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錦繡望謨”闊步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地處西南邊陲的望謨縣, 布依族占總人口的78.4%, 民族文化濃郁, 特別是在一代又一代繡娘的傳承下,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刺繡文化,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 已經露出尖尖角。

4月18日, 戊戌年農曆三月三如約而至, 2018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系列活動——中國·望謨“三月三”布依文化節隆重舉行。 這一天, 這裡是布依族民眾歡歌的海洋;這一天, 這裡更是展示布依族文化的大舞臺;這一天, 望謨首屆“錦繡布依”服飾設計大賽經過緊張的角逐,

設置的獎項分別花落技藝高超的布依族繡娘囊中。

“當評委念出我設計送展的婚慶裝獲一等獎時, 我一點都不意外。 ”一等獎獲得者黃祖梅微笑說道。

“一點都不意外, 你好自信。 ”

“當然, 這自信主要是來源於三天的比賽現場。 剛開始,

聽到這次‘三月三’有服飾設計大賽時, 我都不敢參加, 怕送去參賽的衣服, 評委不認可, 出洋相。 在初賽, 當看到模特兒身穿我設計的婚慶裝出場時, 我都被驚豔了, 當聽到觀眾們發出‘太美了, 太美了’的讚歎時, 我知道, 這場比賽我肯定有戲。 ”

從小生長在望謨縣樂旺鎮的黃祖梅, 自小便在祖母和媽媽的裁縫店裡長大, 以前媽媽經營時, 裁縫店主要是做街上流行的西服等, 收入只夠一家人基本開銷。 遇事愛琢磨且手巧的她, 在18歲那年, 接下媽媽的裁縫店。 從小就喜歡繡花的她就想著還是要做民族服裝才有市場, 如何才能讓亮麗的民族服裝好看又流行, 她在民族服飾上加入時尚元素, 很快她做的衣服在繡娘如林的樂旺鎮獨樹一幟,

得到顧客的青睞。

名氣帶來的是旺旺財氣。 通過勤勞的雙手, 黃祖梅掘得原始資本, 她不安於現狀, 就想著用這筆資金到縣城開個繡坊, 擴大經營。 2011年, 她懷揣夢想到縣城新開發的商業中心購置了一套200平方米的樓房。

“現在每天更忙了, 原先與我合作了多年的6個繡娘怕是忙不過來了,

自我設計的婚慶服飾得獎後, 這兩天, 外面的定單一下子猛增了幾倍。 ”

“與你合作的繡娘, 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呢?”

“她們是按計件拿工資, 多的每月可以掙到5000元, 少的也有3000元左右。 我家表姐手藝很好, 與我合作了10餘年, 她靠繡花撫大了三個娃娃, 還在樂旺街上修了一棟樓房。 ”

2017年9月, 在縣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 州政協副主席、望謨縣委書記李建勳說:“望謨作為中國傳統紡織文化之鄉, 每個家庭都有織布機, 個個都是紡織和刺繡的能手, 從種棉、種麻、紡線、織布到染布、縫衣, 無一不能。 今後著重引進具備國際視野的高端龍頭企業, 將分散的家庭手工作坊聯合起來, 形成大規模生產。 切實利用龍頭企業優勢資源, 探索開展‘百千萬培訓工程’, 即培養100名本土設計師、直接培養1000名紡織繡娘、間接培養10000名紡織繡娘, 最短時間內夯實錦繡望謨建設基礎, 通過特色山地旅遊商品開發和銷售, 培育100個鄉村旅遊經營戶, 帶動500名以上貧困人口脫貧。 ”

頂層設計目標確定, 把當地傳統手工技術與國際時尚設計相融合,真正做到潮流和傳統的結合,讓民俗技藝走出大山,為群眾帶來真金白銀,她們帶著千年的傳承走出大山。

“走,走,在那邊有布依手工做的刺繡相機帶、背包、抱枕,精美又時尚。”在“三月三”布依族特色商品銷售台,山谷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推出的產品得到遊客高度讚譽。

“2天我們賣了36000多元,的確是個大驚喜。”山谷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老闆王封吹笑意盈盈地說。

王封吹,一個生於望謨的90後布依女孩,2013年大學畢業後她有了一份在家人眼中“穩定的工作”,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她有一顆不安份的心。

“我學過畫畫,喜歡自己做一些東西。後來就辭職跟朋友搞起了一個工作室,主要做布依文化的創意產品。一路走來,內心更為充實豐盈。”

在這個90後布依族姑娘眼裡,布依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能讓布依特色文化更具經濟價值和審美價值,而這正是讓布依文化保持充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通過大型民族文化節日,我們能集中展示布依文化的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凝集人民群眾的發展信心,讓大家感知到,我們民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時間的沉澱,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發出她璀璨的光芒,在為人們帶來精神盛宴的同時,必將帶來物質的豐厚饋贈。”“錦繡布依”服飾設計大賽總策劃韋寒冬說。

在此之前的2017年9月,在倫敦國際時裝周上,來自望謨的布依繡娘韋樹章,在眾多的英國觀眾面前,把千年的布依傳統文化從她的筆下、針中一氣呵成,幾乎沒有出現需要修改的情況,在繪好的圖案上,用手工將不同顏色的絲線繡上去,就成了生動形象、極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三天的時間,在倫敦掀起了布依文化小高潮,她所帶去的背帶、香包、圍裙等10多件具有立體感的望謨桑郎布依族刺繡產品,得到英國觀眾青睞,紛紛向她索要名片。

從倫敦歸來的韋樹章,已在望謨縣桑郎鎮成立了樹章民族傳統刺繡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布依民族特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等服務,同時她以布依刺繡傳承人身份,受邀到桑郎鎮小學任教,教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剪紙、刺繡和畫畫等手工藝,業餘時間還免費培訓村裡的繡娘。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傳承下,星星之火呈現燎原勢頭,“錦繡望謨”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款款走來,帶著厚重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新時代。

把當地傳統手工技術與國際時尚設計相融合,真正做到潮流和傳統的結合,讓民俗技藝走出大山,為群眾帶來真金白銀,她們帶著千年的傳承走出大山。

“走,走,在那邊有布依手工做的刺繡相機帶、背包、抱枕,精美又時尚。”在“三月三”布依族特色商品銷售台,山谷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推出的產品得到遊客高度讚譽。

“2天我們賣了36000多元,的確是個大驚喜。”山谷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老闆王封吹笑意盈盈地說。

王封吹,一個生於望謨的90後布依女孩,2013年大學畢業後她有了一份在家人眼中“穩定的工作”,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她有一顆不安份的心。

“我學過畫畫,喜歡自己做一些東西。後來就辭職跟朋友搞起了一個工作室,主要做布依文化的創意產品。一路走來,內心更為充實豐盈。”

在這個90後布依族姑娘眼裡,布依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能讓布依特色文化更具經濟價值和審美價值,而這正是讓布依文化保持充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通過大型民族文化節日,我們能集中展示布依文化的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凝集人民群眾的發展信心,讓大家感知到,我們民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時間的沉澱,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發出她璀璨的光芒,在為人們帶來精神盛宴的同時,必將帶來物質的豐厚饋贈。”“錦繡布依”服飾設計大賽總策劃韋寒冬說。

在此之前的2017年9月,在倫敦國際時裝周上,來自望謨的布依繡娘韋樹章,在眾多的英國觀眾面前,把千年的布依傳統文化從她的筆下、針中一氣呵成,幾乎沒有出現需要修改的情況,在繪好的圖案上,用手工將不同顏色的絲線繡上去,就成了生動形象、極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三天的時間,在倫敦掀起了布依文化小高潮,她所帶去的背帶、香包、圍裙等10多件具有立體感的望謨桑郎布依族刺繡產品,得到英國觀眾青睞,紛紛向她索要名片。

從倫敦歸來的韋樹章,已在望謨縣桑郎鎮成立了樹章民族傳統刺繡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布依民族特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等服務,同時她以布依刺繡傳承人身份,受邀到桑郎鎮小學任教,教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剪紙、刺繡和畫畫等手工藝,業餘時間還免費培訓村裡的繡娘。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傳承下,星星之火呈現燎原勢頭,“錦繡望謨”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款款走來,帶著厚重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新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