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蟻貪”為何屢屢能得手

4月26日,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四川安嶽縣紀委監委獲悉, 針對資陽市“陽光問廉”曝光的4個案例, 該縣紀委監委迅速介入調查, 幾天內便查實了曝光的城北鄉村幹部收受“車馬費”的問題。 該縣紀委監委順藤摸瓜, 進一步排查發現, 城北鄉竟還有多名村幹部拿過“車馬費”。 (4月27日《華西都市報》)

這是一起典型的“蟻貪”案件, 涉案的6人中“蟻王”當屬城北鄉國土城建員楊敏, 他在2013年至2015年間, 共收受群眾“車馬費”11900元。 時任古竹村支部書記的李明星收受群眾好處費2000元;時任安北村黨支部書記龔仲斌、村主任張家佑、村副主任康紀良、村文書龔仲高共計收受群眾好處費1700元,

用於4人日常伙食開支。

不難看出, 此案清晰地呈現了當地農村宅基地審批權畸形運行的軌跡:村民申請宅基地證——村幹部居間撮合辦證並從中分得“車馬費”。 楊敏“吃肉“, 村幹部”喝湯”, 大家配合默契, 各得其所, 皆大歡喜。

楊敏等人收“車馬費”不是一兩年的事, 這次被查處, 或許是因為村民丁友遠交了“車馬費”後, 直到2018年也沒有拿到宅基地證。 如果丁友遠如期拿證, 這事恐怕就很難暴露, 楊敏等人完全有可能以同樣的方式廣收“車馬費”, 並使之成為當地的一個“潛規則”。

幹部收村民“車馬費”容易得手, 裡面有政策不透明, 村民容易被蒙蔽的原因, 但更有基層幹部霸道, 權力任性的原因,

不給錢難辦事、不辦事的仍有市場。 當監督失靈, 處事不公、吃拿卡要、侵佔群眾利益等問題就會頻繁發生。

大量事實證明, 一些基層幹部什麼錢都敢要。 此前的媒體報導, 陝西省鳳翔縣橫水鎮南光耀村村幹部, 把困難群眾當成“搖錢樹”, 要求每戶困難群眾辦低保要給予500元左右的好處費, 並在國家給予村民的危房補助款中, 收取1500元的“回扣”。 而在手握公權力者的引誘、威逼下, 這些錢收起來常常都很順手。

像楊敏等“蟻貪”, 雖然其所貪數額在那些動輒貪腐數百萬上千萬甚至更多的“老虎”們比起來, 是小巫見大巫。 但因其給群眾帶來的傷害更直接、社會影響更惡劣, 對黨和政府形象的“殺傷力”同樣不可小覷。

整治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不良行為,

發動群眾是必須的, 比如優化激勵機制, 鼓勵群眾舉報和面對向村幹部“問廉”, 但這只能是反腐的輔助工具。 而更為關鍵的還在於, 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應主動作為, 靠前監督, 把惠民富民的好政策, 送到農民家中, 並善於在跟群眾的廣泛接觸中發現問題的蛛絲馬跡。 而一旦發現問題, 則鐵腕查究, 決不姑息。

唯如此, 才能斬斷一雙雙伸向群眾的貪婪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