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洞庭天下水 三湘倍呵護

1月21日, 南洞庭湖湘陰橫嶺湖自然保護區百鳥奮飛。 (資料圖片) 朱華章攝

南洞庭

還湖廿萬畝今朝水更清

4月25日, 下塞湖沅江境內,

湖面澄澈, 微波蕩漾。 曾經生生地將湖面切出一塊的矮圍堤壩, 已經傾塌, 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湖水的流動。

下塞湖矮圍曾經是洞庭湖內面積最大、跨域最廣的矮圍, 占了湖面3萬畝, 2000年開始建設, 2017年5月完成拆除。 沅江市相關人員介紹, 當時一些企業和個人在洞庭湖的洲灘、濕地上開挖矮圍, 進行圈湖捕撈、水產養殖, 破壞了漁業資源、濕地生態功能。

益陽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 市、縣、鄉三級黨政領導分線分片包乾, 推進問題整改和工作落實。 僅2017年, 益陽市委主要領導先後近50次帶隊到大通湖、三仙湖等一線現場督導。

沅江市72處共16.78萬畝矮圍圍網全面拆除, 提前一年完成所有任務;大通湖區共拆除矮圍圍網103公里;南縣籌資1600萬元,

對三仙湖水庫內2300畝矮圍圍網精養魚塘實施退養……在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中, 益陽全市河湖圍網養殖清理完成投資2.96億元, 拆除矮圍網圍20.76萬畝, 清理一級飲用水水源地網箱817口, 清理公共水域網箱約2萬口, 提前一年完成省級驗收。

如今, 南洞庭湖生態環境得以明顯改善, 資水益陽段總體水質為優, 大通湖、三仙湖水庫等水質明顯好轉。

東洞庭

越冬水鳥數量

創近10年之最

湖南日報4月25日訊(記者 徐亞平 徐典波 通訊員 方強)今天, 岳陽市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掛牌督辦的重點片區東風湖周邊, 新上馬的3處移動式汙水處理設備開始作業, 日處理污水量可達5萬噸。 去年來, 岳陽市打出了汙水處理、清退養殖戶、生態治理等一套水環境整治“組合拳”,

東風湖水質已有提升。 這是岳陽市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的又一成效。

去年來, 岳陽市借力中央環保督察突出問題整改, 強力推進湘江流域治理與保護“一號重點工程”、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以問題為導向, 完成20處黑臭水體整治, 直排污水總量下降三分之二。 持續開展工業污染源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超標排汙的24家工業企業已有5家關停, 其餘全部完成整改。 關停或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2513戶、退養欄舍面積79.78萬平方米。 共清理河湖沿岸各類垃圾596萬噸, 並建立定期清理長效機制。

岳陽市“跳出整治抓整治”, 將水環境治理與城市提質、鄉村振興相結合, 大力推進城鄉汙水處理專案建設,

強化了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污水截流、收集。

岳陽市還全面落實河(湖)長制, 推行“一線工作法”, 黨政“一把手”帶頭巡河, 帶動幹群共防共治, 建立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 東洞庭湖7個水質監測斷面達成率提升9.5個百分點, 2017年越冬水鳥數量創近10年之最。

西洞庭

濕地生態系統

功能加速恢復

湖南日報4月25日訊(記者 肖洋桂 通訊員 黃道兵 李明好)4月23日, 漢壽縣環保局監測站負責人介紹,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清理歐美黑楊後, 水質持續好轉, 核心區水質現已提升到Ⅲ類標準。 前來棲息的候鳥、洄游的魚類明顯增加, 再現“水美魚鮮、萬鳥翔集”的美景。

按照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 去年11月10日, 常德市和漢壽縣打響“清理黑楊”攻堅戰,

10天時間便將西洞庭湖核心區域5.1萬畝歐美黑楊全部清除。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科科長彭平波介紹, 核心區黑楊清理完畢後, 省林業廳委託省林科院會同西、南洞庭湖和湘陰橫嶺湖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 編制了西、南洞庭湖和橫嶺湖3個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楊樹清理跡地生態修復實施方案, 並已通過評審。 同時, 常德市邀請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帶專家團隊, 到保護區實地調研, 編制了西洞庭湖半邊湖生態修復示範工程實施方案。

目前,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正組織開展核心區楊樹清理跡地生態修復工作。 一方面, 以修復濕地洲灘植被為主, 恢復西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 另一方面,以修復越冬水鳥棲息、覓食環境和魚類“三場一道”(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為主,恢復西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記者 龔柏威 通訊員 曹群飛)

另一方面,以修復越冬水鳥棲息、覓食環境和魚類“三場一道”(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為主,恢復西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記者 龔柏威 通訊員 曹群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