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71歲卻活出少女姿態上熱搜!她說:秘訣是29年不吃這樣東西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發現紐西蘭(ID:Go_Kiwi)

下麵這位身穿比基尼的女士, 近日走上熱搜, 無論是肌膚身材還是表現出的姿態, 都堪稱凍齡!

沒有一絲贅肉的身材, 緊實的肌膚。

這位來自澳洲珀斯的“老奶奶”Carolyn Hartz, 今年71歲了。

無敵的青春狀態, 怎麼可能?!大家都好奇她凍齡的秘訣是什麼時。 她說:是糖……

原來她在41歲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前期”病症後, 伴隨著頭暈等身體不適, 瞬間被嚇壞了。 她決定作出改變,

不再吃糖。

這一堅持就是29年不吃糖!你可能會說, 那是她有病啊, 為了健康, 當然要控糖了。

你是否曾想過, 包括肥胖在內很多疾病都是因為吃太多糖導致?

今年4月6日開始, 為解決普遍的肥胖問題, 英國開始向國民徵收糖稅。

在紐西蘭, 專家學者也一直提出徵收糖稅。 這裡有超過130萬人過胖, 肥胖症問題非常突出。 OECD組織發佈全球肥胖國家排名中, 紐西蘭高居第三。

去年一項民意調查顯示, 三分之二的紐西蘭人支持對含糖飲料徵稅。

糖, 真的危害那麼大嗎?

01

隱形糖的危害

很多人覺得, 洋人肥胖問題嚴重, 因為他們的日常飲食太可怕:可樂當水喝, 咖啡裡肆無忌憚放糖包, 甜品更是齁得無法入嘴。

和老外比起來, 我們平時吃的糖算什麼啊!

但實際上, 人們不知不覺中攝入的糖比自己想像的多多了。

在紐西蘭, 很多小夥伴被當地咖啡文化影響, 都成為了“不喝咖啡會死星人”。

添加糖包時, 很多人選添加半包或一包, 再多的話通常良心就會受到譴責, 感覺剛剛在健身房白擼鐵了。

但喝飲料時呢?人們卻經常會忽略糖含量。殊不知,在過嘴癮時,一天的糖含量指標已經悄悄用完了……

就拿你們普遍認為健康的非碳酸飲料來說吧。

西方國家通常會用茶匙(Teaspoon)當容量量度單位。1茶匙相當於5毫升。一般來說,一天攝入糖量不超過12茶匙被認為是健康的。

早餐沒時間了,路上喝一罐利樂包裝的早餐飲料緩解起床氣吧!6匙半!這一天還剛開始呢……

早上工作精神萎靡不振,來一罐能量飲料提提神!13匙半!不好意思,你連明天的糖量都已經透支了!

中午運動完,來瓶解口渴更解體渴的運動飲料補充下電解質。11匙!剛才基本白折騰!

下午工作餓了,來瓶水果奶昔吧!8匙!

晚上為減肥還是不吃晚飯了吧,吃一罐水果優酪乳墊墊肚子。9匙!

這樣一天下來,算一算你喝的健康飲品,竟然有46匙糖!差不多推薦含糖量的4倍……

同樣,很多家長通常會認為糖果、巧克力、甜品等食物中的糖含量高,平時會有意識地限制孩子吃這些零食。

但事實上,軟飲料才是孩子們攝入糖類的最大源頭。

英國孩子每年幾乎要喝下一浴缸的甜飲料。

02

中國人的高糖日常

中國餐飲業裡有句行話叫“糖調百味”。

在海外,一些中餐館為了吸引洋人,更是改良加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要加糖25—30克左右。

紅燒肉要加糖40—50克;最高的是無錫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糖。此外,可樂雞翅、咕咾肉等菜含糖量都十分驚人。

近幾年一些網紅食品流行,人們只顧著跟風追捧,背後隱藏的危機卻被忽視。

去年底,髒髒包就引發過全民追逐熱潮。

黃油、巧克力、可哥粉、糖等高熱量高糖材料的加入,讓一個髒髒包的熱量就高達900大卡。連平時視減肥如命的明星們都抵擋不住它的誘惑。

03

控糖已成國際共識

攝入糖過多,除了會導致體重增加,引發肥胖問題,還可能會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如果你還以為肥胖是洋人應該擔心的事,他們的飲食方式決定了他們的大塊頭,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2017年,中國食糖共進口41萬噸,相較于去年增加42%。

去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稱,中國正迎來糖尿病爆炸式增長,成為全球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西方,很多國家的控糖計畫早已提上日程。

如法國、匈牙利、比利時、挪威等國家早已開始徵收糖稅。

美國多個城市禁止向中小學生販賣汽水飲料。

這股控糖風暴襲來後,一些飲料巨頭為保住生意,不得不推出無糖產品。

而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奶茶店門口永遠排長隊,外賣和餐廳永遠不愁沒人點單,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高端甜品店永遠不愁時髦人士光顧,甜點烘焙成為主婦最拉風的技能……

人們依然對糖買帳,並充滿了熱情。

04

能上癮的甜頭

攝入高糖不健康,大家其實都知道。但為什麼那麼難以捨棄呢?

因為吃糖會上癮。

很多人覺得吃甜品有種幸福感,超級治癒。這是因為當我們吃糖時,會刺激大腦回路,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帶給我們快樂,會讓我們上癮。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不停地吃糖,腦部的多巴胺反而會下降,讓我們渴望吃更多的糖,這種腦部反應,與吸食毒品可卡因、海洛因相同。

控糖並不是意味著和甜味Say Goodbye,糖也分好壞。

水果中的果糖,牛奶中的乳糖等等,這些純天然糖都屬於“好糖”。

而在調味品、甜點、飲料和加工食品中出現的糖類,就是精製糖,是將原料經過化學提純後再結晶煮煉製成。就屬於要控制戒除的“壞糖”。

所以,儘量吃天然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才是正確的攝糖之道。

///

說到底

“管住嘴,邁開腿“是永遠的健康王道

甜蜜生活不只是舌尖

一以貫之的健康飲食和作息

會帶給你更多的幸福!

編輯:xx

但喝飲料時呢?人們卻經常會忽略糖含量。殊不知,在過嘴癮時,一天的糖含量指標已經悄悄用完了……

就拿你們普遍認為健康的非碳酸飲料來說吧。

西方國家通常會用茶匙(Teaspoon)當容量量度單位。1茶匙相當於5毫升。一般來說,一天攝入糖量不超過12茶匙被認為是健康的。

早餐沒時間了,路上喝一罐利樂包裝的早餐飲料緩解起床氣吧!6匙半!這一天還剛開始呢……

早上工作精神萎靡不振,來一罐能量飲料提提神!13匙半!不好意思,你連明天的糖量都已經透支了!

中午運動完,來瓶解口渴更解體渴的運動飲料補充下電解質。11匙!剛才基本白折騰!

下午工作餓了,來瓶水果奶昔吧!8匙!

晚上為減肥還是不吃晚飯了吧,吃一罐水果優酪乳墊墊肚子。9匙!

這樣一天下來,算一算你喝的健康飲品,竟然有46匙糖!差不多推薦含糖量的4倍……

同樣,很多家長通常會認為糖果、巧克力、甜品等食物中的糖含量高,平時會有意識地限制孩子吃這些零食。

但事實上,軟飲料才是孩子們攝入糖類的最大源頭。

英國孩子每年幾乎要喝下一浴缸的甜飲料。

02

中國人的高糖日常

中國餐飲業裡有句行話叫“糖調百味”。

在海外,一些中餐館為了吸引洋人,更是改良加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要加糖25—30克左右。

紅燒肉要加糖40—50克;最高的是無錫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糖。此外,可樂雞翅、咕咾肉等菜含糖量都十分驚人。

近幾年一些網紅食品流行,人們只顧著跟風追捧,背後隱藏的危機卻被忽視。

去年底,髒髒包就引發過全民追逐熱潮。

黃油、巧克力、可哥粉、糖等高熱量高糖材料的加入,讓一個髒髒包的熱量就高達900大卡。連平時視減肥如命的明星們都抵擋不住它的誘惑。

03

控糖已成國際共識

攝入糖過多,除了會導致體重增加,引發肥胖問題,還可能會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如果你還以為肥胖是洋人應該擔心的事,他們的飲食方式決定了他們的大塊頭,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2017年,中國食糖共進口41萬噸,相較于去年增加42%。

去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稱,中國正迎來糖尿病爆炸式增長,成為全球患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西方,很多國家的控糖計畫早已提上日程。

如法國、匈牙利、比利時、挪威等國家早已開始徵收糖稅。

美國多個城市禁止向中小學生販賣汽水飲料。

這股控糖風暴襲來後,一些飲料巨頭為保住生意,不得不推出無糖產品。

而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奶茶店門口永遠排長隊,外賣和餐廳永遠不愁沒人點單,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高端甜品店永遠不愁時髦人士光顧,甜點烘焙成為主婦最拉風的技能……

人們依然對糖買帳,並充滿了熱情。

04

能上癮的甜頭

攝入高糖不健康,大家其實都知道。但為什麼那麼難以捨棄呢?

因為吃糖會上癮。

很多人覺得吃甜品有種幸福感,超級治癒。這是因為當我們吃糖時,會刺激大腦回路,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帶給我們快樂,會讓我們上癮。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不停地吃糖,腦部的多巴胺反而會下降,讓我們渴望吃更多的糖,這種腦部反應,與吸食毒品可卡因、海洛因相同。

控糖並不是意味著和甜味Say Goodbye,糖也分好壞。

水果中的果糖,牛奶中的乳糖等等,這些純天然糖都屬於“好糖”。

而在調味品、甜點、飲料和加工食品中出現的糖類,就是精製糖,是將原料經過化學提純後再結晶煮煉製成。就屬於要控制戒除的“壞糖”。

所以,儘量吃天然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才是正確的攝糖之道。

///

說到底

“管住嘴,邁開腿“是永遠的健康王道

甜蜜生活不只是舌尖

一以貫之的健康飲食和作息

會帶給你更多的幸福!

編輯:xx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