已,這種殺敵一千自傷一萬,代價不是西方所能承受的。

上面談論的時候,之所以一直用工業人口而非人口來論述,是因為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適應工業社會的生活,唯有具備一定的知識水準,能夠進入工廠,規範的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成為整座工廠運行良好的一份子時,才能算一個合格的工人。象印度,能夠寫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你就算把最簡單的設備交給他們操作,他們也分分鐘把它搞壞。培養合格的工人是一件非常艱難,耗時的工作,而每一個沒有完成向工業人口轉變的人,更多的是國家的負擔而非動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發展到現在,美國作為最先突破的國家,也開始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承擔無比龐大的產業鏈體系了,美國不但把勞動密集型的工業轉移出去,還開始把電子產品生產、寫軟體的工作外包出去,到現在甚至連大部分晶片的生產甚至開發也外包了,這種產業空心化的速度還在不斷加速。

美國一開始是因為人口基數不足而不得已對外轉移,但隨著美國利用龐大的軍事實力收保護費,利用金融工具全世界剪羊毛,錢來的越來越容易,既然玩金融就能躺著賺錢何必幸苦工作呢,在這種思想下,繁瑣的,複雜的工作開始不斷轉移出去,而且不斷向產業鏈上游攀升,美國的工業開始失血外流。金融業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實體經濟規模越大,能夠承載的金融業也同比例增大,但美國無節制的金融狂歡,實體工業的不斷外流,對外戰爭導致的加速失血,終於讓萎縮的實體經濟不堪重負,金融泡沫爆開,開始了08年的金融危機。

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半導體發展遠遜色於現在,美國人就能開發出劃時代的F-22戰鬥機,但是到了21世紀開發廉價版的F-35戰姬時,美國工業開始疲態盡現,F-35開始陷入各種技術故障、速度拖期、結構問題、預算超支等問題的泥潭中,為了解決問題,美國甚至把四五家航空製造廠商合併成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家,集中科研力量研發F-35,甚至叫上了一群歐亞盟友幫忙出錢出力共同研發,但是進度拖延、故障頻發、預算超支依然頻出。

現代戰鬥機幾乎是一個飛行計算器,一切的功能都需要通過電腦軟硬體來完成,而且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這種計算能力是翻倍上升,而緊跟著的應用軟體也同比例上漲。2002年的F-22的機載計算軟體寶庫400萬行原始程式碼。但是現在的廉價版F-35已經超過1900萬行了,還在不斷上升中。

電腦軟體都是人寫出來的,當初開發F22的時候用的是專用的Ada高階語言,但是當原始程式碼數量翻了幾倍後,就再也湊不出那麼多會用Ada的程式師了,只好改為民用的C++,現在連C++程式師都湊不齊了,這種戰鬥機軟體又不能外包出去,只能到這進度一拖再拖,養著這麼龐大的一隻高端開發團隊的費用是驚人的,自然到這預算攀升速度喜人了。

三、對於中國來說,這是最艱難的時代,但也是最美好的時代。

超過13億的,基本掃清文盲的人口基數,9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味著哪怕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激增的工業人口要求,也遠遠無法滿足中國人的需要,美國的問題,對於中國統統不是問題。

世界有一句話,中國人買什麼貴什麼。這是大實話,中國人口太多了,每個人買點必需品,就必須乘以13億的數量。這股龐大的力量和需求,集合起來,就創造了中國的工業奇跡。

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達到49.68%,這意味著哪怕是工業人口最多的歐盟,比我們的城市人口還要少1億。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2.9萬億美元,美國為2.4萬億美元。

中國人消耗的資源是個天文數字,但是中國人集合起來創造的成就更是世界奇跡。

關於中國的工業成就的文章太多了,重複再說一遍就象重複數自己賺的鈔票,有一種爽快感。

孟德爾說中國引進的大部分科技在毛時代沒有進步,反倒是與世界的水準拉遠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前面錯的離譜,後面倒是事實。

整個毛時代,中國的工業可以說的從零開始,在獲得蘇聯的援助後,中國一直在拼命的補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落下的功課,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和高素質的工業技術人才,就算把一台F22放在你眼前,你也研究不出個花兒。1961年蘇聯向中國轉讓米格21的製造技術,1966年中國就製造了第一家J7,但是能生產、能修理,只意味著中國看懂了米格21的製造圖紙,懂得了製造流程,但是知道是這麼設計,卻完全沒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設計,更無法知道修改某一處設計將會對飛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完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中國真正吃透米格21,懂得它的設計原理,能夠自己按照自己的需要設計新的飛機時,已經是2006年,這個時候離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的首飛已經不足5年。四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終於補齊了生產一架超音速戰鬥飛機需要的一切工業基礎和知識,成為世界第二個能同時研發兩款四代機的國家。

毛時代工業的發展速度翻遍人類歷史書都從未出現過,唯有蘇聯發展最快的時候與之接近,而蘇聯的路,走的要比中國輕鬆的多。

德國自1880年至1914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是33%(人均是17%)。

日本自1874年至1929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是43%(人均是28%)。 蘇聯自1928年至1958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4%(人均是44%)。

毛時代的中國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64.5%(人均是34%)。

1978年棉紗產量躍居第1位;

原煤躍居第2位;鋼產量第4位……

石油產量世界“第8位”。

糧食、肉類、食物油產量躍居第1或第2位;

棉花產量躍居第3位。

到1980年中國主要工業品產量為:

棉紗由32.7萬噸增至293萬噸;

煤炭由4292萬噸增至6.2億噸;

發電量由45。5億度增至3006億度;

化肥由7萬噸增至1232萬噸;

水泥由141萬噸增至7986萬噸; 

石油由20萬噸增至10595萬噸;

自行車由2.1萬輛增至1302萬輛;

鋼鐵由97.8萬噸增至3802萬噸;

棉布由25.2億米增至134.7億米;

機床由0.16萬台增至13.4萬台;

汽車由0增至22.2萬輛;

拖拉機由0增至9.8萬台;

手扶拖拉機由0增至21.8萬台;

鐵路機車由0增至512台; 

化纖由0增至45萬噸;

縫紉機由0增至768萬架;

手錶由0增至2216萬隻。 

毛時代的幾十年,中國是在拼命補課,而西方,則是在本身已經十分優異雄厚的工業基礎上繼續奔跑,就象無限高的雪峰上兩團積雪從同一個高度向下滾落,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數十倍體積,那它體積增長的速度自然數十倍與小體積的雪球。只有當小雪球以更高的速度向前衝鋒,用速度換時間,才有可能獲得超越大雪球體積的機會。

毛時代之所以人口增長率劇增,一方面是因為農業社會,人均壽命三四十歲,嬰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如果不早娶早嫁,多生多養,隨便一場意外整個家族很可能就沒剩幾個人了。所以新中國成立後,多子多福的觀念還沒轉變,而政治穩定,匪亂四清,農作物豐收,衛生環境改善等等原因讓嬰兒死亡率卻迅速降低,同時增長的收成也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另一方面,是工業時代,工業人口和國家力量是直接掛鉤的,人多力量大絕不是一句空號,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毛能夠把文盲的士兵培養成懂知識的文化兵,自然更有信心把新生一代培養成工業社會的合格工人。

特別是在美蘇先後掌握核武器,而中國對自己過於薄弱的工業底子能否研發出核武器根本沒底,但中國好歹是能夠生產步槍、機槍,同樣是殺死一個人,一發子彈或者一發導彈沒有區別,更別說以後美國用電腦武裝起來的高科技武器,在已經被徹底打散,只剩一群拿著普通槍械的伊拉克遊擊隊,都屢屢吃癟,在電腦只能靠電晶體運行的20世紀中期,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強的戰爭潛力,人口數量,就是中國的核威懾。

讓我們來猜猜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發生的事

按照每一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基本零部件都增加幾個數量級的規律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需要的人口門檻至少10億起步……以美國的人口基數,最多只能玩某幾個分支,想建立完整的第四次革命後的新工業體系,合併整個南美洲和歐洲再說吧。

而且按照工業革命對軍事的促進作用,假設第四次工業革命後,超高速導彈的生產成本降到普通導彈的程度,那意味著美國可以單挑全世界的航母艦隊成為了巨大的靜止標靶,瞬間被掃進垃圾堆,而且中國電磁炮已經上艦,離製造成本成功突破已然不遠,如果鬼成像技術成熟,四代機在鬼成像技術面前無所遁形,那美國龐大的空軍進攻與防禦體系也將瞬間成為篩子,面對中國完全喪失威懾力。

第四次工業革命,必然讓戰場狂漲到廣三維空間,陸地、海洋表面、海底、天空、太空等等,將成為全新的潛在戰場,戰爭規則和戰爭載具將重新定義,現有的強大武器,在最強國面前,絕大部分將成為落後時代的玩具。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從哪裡爆發,沒有人能夠確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全行業全方面投入,反正總有一個是正確的。但這種撒大網撈小魚對人力和物力的驚人要求,讓很多高大上的專案只有中美俄才玩的起,也有很多已經就剩中美兩家玩了,在不遠的將來,有很多可能只剩中國一家玩家了。

世界安靜了,包括中國人,沒人為此慶祝,因為大家都覺的習以為常)

二、工業時代,有兩個最大的變化,第一個是機器廣泛替代人力進行生產。第二個就是能源利用的變化。

農業時代,人類使用最多的能量是太陽能,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結出的果實種子,是人類最主要的能量攝入來源,少量的煤炭,也多是用於北方農村取暖,生活節奏緩慢而重複。

工業時代,機器的使用,讓人類能夠以幾百,幾千倍的效率去利用地球幾千萬幾億年來,在光合作用和地熱高溫高壓等特殊條件作用下積累起來的動植物屍體——石油和煤炭。

無法計數的時間和數量堆積起的化石能源,集中在幾百年內爆發利用,這股能量簡直對於從農業向工業過度的人類來說,意義不亞於現在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為了人類工業時代開天闢地的根基。

這種數以千百倍計的能量利用效率差異,決定了哪怕最弱小的工業國在最大的農業面前,也有極大的優勢。

三、工業人口的數量,是一個工業國國力/潛力的最重要因素。

工業時代特徵雖然是機器製造機器,但設計製造機器的,操作機器的最終還是靠人,靠一個國家的工業人口。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的不斷分工,層層細分,產品越來越複雜,基本配件越來越多,產業鏈越來越長,配套產業鏈之間越來越複雜。

每一台機器設備都是由大量零件組成,要保證工業的正常運轉,必須保證每一個零件都有充足的備份,要生產,更是必須有無數的零件被生產出來。每一個零件的設計、製造、改進,都必須經過長久的研究、思考和試驗才能完成。把工藝記錄下來放在圖書館,等需要時再去查閱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人能基於不熟悉的產品進行二次開發升級,沒有長時間的研究和使用,工業不可能有進步。

所以,在工業生產中,平均每個基本配件,至少要有一個專職人員來研究和生產,同時還至少要有一個徒弟,在學習中把工藝訣竅傳承下去。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機器設備複雜性的增加,核心產業所產業的工業人口和工業技術的複雜程度,以及基本配件的數量都在同比例的增長。

只靠核心工業是無法組成一個完整的社會,有了重工業,還要有消費品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商業、農業、礦業、教育、服務業,還要有負責管理的行政,負責保衛國家的軍事建設,需要保障民生撫養的社會保障。這些行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人口,只有這些行業都配齊了,工業體系才能運轉順暢,人民才能擁有高品質,有保障的,輕鬆和相對富足的生活。而這些勞動人口還有自己需要撫養的,缺乏足夠勞動能力的子女和老人。

因此,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所需要的人口,大約是其基本配件數量的10倍,最低不能低於5倍。特別是重工業,它是生產製造機器的機器的地方,肩負著技術升級的重任。技術升級,開發出新一代的機械設備,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向未知的領域發起衝鋒,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在無數的失敗和經驗總結中,獲得那少的可憐的,可行的技術升級路線。

在工業時代,小國寡民者,沒有參與世界爭霸的資格!

19世紀中後期,工業體系只有蒸汽機這一種動力,當時最複雜的工業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大概由幾十萬種零部件組成,所以,當時一個工業國光是核心產品,就需要上百萬人口才能滿足。所以當時最小的比利時也有400萬人口。到了一戰時期,世界範圍內,能稱的上列強的,只有下面8個國家。

附1913年8個列強總人口(單位:百萬人)
俄國175.1
美國97.3
德國66.9
奧匈52.1
日本51.3
英國45.6
法國39.7
義大利35.1


1913年8個列強城市人口及其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單位:百萬人)
英國15.8/34.6%
美國22.5/23.1%
德國14.1/21%
法國5.9/14.8%
日本6.6/12.8%
義大利4.1/11.6%
奧匈4.6/8.8%
俄國12.3/7%


1913年列強人均工業化水準
[以英國1900年工業化水準為100計算的相對值]
美國126
英國115
德國85
法國59
奧匈32
義大利26
俄國/日本20

1913年列強相對工業總潛力[以1900年的英國為100計算]
美國298.1
德國137.7
英國127.2
俄國76.6
法國57.3
奧匈40.7
日本25.1
義大利22.5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工業國,哪怕工業化的技術水準相對較低,也可以憑藉人口優勢,取得國力對比的優勢。)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電器、內燃機、化工等的出現,工業體系的基本零部件種類翻了幾倍,至少要近千萬核心勞動力才能構建完整的工業體系了。

當時人口最少的工業國強國是法國,大概是4100萬人口,而且工業體系還不完整。英國大概是4700萬人口。至於低於這個人口基數的,就自動剔除初列強行列,這個時期,真正能夠稱的上列強的,只有5個國家,美德蘇日英。

附1939年世界主要強國人口

德國人口7000萬+

英國人口4700萬,

法國人口4100萬。

蘇聯人口1.6億+

美國人口1.3億+,

日本人口7800萬,

中國1937年人口4.4億+

四、工業人口的多寡,直接決定了工業國的發展潛力、發展速度以及工業升級速度。

一戰後美日蘇德都在全面備戰,而歐洲強國英法等都畏戰如虎,面對德國的不斷進逼,只能採取綏靖主義,不斷犧牲小國利益,割其它國家的肉喂德。

一戰中,法軍認為6發的左輪手槍打塹壕戰不夠給力,於是從1920年到1939年,召集法國各大兵工廠花20年設計出一種能裝8發子彈的手槍,1940年新手槍終於投產,但這時德國的裝甲師和"斯圖卡"轟炸機群已經呼嘯而至了。

二戰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

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

法國,這個曾經的世界最強陸軍大國,擁有4100萬人口,開戰一個月後出局。

英國,這個稱霸了世界的兩百年的霸主,島國的身份讓它避免了在陸軍方面的過大投入,節省了不少工業人口,能夠發展起世界品質最高最大的海軍艦隊,但依然在德國的炮火下瑟瑟發抖,必須依靠美國的即將參戰來鼓舞幾近潰敗的士氣。

德國憑藉7千多萬人口,成為歐洲最強工業國,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戰爭潛力。但人口的不足,讓德國只能放棄研製生產如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和原子彈等超級武器。

日本擁有近8千萬人口,就敢以列強中墊底的工業水準,建設世界級艦隊和亞洲最強陸軍,除了美國,聯合了德國的日本不懼怕任何國家。但日本雖然出來能造強大的航母,卻依然缺乏足夠的工業人口投入陸軍裝備研發,使得日本造不出像樣的坦克,日本生產的機槍和手槍連偽軍和土八路都鄙視,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支持,太大的野心就只會把自己胃口撐爆。

美國憑藉一億多人口,在工業水準與英國差距甚遠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成為英國二戰中最大的精神和物質支柱,並成為唯一的,在陸軍和海軍兩方面都稱雄的唯一國家。

最終憑此繼承英國王位,成為世界雙極之一。

蘇聯人口1.6億+,在1928年,從一個打爛了的半農業國家開始,到二戰開打差不多12年,相當於一個工業就增長了7倍,甚至壓倒了歐洲霸主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國,達成了歐美難以置信的發展奇跡。哪怕被德國打的再狠,哪怕戰死的軍民超過3000萬,依然能夠不斷的組織反擊,用坦克海淹沒德國的虎王。並在二戰後的幾十年間,把美國壓的喘不過氣來。

瞭解一下世界近代工業化歷史,就會發現,工業化進程不只是簡單的數量增長,還有量變積累而成的質變——每次工業革命都會講工業化進程擴展到一個全新的空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是蒸汽機的出現,蒸汽工廠的建造,需要先有一個巨大的動力車間,裡面放置著燒煤鍋爐來驅動龐大的蒸汽機組,然後蒸汽機帶動工廠的動力主軸,動力主軸再通過大大小小的齒輪箱和離合器組把動力分配到其它生產車間內的天軸,這些天軸再通過皮輪帶或者齒輪箱驅動車間的工作機器。蒸汽工廠的所有動力主軸,變速機構,離合器,天軸設計都需要精確匹配,工廠一經建成,就很難再做改造。

靠蒸汽動力驅動的工廠必須靠近河流、海岸、運河或者鐵路建設、不然沒有辦法為動力車間運輸足夠的煤炭。所以在空間佈局中,工業化必須沿著一維空間線性發展,有足夠海岸線或者河流的國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有巨大優勢,比如作為島國的英國,其海岸線和內河長度遠遠超越當時的大陸國家,為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留下充足的空間。

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電力和電能開始普及,電線的出現,讓地形對工業佈局的限制降到最小,再偏僻的地方,只要拉根電線,就能開工廠。相比起建鐵路,開挖運河,拉電線實在是便宜又方便。同時隨著內燃機的成熟,載人汽車、貨運汽車開始出現,讓大噸位的原材料、製成品運輸、工人上下班的交通,不再必須依賴鐵路和船運。建造工廠的難度降低不止一個數量級,工業化開始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擴展,地域龐大,人口眾多的國家開始憑藉二次工業革命崛起,比如美國。

(對於依靠蒸汽機為主要動力的英國,如果要改造蒸汽工廠進行產業升級,近乎等於重建整個英國的工業,其中的艱苦對於一個稱霸世界百多年,依靠海上霸權輕鬆對全世界進行金融剝削的國家來說簡直不可接受,所以英國選擇投資當時貧窮的美德,這使得自己的工業逐漸荒廢,最終導致國家的跌落。)

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兵力是有限的,培養一個合格的士兵也是不容易的,同時工業生產能力的也很有限,戰爭時期毀東西遠比造東西快,一次會戰只能夠攜帶一定量的槍械彈藥、後期輜重。同時槍械射程和精度都不高,打仗時,雙方軍隊排成列隊,然後靠近對射,以擴大射擊增加殺傷力,這個時候就看誰物質彈藥先消耗完,誰的預備役軍隊多,誰先消耗完了,在進行包抄,勝負就分出來了,所以這時期歐洲一次會戰一般不到一天就結束了。這時期歐洲的戰爭都是短暫的,這時候的戰爭是線性的,是一維空間的。

在到了一戰中,每一個工業國都能夠生產無窮無盡的步槍、機槍、大炮、無論你把戰線推進到哪裡,敵方都能夠派出預備的擋在前面構建新的防線,後面的工廠源源不斷的把生產出來的物資運輸用各種交通工具運輸到前線,所以工業國之間的戰爭,基本都是塹壕戰。這個時候,戰爭從線變成面,從一維空間延伸擴展成二維平鋪。

工業革命,讓人口數量真正成為一個國家國力與潛力的重要標誌,有了足夠多的人口,戰爭中才能生產足夠多的武器裝備,才能源源不斷的組建足夠龐大的預備軍隊。軍隊,人口,就代表一個國家贏得戰爭的潛力。

到了二戰時期,情況愈演愈烈,飛機的出現讓戰爭方式從二維初步向三維演變,幾十萬,上百萬乃至數以千萬記的官兵死在無盡的塹壕戰中。

五、二戰後,擁有最多工業人口的蘇美,憑藉毫無疑問的工業軍事實力,成為了世界雙極,冷戰開始了。

談到這裡,再說說關於蘇聯和日本挑戰失敗的原因。

先談蘇聯的走過的路

冷戰時期,世界進入核能時代,光是軍事領域,核能、航太、戰略轟炸機、超級運輸機、戰略航母、戰略導彈等等需要的工業人口不斷飆升,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需要上千萬種工業基本配件構成,這決定了只有人口過億的工業國——也就是美蘇,才有資格玩世界爭霸的遊戲,其它工業國統統只能做附庸 ,哪怕你同樣擁有戰略核武器。

由於蘇聯的人口始終保持在美國的125%左右,所以儘管工業底子比較薄,卻依然能逐漸的達到與美國戰略平衡的程度,不管美國造成什麼先進武器,蘇聯都能很快跟進,品質趕上了,數量還要比美國多。

在冷戰中期,工業配件的數量已經增長到3000萬左右,美蘇各2億左右的人口已經被各種工業門類擠滿了,很難再往很複雜的工業社會發展。由於重工業佔據了太多的工業人口,輕工業方面工人匱乏,普通民眾的生活水準增長速度開始減緩。

這個時候,人口破億的日本,已經遠遠超越了二戰期間完全無法比擬的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工業國。而歐洲苦了單個國家人口太少力量太弱,開始了尋求一體化的進程。這個時候的中國在拼命的補課,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把每一分力量投入到工業化中,由於巨大的人口優勢,雖然底子最薄,但是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二戰前的蘇聯。

局勢在僵持,贏得冷戰勝利的唯一方法,只有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美蘇各自把目光投入自己的陣營。

在歐美的眼中,社會主義的蘇聯是以一種不可理喻的工業化速度在發展著,12年的時間,一個小孩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蘇聯還是一個破落的半農業,等到他準備高考的時候,蘇聯已經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傢伙一不殖民,而不商品傾銷,結果發展速度簡直爆表,簡直是在挑戰歐美經濟學家的想像力。蘇聯二戰時期死了一代接受過完整工業教育的青壯年,人口減少了20%,在西方都猜測其起碼得30年才能恢復元氣的時候,才5年的時間,蘇聯工業水準就超出二戰前70%,更是在1949年和1952年製造出了原子彈和氫彈,在戰略武器上和美國取得了平衡,1957年才率先發射了人造衛星,1961年就實行了載人航太,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

極好的健康標準,出色的教育(從20%到接近100%識字率)、完善的衛生設備、清潔的接到、迅速改善的住房、完善的電力設施、除高級商品外的大量消費品、豐富的實物、大量的工作、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率、充滿自信的笑臉、美妙激昂的音樂、獨特的藝術、完善而長遠的工業規劃,這是訪問蘇聯的亞洲人人所留下的印象,這是一個以民主為口號,蘇聯最美好的時代。

美國是海軍強國,海運相比起陸運有著先天性的極大優勢,成本大概只有陸運的1/7,

美國陣營有著歐洲大概2億的高度工業化人口,在亞洲有著近億人口的日本,幾千萬人口的韓國,臺灣,菲律賓等亞洲小國或地區。通過向這些地區轉移低附加值的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把這些國家拉倒自己的產業鏈中,用他們的人口分擔自己承受的巨大工業壓力。美國的地緣優勢不斷擴大。

而反觀蘇聯,雖然也扶持其一些國家,但是它身邊除了中國,根本找不出一個像樣的,能拿出上億人口的國家,一個個最擅長的就是伸手要裝備要援助,根本沒辦法承擔起承接低端工業的能力。而中國,這個傢伙的人口數倍于蘇聯,學習能力又太強,經濟發展速度是人類史上唯一超越蘇聯的國家,光是工業人口就超過2億,和蘇聯總人口相當,潛力是在太大,如果蘇聯和中國結合成一個經濟體系,平等的進行工業經濟互補發展,不過30年,蘇聯就得看中國的臉色辦事了,這就是足夠的人口基數加上龐大的國土面積在工業發展面前的巨大優勢。

(我們今天看蘇聯的工業發展史,或者會對其發展速度不以為然,但這是因為中國在世界各國發展史也是異類,對西方經濟學來說都屬於挑戰常識的異常現象。)

中蘇兩家唯一一次聯合對敵,就是越南戰爭。

在越戰中,美國赤膊上陣,依靠整個西方工業體系的支持,包括生產直升機、車輛配件和槍炮彈藥的日本、歐洲,為美軍製造軍需被服的拉美、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區,向著越南進攻。

而越南有著中蘇數億人口背後默契分工提供高低端軍備、作戰指揮官,而越南本身、老撾、柬埔寨統和幾千萬人口出士兵進行抵抗。

這是東西方兩大工業陣營的正面較量,美國依靠在越南駐軍的42萬軍隊,從航母到戰略轟炸機等一起上場狂轟濫炸,還是鎮不住越南人,接著美國軍隊不夠用了,就逼著韓國、日本、中國臺灣、西德、紐西蘭、加拿大、奧地利、比利時、希臘、丹麥、土耳其等十幾個傀儡國派數萬部隊去越南送死,順便屠殺上萬越南百姓,場面快比的上和中國的朝鮮戰爭了,結果一個小小的越南拖住了美國幾十萬軍隊10年,花費了250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5萬億美元以上),死了5萬人,30多萬人受傷,在國內激起了持續數年的政治動盪,而中蘇卻借此把勢力深入非洲和西亞,最終美國只能承認現實,向蘇聯低頭,乖乖戰略收縮。

美越戰爭中,擁有地緣優勢的資本主義西方體系被社會主義的東方體系打敗了。雖然很快中蘇就在猜忌中越離越遠,但是蘇聯依然憑藉一己之力,壓制整個歐美陣營,逼的歐美頻頻向中國示好——中美蜜月期來臨。

在地緣處於劣勢,身邊除中國外其它小弟沒一個頂用的情況下,蘇聯的工業實力依然飆升達到頂峰,在歐洲冷戰前線,8000多輛T-64坦克讓整個歐洲方向像紙糊一般,在美國傳統優勢的海空軍方面,蘇聯軍用飛機超過美國2倍,戰鬥機達到3倍,3倍音速的米格25戰姬,1500艘軍艦的全國艦隊,26000噸的颱風潛艇,這讓整個西方生活在蘇聯的陰影之下,甚至連遠離陸地的美國都開始擔心本土安全,鼓吹蘇聯入侵的影視作品風行整個好萊塢。

蘇聯憑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硬是把2億人口發揮出了一倍以上的生產效率,壓制著超過5億人口,甚至還和中國眉來眼去的整個西方。

一、蘇聯輝煌的原因與衰落的原因

蘇聯高速發展的原因

1、重工業為先的發展模式:西方傳統經濟學思路是:工業化必須先從輕工業開始,先用機械設備提高輕工業的效率,等輕工業賺了錢,自然會轉而對重工業產生升級的需求,於是重工業也得到了發展,這樣彼此迴圈,這是傳統西方發展模式。

表面上看,賺錢的是輕工業,但事實上,是重工業提供了高效的生產設備,提高了輕工業的生產效率,輕工業才賺到錢。輕工業只能生產消費品,而且無法靠自己進行產業升級,而重工業除了能提供生產設備,還能造出下一代機械設備,提高整個社會的工業化水準。

所以,在產業分工中,兩個產業是不平等的。而產品生產是有週期的,按照這種迴圈,輕工業要五六年才能帶動一個重工業部門,幾十年才能促進完整重工體系的形成,考慮到經濟危機等經濟波動,這個時間還要更久,美英法德等國的工業化進程都持續了二三代人。

一個農業國就算得到大量輕工業的國家,就算輕工業的產值超過了農業,依然不能算工業國,因為它的工業無法進行自我升級,只是釋放了輕工業設備本身的生產能力。而能生產完整重工業機械的國家,哪怕把輕工業設備全部轉移到外國,依然是個完整的工業國,因為他們具備隨時生產輕重工業設備的能力。而且,重工業是強大國防的前提,所以,強大而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才是工業建設的最終目標。

正常幾十上百年的時間,無論蘇聯還是中國都等不了,太多強大的外部敵人正在虎視眈眈,等發展起來前都被滅了。對此,蘇聯的第一個經驗就是重工業優先,回頭在改造重工業。

2、計劃經濟:重工業投資巨大,回報週期廠,而且無法像輕工業一樣直接生產消費品,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重工業只能由國家主導,進行重工業的投資於升級。在外有敵人,內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計劃經濟能夠集中一切力量,切實的把紙上的計畫變成現實,這也需要有一批直接有國家指揮的企業作為骨幹,所以蘇聯的工業化是由國有企業主導的,實現了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提升的工業發展模式。

國有企業也是企業,也一樣核算利潤,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全民所有,就算生產過剩,政府也可以隨時把過剩的產品用一道命令劃走,不管是用於投資還是簡單的分配掉,都很容易解決,所以生產過剩在蘇聯根本不是問題。這也是中國和蘇聯不需要對外殖民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產品,總是過剩的時候便宜,稀缺的時候昂貴,而當西方經濟危機的時候, 技術人員和各種機械設備,就成了過剩的產品,這些東西自然會流向需要他們的地方,也就是沒有過剩危機的蘇聯,即是這時候蘇聯的工業水準,基礎設施經過幾十年惡補,但依然與歐美有很大差距,依然成為了吸收西方工業設備和人才的黑洞。

每一次西方經濟危機,蘇聯就可以廉價獲得西方大量的先進設備、專利和人才,用西方數億人口的智慧結晶,彌補自己人口方面的劣勢。在冷戰期間西方做這種事,等於是把戰略主動權拱手讓給了蘇聯。蘇聯的蘇27、米格29,颱風級潛艇、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等戰略級軍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出來的,而且蘇聯人有大量工程學的天才,同樣的材料和設計,西方能發揮其80%的性能,但是蘇聯通過改進優化,能發揮到120%的水準。

當然,中國也沒少向西方學習,二戰前的大蕭條、二戰期間的美英精密設備和機床的援助、二十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蘇聯和中國都獲得不小的好處,雖然中國得到的遠沒有蘇聯多,但對整體工業水準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在前幾次經濟危機中,蘇聯整體國力已經提升到接近美國的地步,看起來,只要在西方再來一次經濟危機,蘇聯就將正式超越美國,獲得冷戰的勝利!

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國力達到最高峰。

但是,危機也在蘇聯身上悄悄的埋下。

1、工業人口不足: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前冷戰中後期,蘇聯近2億的人口,面對3000多萬個還在快速增加的工業配件數量,越來越不堪重負,人口的缺乏導致蘇聯必須把越來越多的人口集中到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上,到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光是產業人口就有7000萬人,而蘇聯當時總人口才2.8億,同時期差不多人口的美國,只有3000萬產業人口。缺乏足夠的人口從事輕工業生產,導致蘇聯市場缺乏足夠的消費品,人民生活水準的增長趨於停滯,短缺開始出現並逐漸蔓延,更重要的是缺乏足夠的人才進行新領域開發,整體工業難以自我升級,哪怕蘇聯的體制能發揮一倍的人口效率也不夠。

2、西方實行技術封鎖:事實上,由於人口匱乏,蘇聯的產業升級已經很依賴擁有10億以上人口產業鏈的西方,每一次西方經濟危機,就是蘇聯借此突破瓶頸,再次反超的契機。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搞了一個《出口管理與控制法》,西方技術封鎖開始了,而這次封鎖,是致命的,因為對蘇聯至關重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了。由於歐洲、日本、以及80年代中國靠向了美國,成為美國龐大產業鏈的一環,特別是中國巨大的人口數量,承接了美國產業鏈中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增加了美國產業的複雜度和深度,讓美國騰出人口進行產業升級。

終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在美國開始爆發,大規模集成電子晶片的出現,讓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計算速度指數提高,生產成本越來越低,晶片的製造需要很高精度,而電腦的控制精度和穩定性極高,可以用來生產更好的晶片,好晶片可以用來製造更好的電腦,於是用“晶片“造”晶片“的正迴圈開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開始席捲西方世界。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第一艘鐵甲艦的出現,把一切木質帆船掃進了垃圾站,無論數量多寡。英國憑藉大量的鐵甲艦稱霸全球。

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率先推出無畏號戰列艦,宣告了戰列艦時代的到來,之前一切鐵甲艦無論新舊,統統被燒進垃圾堆,戲劇性的是,英國就是全世界鐵甲艦最多的國家,戰列艦的出現,讓當時世界對追趕英國海軍實力已經絕望的列強,第一次發現了追趕英國的機會,海軍競賽開始了,其中德美憑藉巨量的人口逐漸趕超。可以說第二次工業革命摧毀了歐洲列強。

接下來航空母艦的出現,讓一切戰列艦無論新舊都落後於時代。

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摧毀的是蘇聯。無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積累有多深厚,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面前統統是渣。

1978年,蘇聯用戰略運輸機在幾周內向非洲空運了數以百計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火炮、直升機、幾千名軍事教官和空間部隊,先是支持索馬里重創了衣索比亞,衣索比亞回過味來改投蘇聯,蘇聯機群又運來大量物質,再次扭轉戰局,史稱“世界戰爭史上操縱代理人戰爭的經典範例——非洲之角戰爭。在這場表演中,蘇聯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潛力發揮到了極致。

哪怕是塊磚頭,只要動力足夠,都能夠飛起來,這是美國人的想法。美國人玩不了蘇聯那種天才工程設計,但美國人覺的,同樣300匹馬力我玩不過你,那我就升級到500匹馬力,甚至是600匹馬力,用科技方面的優勢,壓倒蘇聯工程設計的優勢。

美國人開始把晶片應用軍事中,美軍開始裝備F16戰姬,這種戰姬在晶片電腦控制下,每秒可以進行200次微控制,菜鳥也可以廢除蘇聯頂級飛行員望塵莫及的空戰動作。美國人把晶片應用在主戰坦克的瞄準鏡裡,讓坦克可以考高頻率的微控保證射擊平臺的穩定,哪怕是告訴行駛,坦克炮手依然可以看到毫無抖動的靶心圖表像從而穩定射擊。晶片在雷達中,讓美國海軍研發出“宙斯盾”級導彈巡洋艦,可以同時處理數以千記的目標。

美國人同時把晶片應用在製造業生產中,數控機床的出現,讓原本需要10個人操作的機床,現在只需1到2人就可以操作,甚至一個人就能通過電腦控制數台機械設備,這導致美國可以把大量的人口投入到輕工業,第三產業中去,充足的廉價的消費品,各種高科技民用物品,充滿了美國人的市場,歐美平民的生活水準再次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與之相對比的是蘇聯日益下滑的生活水準。

僅僅10年後,在1991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用新一代晶片武裝起來的擁有精確制導彈藥、裝有火控技電腦和穩定成像瞄準器的M-1主戰坦克、全數位操控系統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高精度的美式巡航導彈、新型隱形轟炸機、制導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愛國者”地空導彈等等。

這些用先進“晶片”武裝起來的軍備,將與蘇聯的巔峰戰爭兵器來一場證明對決!

1991年2月27日,在巴士拉以南,發生了海灣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戰,200多輛伊軍坦克阻截了美軍第7軍的攻勢,其中,美軍的第1、3裝甲師和第2裝甲騎兵團的800輛坦克參加了戰鬥,戰鬥結果是,美軍M1A1坦克以近乎0的代價將200多輛伊軍坦克全殲。

美軍M1A1坦克的熱成像儀在夜間或煙霧條件下可以識別1500米內的目標,而探測距離遠達3000米。T-72M配備的只是第二代微光夜視儀,最大探測距離800米、甚至更短。在M1A1坦克面前,T-72M就象一個高度近視的人與一個佩戴瞄準鏡的人比射擊精度。

而且不僅在夜視設備上差距巨大,T-72M還缺乏完善的火控系統,鐳射測距儀獲得資料需要手動輸入至火控電腦,實際上不具備“動對動”射擊能力。面對晶片微控的M1A1坦克,T-72M的應對簡直象上了年紀的老人。

由於蘇式裝備在感測器方面的落後,讓伊拉克飛行員對資訊化裝備下的美式飛機性能判斷出現嚴重失誤,駕駛的蘇氏戰鬥機輕鬆的就成為美軍飛機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的一枚枚徽章。

美軍飛行員甚至發現,前視紅外裝備可以發現埋在沙子下的坦克,由此發明“射擊坦克”戰術。他們攜帶多枚鐳射制導炸彈的F-15E戰鬥轟炸機。利用前視紅外裝置,在海灣戰爭中2架F-15E曾創造攜帶16枚鐳射制導炸彈摧毀16輛坦克的戰例。

相比起坦克、戰鬥機這些單個平臺,更巨大的差異是,E-3預警機、E-8戰場監視機,建立了空中、地面戰場在海灣戰爭戰場上建立的全面資訊優勢。形象點就是紅警遊戲中,美國建好間諜衛星點亮全圖,伊拉克連雷達都還沒建出來。

最終,伊拉克裝備的數千輛T72、T62坦克、蘇27戰姬、美軍輕鬆就打成了一堆廢鐵,蘇聯的軍事神話被打破了!

純機械化的時代時代已經逝去,美國拉開了資訊化戰爭的時代序幕!

3、逐漸僵化的體制:蘇聯依靠工程學方面的天才,把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材料和技術水準玩出了花兒,比如米格25的機體只使用了極少的鈦合金,整體就是一塊幾十噸重的不銹鋼,電子設備都是過時的電子管,發動機是犧牲了壽命獲得了高推力,用工程學的天才,讓低技術水準的設備系統發揮出了極高的性能,工程學勝利的背後是基礎科研的失敗。蘇聯人在基礎工業的薄弱,讓他們習慣於用優化設計來挖掘現有技術的極限,而規模過於龐大的應用工程開發,製造又擠佔了基礎科研以及基礎工業生產的投入,導致惡性循環,這種缺陷以往被西方的技術輸入所掩蓋,而來的太輕鬆的西方技術,又讓蘇聯忽視了對自身技術的升級。

而史達林死後,蘇聯缺少足夠強勢的人物,能夠對重要科研專案進行拍板並承擔後果,蘇聯自上而下的科研體系適合根據指令開發應用技術,但導致生產第一線的實際需要和基礎研發問題難以傳達到上級。

哪怕蘇聯科學家若爾斯·阿爾費羅夫因為半導體方面的研究獲得200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現了追趕美國的一絲曙光,但蘇聯僵化的計劃經濟使得半導體工業發展緩慢,使得蘇聯的科研逐漸陷入僵局。

簡單的說,就是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種新制度,沒有範本,沒有範本,沒有經驗,什麼都要摸著石頭過河,但是蘇聯人口太少,對防錯的承受能力很弱,這導致它對成功過的經驗過度崇拜,遇到挫折後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全面否定,無奈剛則易折,蘇聯走過的路,犯過的錯,很多在中國都重來了一遍,但更多的人口,更中庸的歷史文化,讓中國對錯誤有更大的承受能力,為中國的奇跡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4、正確的戰略制定與錯誤的實施:蘇聯工業人口的匱乏在蘇聯高層得到足夠重視,環顧四周,除了只會伸手要援助的東歐,就是仇恨值慢慢的土耳其和伊朗,蘇聯看不到一個足夠體量的幫手。但是,越過阿富汗,越過巴基斯坦,有一個國家很符合蘇聯的需要,那就是同樣擁有堪比中國的人口基數的印度。

印度一方面看不到實現全面工業化的氣魄,另一方便卻又能在外來支援下建立一定的工業體系,是一個可以放心的盟友。於是早70年代,蘇聯開始攻略阿富汗,根據蘇聯戰略,在佔領阿富汗後必須乘勝追擊,滅掉巴基斯坦,飲馬印度河,打通蘇聯到新德里的戰略通道,光佔領一個阿富汗只會是累贅而非財富。

但是當時就任的勃列日涅夫忙著趁西方石油危機中的技術轉移,讓蘇聯軍隊先緩一緩。這一緩就出事了,巴基斯坦立刻成為西方反蘇的橋頭堡,無數的武器和人力通過巴基斯坦運入阿富汗,本。拉登在美國扶持下開始嶄露頭角,加上同樣面對蘇聯威脅的中國沒少在背後點火,一個好好的阿富汗成了遊擊隊的天堂,到處起火,蘇聯軍隊忙著滅火,入侵巴基斯坦的事只能暫時擱置。

這火一滅就是10年。最終蘇聯還沒能滅完阿富汗的火,就消耗完了自己產業升級的物資和人民的忍耐了,預想中的工業人口沒得到,國內先亂了。

4、失去耐心和信心和警惕性的高層和底層:人口的匱乏最終導致蘇聯同時面臨重工業無法自主升級和物資缺乏的快速蔓延,西方的技術封鎖,以及與中國的交惡,又使得蘇聯無法突破困境。

蘇聯經濟增長率從70年代的6%逐漸下賤到80年代出去的3%,在逐漸降低到80年代後期的1%,以忍耐了著稱的蘇聯人在面對越來越空乏的市場,越來越窘迫的生活水準又看不到改變的曙光,對比西方益發多姿多彩的生活,蘇聯人開始對自己的體制產生了懷疑,並逐漸喪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寄希望推到重來的想法開始蔓延。

而蘇聯高層在長期與西方互動和獲取技術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警惕性,融入西方稱為歐洲人的想法逐漸佔據蘇聯高層,“和平競賽”、戈巴契夫的“新思維”和官僚分家單過的小心思開始冒頭,並逐漸走向頂峰,在盲目崇拜西方並聽取西方建議後,休克治療開始了,後果大家都知道了。

可以說,缺乏足夠工業人口的蘇聯,在拋開了中國,又沒能果斷及時打通蘇印通道的時候,就意味著蘇聯的必然失敗。

二、談談日本

日本是一個只有1億多人口的國家,這人口基數承擔完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前期的工業體系完全可以,但是第三次工業革命至少數億的工業人口要求,就遠遠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但是美國的駐軍,讓日本不需要過多投入費事、費人、費錢、見效慢、收益低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只需要把有限的人力集中到民用科技領域,而西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絕大部分科技成果和專利又是向日本開放的,這些生生把工業化的人口必備額度砍了7成,更讓人嫉妒的是,西方作為世界最大的市場,竟然把市場大門大方的向日本敞開,加上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國隊日本的技術和資金扶持,這些超級私生子的待遇,讓日本短短幾十年了就重新站了起來,成為後來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但是,日本因為人口過少,國土過小,所以工業體系先天不足,乖乖成為美國全球產業鏈的一環,還可以賺的很愜意,但是一點美國切斷技術交流和產品供應,日本將立刻陷入停滯。

工業人口的匱乏,讓日本沒有資格談完全的獨立,它能夠選擇的,也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抱大腿,區別只是抱的是誰的大腿。

工業時代,小國寡民,就意味著沒有掌握自己國家命運的能力!

只有擁有足夠的國土和人口基數,才能給不懼怕外國的封鎖。特別是在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和產業鏈中國基本是完整了,欠缺的,只是因為時間積累不夠,在不少方面與歐美最新技術有數年不等的差距。

對於中國來說,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擁有相當於歐洲加美國還不止的工業人口,已經可以避免重複蘇聯或者日本的覆轍,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我產業升級。當年中國自己的通信技術標準TD-CDMA之所以能夠突破歐美的壓制,成為世界四大標準之一,其實跟中國的人口完全可以在自己國內自己玩有重要關係。

世界離不開中國,更準確的說,是離不開中國生產的物美價廉的產品,一旦失去中國製造,一方面是沒有另一個國家能夠提供這麼多的消費品,另一方面是國產的價格坑爹貴,這會導致西方絕大部分平民的生活成本立馬上升數倍,生活品質急跌,對已經在金融危機中怨言滿腹的平民來說,簡直是逼人太甚,西方的技術封鎖一旦實施,國內動盪政變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對中國來說反而只是小有波瀾而已,這種殺敵一千自傷一萬,代價不是西方所能承受的。

上面談論的時候,之所以一直用工業人口而非人口來論述,是因為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適應工業社會的生活,唯有具備一定的知識水準,能夠進入工廠,規範的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成為整座工廠運行良好的一份子時,才能算一個合格的工人。象印度,能夠寫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你就算把最簡單的設備交給他們操作,他們也分分鐘把它搞壞。培養合格的工人是一件非常艱難,耗時的工作,而每一個沒有完成向工業人口轉變的人,更多的是國家的負擔而非動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發展到現在,美國作為最先突破的國家,也開始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承擔無比龐大的產業鏈體系了,美國不但把勞動密集型的工業轉移出去,還開始把電子產品生產、寫軟體的工作外包出去,到現在甚至連大部分晶片的生產甚至開發也外包了,這種產業空心化的速度還在不斷加速。

美國一開始是因為人口基數不足而不得已對外轉移,但隨著美國利用龐大的軍事實力收保護費,利用金融工具全世界剪羊毛,錢來的越來越容易,既然玩金融就能躺著賺錢何必幸苦工作呢,在這種思想下,繁瑣的,複雜的工作開始不斷轉移出去,而且不斷向產業鏈上游攀升,美國的工業開始失血外流。金融業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實體經濟規模越大,能夠承載的金融業也同比例增大,但美國無節制的金融狂歡,實體工業的不斷外流,對外戰爭導致的加速失血,終於讓萎縮的實體經濟不堪重負,金融泡沫爆開,開始了08年的金融危機。

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半導體發展遠遜色於現在,美國人就能開發出劃時代的F-22戰鬥機,但是到了21世紀開發廉價版的F-35戰姬時,美國工業開始疲態盡現,F-35開始陷入各種技術故障、速度拖期、結構問題、預算超支等問題的泥潭中,為了解決問題,美國甚至把四五家航空製造廠商合併成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家,集中科研力量研發F-35,甚至叫上了一群歐亞盟友幫忙出錢出力共同研發,但是進度拖延、故障頻發、預算超支依然頻出。

現代戰鬥機幾乎是一個飛行計算器,一切的功能都需要通過電腦軟硬體來完成,而且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這種計算能力是翻倍上升,而緊跟著的應用軟體也同比例上漲。2002年的F-22的機載計算軟體寶庫400萬行原始程式碼。但是現在的廉價版F-35已經超過1900萬行了,還在不斷上升中。

電腦軟體都是人寫出來的,當初開發F22的時候用的是專用的Ada高階語言,但是當原始程式碼數量翻了幾倍後,就再也湊不出那麼多會用Ada的程式師了,只好改為民用的C++,現在連C++程式師都湊不齊了,這種戰鬥機軟體又不能外包出去,只能到這進度一拖再拖,養著這麼龐大的一隻高端開發團隊的費用是驚人的,自然到這預算攀升速度喜人了。

三、對於中國來說,這是最艱難的時代,但也是最美好的時代。

超過13億的,基本掃清文盲的人口基數,9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味著哪怕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激增的工業人口要求,也遠遠無法滿足中國人的需要,美國的問題,對於中國統統不是問題。

世界有一句話,中國人買什麼貴什麼。這是大實話,中國人口太多了,每個人買點必需品,就必須乘以13億的數量。這股龐大的力量和需求,集合起來,就創造了中國的工業奇跡。

2010年中國城市化率達到49.68%,這意味著哪怕是工業人口最多的歐盟,比我們的城市人口還要少1億。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2.9萬億美元,美國為2.4萬億美元。

中國人消耗的資源是個天文數字,但是中國人集合起來創造的成就更是世界奇跡。

關於中國的工業成就的文章太多了,重複再說一遍就象重複數自己賺的鈔票,有一種爽快感。

孟德爾說中國引進的大部分科技在毛時代沒有進步,反倒是與世界的水準拉遠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前面錯的離譜,後面倒是事實。

整個毛時代,中國的工業可以說的從零開始,在獲得蘇聯的援助後,中國一直在拼命的補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落下的功課,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和高素質的工業技術人才,就算把一台F22放在你眼前,你也研究不出個花兒。1961年蘇聯向中國轉讓米格21的製造技術,1966年中國就製造了第一家J7,但是能生產、能修理,只意味著中國看懂了米格21的製造圖紙,懂得了製造流程,但是知道是這麼設計,卻完全沒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設計,更無法知道修改某一處設計將會對飛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完全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中國真正吃透米格21,懂得它的設計原理,能夠自己按照自己的需要設計新的飛機時,已經是2006年,這個時候離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的首飛已經不足5年。四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終於補齊了生產一架超音速戰鬥飛機需要的一切工業基礎和知識,成為世界第二個能同時研發兩款四代機的國家。

毛時代工業的發展速度翻遍人類歷史書都從未出現過,唯有蘇聯發展最快的時候與之接近,而蘇聯的路,走的要比中國輕鬆的多。

德國自1880年至1914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是33%(人均是17%)。

日本自1874年至1929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是43%(人均是28%)。 蘇聯自1928年至1958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4%(人均是44%)。

毛時代的中國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64.5%(人均是34%)。

1978年棉紗產量躍居第1位;

原煤躍居第2位;鋼產量第4位……

石油產量世界“第8位”。

糧食、肉類、食物油產量躍居第1或第2位;

棉花產量躍居第3位。

到1980年中國主要工業品產量為:

棉紗由32.7萬噸增至293萬噸;

煤炭由4292萬噸增至6.2億噸;

發電量由45。5億度增至3006億度;

化肥由7萬噸增至1232萬噸;

水泥由141萬噸增至7986萬噸; 

石油由20萬噸增至10595萬噸;

自行車由2.1萬輛增至1302萬輛;

鋼鐵由97.8萬噸增至3802萬噸;

棉布由25.2億米增至134.7億米;

機床由0.16萬台增至13.4萬台;

汽車由0增至22.2萬輛;

拖拉機由0增至9.8萬台;

手扶拖拉機由0增至21.8萬台;

鐵路機車由0增至512台; 

化纖由0增至45萬噸;

縫紉機由0增至768萬架;

手錶由0增至2216萬隻。 

毛時代的幾十年,中國是在拼命補課,而西方,則是在本身已經十分優異雄厚的工業基礎上繼續奔跑,就象無限高的雪峰上兩團積雪從同一個高度向下滾落,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數十倍體積,那它體積增長的速度自然數十倍與小體積的雪球。只有當小雪球以更高的速度向前衝鋒,用速度換時間,才有可能獲得超越大雪球體積的機會。

毛時代之所以人口增長率劇增,一方面是因為農業社會,人均壽命三四十歲,嬰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如果不早娶早嫁,多生多養,隨便一場意外整個家族很可能就沒剩幾個人了。所以新中國成立後,多子多福的觀念還沒轉變,而政治穩定,匪亂四清,農作物豐收,衛生環境改善等等原因讓嬰兒死亡率卻迅速降低,同時增長的收成也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另一方面,是工業時代,工業人口和國家力量是直接掛鉤的,人多力量大絕不是一句空號,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毛能夠把文盲的士兵培養成懂知識的文化兵,自然更有信心把新生一代培養成工業社會的合格工人。

特別是在美蘇先後掌握核武器,而中國對自己過於薄弱的工業底子能否研發出核武器根本沒底,但中國好歹是能夠生產步槍、機槍,同樣是殺死一個人,一發子彈或者一發導彈沒有區別,更別說以後美國用電腦武裝起來的高科技武器,在已經被徹底打散,只剩一群拿著普通槍械的伊拉克遊擊隊,都屢屢吃癟,在電腦只能靠電晶體運行的20世紀中期,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強的戰爭潛力,人口數量,就是中國的核威懾。

讓我們來猜猜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發生的事

按照每一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基本零部件都增加幾個數量級的規律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需要的人口門檻至少10億起步……以美國的人口基數,最多只能玩某幾個分支,想建立完整的第四次革命後的新工業體系,合併整個南美洲和歐洲再說吧。

而且按照工業革命對軍事的促進作用,假設第四次工業革命後,超高速導彈的生產成本降到普通導彈的程度,那意味著美國可以單挑全世界的航母艦隊成為了巨大的靜止標靶,瞬間被掃進垃圾堆,而且中國電磁炮已經上艦,離製造成本成功突破已然不遠,如果鬼成像技術成熟,四代機在鬼成像技術面前無所遁形,那美國龐大的空軍進攻與防禦體系也將瞬間成為篩子,面對中國完全喪失威懾力。

第四次工業革命,必然讓戰場狂漲到廣三維空間,陸地、海洋表面、海底、天空、太空等等,將成為全新的潛在戰場,戰爭規則和戰爭載具將重新定義,現有的強大武器,在最強國面前,絕大部分將成為落後時代的玩具。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從哪裡爆發,沒有人能夠確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全行業全方面投入,反正總有一個是正確的。但這種撒大網撈小魚對人力和物力的驚人要求,讓很多高大上的專案只有中美俄才玩的起,也有很多已經就剩中美兩家玩了,在不遠的將來,有很多可能只剩中國一家玩家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