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秀區岩臘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鋪就富民路

自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啟動以來, 岩臘鄉以產業扶貧為核心, 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因地制宜, 發展生豬養殖、辣椒、茶葉、花椒、烤煙、蔬菜等產業, 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的產業發展場景。

芬芳四月春意濃, 正是採茶好季節。 近日, 記者在岩臘鄉箐口村看到, 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地映入眼簾, 陣陣茶香令人心曠神怡, 三三兩兩的採茶農戶穿梭在茶樹間採摘春茶。

“我在茶園裡採茶, 一天能賺100元, 今年我家也開始跟著合作社種茶了。 ”正在茶園採茶的箐口村貧困戶楊國英高興地說。

楊國英口中的合作社是箐口村金碧玉竹茶葉專業合作社,

擁有400畝茶葉基地, 從事專業的生產加工及銷售, 年產量2噸左右, 產值達30多萬元, 採茶旺季時一天可帶動100多人務工增收。

“為發展壯大茶產業, 2018年初我以每畝300元的價格向村民們流轉了200畝土地種茶, 加工廠覆蓋周邊1200畝茶葉基地進行加工生產。 ”金碧玉竹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石前書告訴記者。

同樣, 大猛沙村通過調整產業結構, 依託當地強大的原生態青碧綠茶基地建設發展契機, 狠抓原生態產業發展為目標, 通過創業帶動上萬人就業的管理模式, 實現了該村整體產業脫貧。

“以前通過務農勉強維持生計, 現在在茶葉基地裡務工一個月就有3000元收入, 終於讓我脫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大猛沙村民張小群告訴記者。

與張小群一樣, 該基地實施精准扶貧戶優先就業, 一個月3000元的管理模式, 帶動的不只是大猛沙村, 還有周邊的青杠坡村、五峰村、田壩村等上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據瞭解, 岩臘鄉把茶葉產業作為精准扶貧的重要抓手, 探索資金變資本、資本帶產業、產業促脫貧的扶貧新模式, 2018年將新建茶園萬畝以上, 並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加快岩臘鄉古茶樹的開發, 打造高端精品。

火紅辣椒富農家

暮春時節, 正是春耕播種好時節, 在岩臘鄉松林村辣椒種植基地, 記者看到16座標準化大棚一字排開,長勢喜人的辣椒苗生機盎然, 三五成群的農戶正在澆灌營養液, 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依託西秀區2018年全區將種植12萬餘畝辣椒的目標,

以及有效利用松林村養豬場豬糞和沼液, 實施環保生態蔬菜產業, 3月8日, 松林村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市場”模式大力發展辣椒產業。 產業通過整合資金和土地, 由岩臘鄉政府平臺公司興岩公司統一管理, 並提供生產計畫、農資和技術服務, 松林村岩松兄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協作與後期栽種。 為保證銷路暢通, 興岩公司與綠野芳田公司簽訂購銷合同, 以保底價每斤1.5元實行產品銷售兜底。

為發展壯大產業, 鼓勵農戶種植辣椒, 公司統一提供辣椒苗、前期物資、肥料和技術指導, 還會得到一定補助, 大大激發農戶種植辣椒的熱情。

“我在松林村辣椒基地務工, 不僅每天有70元收入, 還學習了種植技術, 在家裡也開始種植辣椒。

”60多歲的吳興地是泉塘居委會貧困戶, 過去, 村裡上了年紀的村民很難找工作, 長年失業的她沒有什麼經濟來源。 而辣椒基地提供的崗位, 年紀大點的村民也能幹。

“2018年岩臘鄉以松林村辣椒基地為中心輻射, 在全鄉將打造8000畝辣椒產業, 帶動全鄉90%貧困戶增收致富。 不僅引導貧困戶流轉土地, 讓土地更加集中、生產更加集約、效益更加凸顯, 還優先選擇貧困戶進入基地裡務工, 通過技術培訓, 轉變職業農民, 實現貧困的持續增收, 啟動農業產業發展的活力。 ”岩臘鄉黨委副書記張春說。

生豬養殖有“錢”景

在辣椒基地不遠處, 記者看到不少工人正抓緊時間趕工, 加快推進溫式養豬場建設。

據瞭解, 松林村不僅鞏固和完善德康養豬項目,

帶領養殖戶增收致富, 還大力發展溫氏養豬項目, 採取“公司+(養殖社區)家庭農場”養殖模式。 2018年, 在松林村建成1個溫式養豬社區, 每個社區規劃建設3個養殖場, 年出欄大約4000頭。 溫式養豬場投產後, 可帶動貧困戶45戶脫貧, 加上現有的德康養豬專案帶動90戶, 在2018年內松林村用養豬項目帶動不低於135戶貧困戶。

“溫氏養豬場具有現代化管理設備, 供料、供水、控溫等都通過專用設備自動調節, 工作人員一鍵式操作整個流程的同時, 還可以即時監控整個養殖場。 ”正在建設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現代高標準高效能養豬場建設, 大大提高了生豬的養殖效率。

張春告訴記者, 岩臘鄉採取政府引導、公司指導、能人帶動、貧困戶參與的方式發展家庭農場式養豬項目。 目前,已建成6個家庭農場,松林、泉塘各三個,年出欄2000餘頭,每個農場由1戶能人帶30戶貧困戶發展,按250元每頭代養費概算,每個農場年代養費50余萬元。貧困戶貸款1萬元入股,年終可分紅5000元以上,而土地入股,可以再次參與分紅。同時,貧困戶還能入場務工,綜合下來,一年收入將超過萬元。接下來,岩臘鄉將加快推進溫式11個養豬場建設,4月底逐步投入使用,實現年出欄6萬頭,帶動更多貧困戶增收致富。

春風行動吹勁風,產業調整促發展。2018年“春風行動”以來,岩臘鄉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辣椒、生薑、蒜苗、茄子、萵筍等蔬菜連片規劃種植5000畝以上,茶葉、花椒、黃桃、木瓜、金刺梨、獼猴桃、脆紅李、黃柏等經濟作物種植2萬畝以上,做到長短結合,以長養短,並大力發展生豬代養和林下雞養殖,努力實現全鄉人民持續增收致富夢。

目前,已建成6個家庭農場,松林、泉塘各三個,年出欄2000餘頭,每個農場由1戶能人帶30戶貧困戶發展,按250元每頭代養費概算,每個農場年代養費50余萬元。貧困戶貸款1萬元入股,年終可分紅5000元以上,而土地入股,可以再次參與分紅。同時,貧困戶還能入場務工,綜合下來,一年收入將超過萬元。接下來,岩臘鄉將加快推進溫式11個養豬場建設,4月底逐步投入使用,實現年出欄6萬頭,帶動更多貧困戶增收致富。

春風行動吹勁風,產業調整促發展。2018年“春風行動”以來,岩臘鄉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辣椒、生薑、蒜苗、茄子、萵筍等蔬菜連片規劃種植5000畝以上,茶葉、花椒、黃桃、木瓜、金刺梨、獼猴桃、脆紅李、黃柏等經濟作物種植2萬畝以上,做到長短結合,以長養短,並大力發展生豬代養和林下雞養殖,努力實現全鄉人民持續增收致富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