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進口抗癌藥將大幅降價 肺癌患者一盒藥能省萬元

齊魯網濟南 4月29日訊 從5月1日起, 我國將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 對進口抗癌藥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這會給患者帶來怎樣的實惠?從根本上降低藥價, 關鍵要依靠什麼?

每天1萬多人被確診為癌症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資料顯示, 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429萬, 平均每天1萬多人被確認為癌症,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疾病。 有資料顯示, 2017年, 山東省每10萬人中有307人罹患癌症, 列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

專家介紹, 目前國內製藥水準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

導致患者有時不得不使用昂貴的進口藥。

“比如說在肺癌當中, 有一個基因叫ALK基因, 如果陽性的話, 給病人吃一種藥片, 商品名叫克唑替尼, 50%的病人腫瘤可以控制在兩年多時間, 效果非常好, 但是同類的藥品, 國內一種也沒有。 ” 山東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王哲海說。

進口抗癌藥價格高 帶來沉重負擔

近日, 記者採訪了多位元癌症患者和家屬, 高昂的藥價已經成為了他們不能承受的負擔。

李先生的妻子患有乳腺癌, 用的是進口靶向藥, 打一支2萬多元, 一年需要打18支, 除去藥企贈送的8支, 一年還要花20多萬。 “確實有些高, 感覺很困難。 ”李先生說。

濟南市民張女士被護士稱為“抗癌明星”, 記者見到她的時候, 她一臉笑容。 不過聊起孩子, 她流下了眼淚。 去年4月她被診斷出肺癌, 一直瞞著上中學的女兒。 說起花費, 更是覺得是巨大的負擔。

“一開始用的是培美曲塞, 吃到8萬就可以免費用藥, 這就花了8萬了, 結果年前耐藥了, 又加了貝伐單抗, 打一次2萬, 今年這個藥納入醫保了, 能省了不少,

但是現在一個月還要花1萬元, 零關稅的政策出臺, 希望藥價能降低一點, 讓我們享受到這個福利。 ”

經初步統計, 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 2017年總費用約1300億元, 其中半數依賴進口。 進口抗癌藥物多是“天價”, 特別是進口靶向藥, 價格昂貴, 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調查顯示, 2012到2014年間, 中國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診支出共計9739美元, 77.6%的受訪者認為, 癌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據統計, 我國每天都會有一萬多人死于惡性腫瘤, 患者在治療期間, 由於藥品價格原因, 昂貴的進口抗癌藥讓不少患者望而卻步, “一人得病, 全家返貧”的現象一直存在, 因買不起高價原研藥, 從網上買國外“假藥”或自製藥品的現象也不少見。

據瞭解, 近年來, 各方加大抗癌藥前期研發投入, 新產品研發成功率不到2%, 平均成本超過7億美金, 進口抗癌藥研發成本巨大, 企業需通過高定價收回前期投入, 另外, 隨著癌症防治技術進步和新藥上市速度加快, 2014年確診的、生存期超過5年的腫瘤患者比例超過40%, 客觀上進一步推高了抗癌藥品費用。

多措並舉推動抗癌藥降價 更多患者受益

“現在用的進口藥, 一般的工薪階層承受不起, 家裡把所有積蓄都拿出來了, 只不過沒辦法, 為了給媽救命。 ” 來自青島的徐先生說。 徐先生的母親因患肺癌在山東省腫瘤醫院治療, 用的是進口的抗癌藥。 記者見到徐先生的時候, 他剛剛交完2萬多元的醫藥費。

今年5月1日起, 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對進口抗癌藥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據財政部2017年稅率資料, 中國進口藥品最惠國稅率為2%—4%, 而進入銷售需要在此基礎上征17%的增值稅。 專家預計, 將“零關稅”與“較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結合起來, 此次出臺的政策將使進口抗癌藥降價達到20%。

“這是很好的政策了, 對我們不幸的家庭來說, 哪怕降低一點費用都是很好的消息。 ” 徐先生說。

貝伐珠單抗是徐先生的母親所使用抗癌藥物之一,去年我國啟動國家醫保價格談判,以國家的名義與跨國藥企談價,經過談判,這種藥納入醫保後,一支100毫克的用藥價格由5000多元降到了1998元,按照目前一支1998元的價格,注射一個療程是1萬元左右,一年需要花十七八萬,納入醫保,只需要自費一部分,進口抗癌藥零關稅之後,徐先生給母親用貝伐珠單抗這種藥,一年又將省下近7000元。

除了零關稅,好政策還有不少,比如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通過談判、撮合等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准入談判,擬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准入談判,將符合條件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醫療機構按照談判價格網上採購。

同時,控制抗癌藥費負擔的長效機制也在推動建立,包括鼓勵研發創新,加快審批上市,降低流通成本等,多方面“發力”,實實在在降低老百姓抗癌藥物費用負擔。

山東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王哲海認為,癌症患者會有機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應用這些高端的藥品,對於緩解疾病,延長生存來講會有更大的希望。

降低藥價 關鍵在提升國內藥企創新能力

在記者採訪中,有患者家屬表示,即便有醫保,有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的好政策出臺,他們自負費用的負擔仍然較重,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同類藥品問世,價格能降低一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制定鼓勵仿製的藥品目錄,高質仿製藥進入上市藥品目錄集,其技術規範甚至劑型、規格也同步公佈。

我國是仿製藥大國,在近17萬個藥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製藥。仿製藥,並非翻版藥,而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一旦專利藥保護到期,其他國家和製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這已成為各國控制治療成本、提高患者用藥保障水準的重要手段。

仿製藥如何達到和原研藥一致的療效?王哲海表示,要經過藥物療效的一致性評價、生物等效性試驗、對比研究等一系列把關,才能確保國內仿製藥的療效與原研藥相同。

事實上,國內有的仿製藥的有效成分已經超過了原研藥。王哲海認為,經過這些把關後,百姓對於使用仿製藥大可放心,完全可以替代進口藥,價格也相對便宜些。

進口抗癌藥價格高昂,底氣來自於跨國藥企的獨創性,要從根本上讓百姓更快、更好地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藥,防止因病致貧,還是要鼓勵國產抗癌藥的研發,提升國內藥企的創新能力。

“有些產品是有專利保護期的,不允許仿製的,你有能力仿製也不允許仿製,只有我們自己加強研究,開發出我們的新產品,這樣同一種病,有國產藥,有進口藥,病人選擇就多了。”王哲海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李鵬飛 濟南 報導

貝伐珠單抗是徐先生的母親所使用抗癌藥物之一,去年我國啟動國家醫保價格談判,以國家的名義與跨國藥企談價,經過談判,這種藥納入醫保後,一支100毫克的用藥價格由5000多元降到了1998元,按照目前一支1998元的價格,注射一個療程是1萬元左右,一年需要花十七八萬,納入醫保,只需要自費一部分,進口抗癌藥零關稅之後,徐先生給母親用貝伐珠單抗這種藥,一年又將省下近7000元。

除了零關稅,好政策還有不少,比如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通過談判、撮合等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准入談判,擬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准入談判,將符合條件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醫療機構按照談判價格網上採購。

同時,控制抗癌藥費負擔的長效機制也在推動建立,包括鼓勵研發創新,加快審批上市,降低流通成本等,多方面“發力”,實實在在降低老百姓抗癌藥物費用負擔。

山東省腫瘤醫院副院長王哲海認為,癌症患者會有機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應用這些高端的藥品,對於緩解疾病,延長生存來講會有更大的希望。

降低藥價 關鍵在提升國內藥企創新能力

在記者採訪中,有患者家屬表示,即便有醫保,有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的好政策出臺,他們自負費用的負擔仍然較重,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同類藥品問世,價格能降低一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制定鼓勵仿製的藥品目錄,高質仿製藥進入上市藥品目錄集,其技術規範甚至劑型、規格也同步公佈。

我國是仿製藥大國,在近17萬個藥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製藥。仿製藥,並非翻版藥,而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一旦專利藥保護到期,其他國家和製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這已成為各國控制治療成本、提高患者用藥保障水準的重要手段。

仿製藥如何達到和原研藥一致的療效?王哲海表示,要經過藥物療效的一致性評價、生物等效性試驗、對比研究等一系列把關,才能確保國內仿製藥的療效與原研藥相同。

事實上,國內有的仿製藥的有效成分已經超過了原研藥。王哲海認為,經過這些把關後,百姓對於使用仿製藥大可放心,完全可以替代進口藥,價格也相對便宜些。

進口抗癌藥價格高昂,底氣來自於跨國藥企的獨創性,要從根本上讓百姓更快、更好地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藥,防止因病致貧,還是要鼓勵國產抗癌藥的研發,提升國內藥企的創新能力。

“有些產品是有專利保護期的,不允許仿製的,你有能力仿製也不允許仿製,只有我們自己加強研究,開發出我們的新產品,這樣同一種病,有國產藥,有進口藥,病人選擇就多了。”王哲海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李鵬飛 濟南 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