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桂宛田瑤族鄉:窮則思變 擇業而興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 臨桂區宛田瑤族鄉著力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窮則思變, 擇業而興。

陶善村是臨桂區宛田瑤族鄉最為偏遠的高海拔山村。 全村山多地少, 大部分村民收入僅僅靠山林竹木種植, 產業發展管道單一, 收入可靠性穩定性差。 一直以來, 當地村民們的生活並不寬裕。

臨桂區宛田瑤族鄉陶善村 黨支部書記 肖光春:“有的年份連肥料錢都拿不回來, 產量很低的, 三年兩不收, 我們這裡都是靠竹木生活, 祖祖輩輩總是這樣, 生活總是達不到小康。

生活的艱辛, 迫使村裡的青壯年勞力只能選擇外出務工, 種養產業發展更為艱難, 大山裡的殘酷現實, 讓村委幹部心急如焚。

臨桂區宛田瑤族鄉陶善村 黨支部書記 肖光春:“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地方沒有什麼發展, 自己作為一個黨員, 又是一個村委幹部, 怎麼帶頭把這個地方富起來, 我一心一意想, 就是腳踏實地地幹實事。 ”

窮則思變, 擇業而興。 根據陶善村實際, 宛田瑤族鄉從提高當地基層黨組織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入手。 通過反復研究, 決定依託山區氣候發展名貴中藥材種植。 引導陶善、柳厄、平水三個行政村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 成立了中藥材示範種植基地, 發展原生態重樓、白芨等中藥材種植產業。

重樓和白芨都是名貴中藥材, 人工栽培市場前景廣闊。 其中, 按當前市場價格算, 重樓每畝產值可超過100萬元。 目前, 基地已經發展了6畝重樓和1畝白芨。 為當地貧困群眾徹底拔掉窮根, 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臨桂區宛田瑤族鄉 人大副主席 蔣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種植技術指導, 引導合作社搭建好銷售平臺, 保障村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讓中藥材種植真正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

(臨桂台 梁永健 雷錦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