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綜述:F—35戰機海外部署面臨三大調整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華盛頓4月29日電綜述:F-35戰機海外部署面臨三大調整

新華社記者劉陽

美國政府問責局近日發佈F-35戰機海外部署情況評估報告, 稱部署的F-35在執行任務時面臨挑戰, 建議美軍作出三大調整。 美國國防部表示贊同報告提出的建議, 同意作出調整。

報告首先指出, 美軍應訓練飛行員減少對F-35自主式後勤資訊系統(ALIS)的依賴, 使飛行員具備在切斷該系統情況下訓練的能力。 報告同時要求軍方重視F-35後勤供應鏈中出現的問題並予以解決。

ALIS是F-35除機體和引擎外的第三大部件, 被稱為F-35的“大腦”。 其主要功能包括檢測戰機元件是否正常運作等。

ALIS安裝在地面電腦上, 支援戰機的各項行動、規劃任務、維修等。

根據政府問責局2016年曾發佈報告稱, ALIS系統運行並不穩定。 在最新報告中, 政府問責局建議美軍讓飛行員在沒有ALIS支援的情況下進行飛行訓練, “以瞭解相關風險, 並決定如何降低這些風險”。 報告還說, 目前不清楚在沒有ALIS的情況下飛機能夠有效飛行多久。

其次, 報告建議美軍評估供應鏈問題帶來的風險。 報告說, 美軍在2017年1月首次在海外部署F-35戰機後, 就一直受供應鏈問題困擾。 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包括戰機零部件短缺、從美國本土運輸零部件週期長且難以控制、零部件清關不暢、部分零部件耐用性差或可替代性弱、戰機維修時間長等。

F-35海外部署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訓練經驗分享管道不暢通。 報告稱, 海軍陸戰隊已經進行多次F-35訓練飛行, 但與其他軍種間並未建立正式的經驗分享管道。 “海軍陸戰隊軍官大多依賴私人關係同其他軍種進行溝通。 ”

報告指出, 訓練經驗的溝通十分重要, 各軍種間應建立正式共用平臺。 在過去軍演中, 海軍陸戰隊獲得了一些F-35飛行經驗, 例如, 放置ALIS設備的建築物應符合環保要求以及應配備足夠的冷卻系統和電力供應;F-35在駐在國試飛前應獲准使用特定無線電頻率;運輸ALIS設備時應注意天氣等。

F-35戰機是美國第五代戰機, 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 截至2017年8月, 共有超過250架F-35戰機部署在美國9個國內基地和3個海外基地。

海軍陸戰隊和空軍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宣佈其F-35機隊具備作戰能力, 海軍預計在2018年使用F-35。 國防部預計將在2019年要求洛馬公司全力生產F-35戰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