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成公安打擊重點

4月26日, 由資訊時報主辦、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區經偵大隊指導的“廣州首屆互聯網金融合規發展研討沙龍”在廣州召開, 資訊時報社社長助理余永堅, 資訊時報編委及政文中心主任、法律事務部主任李朝濤、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唐劍蓉女士等領導出席會議。

此外, 本次沙龍也得到了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的支持, 也吸引行業大咖彙聚一堂, 共同探討行業熱點問題, 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尋求更合規的發展路徑, 而車輛二押、互聯網資管、行業備案等熱點話題成為本次會議的交流重點。

會上, 資訊時報和網貸之家還聯合發佈了《P2P網貸行業車貸平臺合規及發展報告》。

金融詐騙與非法集資變得“更隱秘”

“涉眾型”經濟犯罪成今年打擊重點

“今年, 不但重提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

而且在打擊電信網路詐騙之外, 還提出要打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網路傳銷等行為, 可謂是三年來最全面的一次。 ”

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區分局經偵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唐劍蓉指出, 進入2018年以來, 各類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呈現出更加“隱秘”的特點, 各類正規公司打著“慈善”、“新科技”、“新業態”的旗號, 搞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 有的甚至公然開發APP、做廣告來吸引用戶投資、加入, 有的還故意面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發展人員。

“這類騙局表面很難看出問題, 但一旦崩盤, 涉案人員往往數以萬計, 很有可能引發新的社會問題。 ”唐劍蓉指出,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而廣州則是廣東省當之無愧的經濟重地, 更要防止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而根據網貸之家資料, 2017年網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約為1713萬人和2243萬人, 較2016年分別增加24.58%和156.05%。 但與投資人數量同步增長的, 還有問題平臺的數目。

截至2018年3月底, 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883家, 相比2月底減少了7家。 據不完全統計, 3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41家, 其中問題平臺13家(提現困難7家、跑路6家), 停業平臺27家、轉型平臺1家。 截至2018年3月底, 業內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4198家, 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081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而記者也從相關部門瞭解到, 廣東省公安廳2018年在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方面, “將以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犯罪、網路傳銷犯罪為打擊重點”。

“二押”成車貸行業重要隱患

部分平臺仍在發超額標的

自“限額令”出臺後, 車貸業務因借款額度普遍較低、市場潛力大等因素成為不少P2P平臺重點發展的業務。 然而, 部分不規範的操作也隨著行業發展滋生, “車輛二押”就是其中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 之所以出現“二押車”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平臺自身業務操作不夠規範, 明知借款人已經將車輛質押給A公司的情況下, B公司再次接受其二次抵押;另一種情況是, 因為不同公司的審核流程有時間差, 導致二押的現象存在。 例如, 某客戶通過經銷商貸款購車, 經銷商卻在相隔時間較短的情況下, 先後在兩家公司辦理抵押貸款, 由於時間間隔短, 兩家公司都可能查不到借款人的抵押資訊, 則可能出現兩家公司都審核通過的情況。

業內認為, 對於車貸公司來講, 針對二手車貸款, 必須將抵質押手續做得扎實完整, 才能規避二押風險, 如果能做抵押, 優先做車輛抵押登記, 如果不得已做質押, 則必須實現對二手車車輛和權證的雙管控。

隨著全國範圍內“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開展, 除了“二押”問題, 車貸行業的合規進展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根據網貸之家《P2P網貸行業車貸平臺合規及發展報告》顯示, 不完全統計, 廣東地區車貸平臺標的金額完全達標的高達64家, 占比87.67%;歷史存量存在且當月未發現超額標的平臺有5家, 占比6.85%;歷史存量存在且近一個月仍有超額標的平臺有4家。 從上述資料顯示來看, 廣東地區車貸平臺限額達成率相對較高, 超90%的平臺已停止發佈超額標的,僅4家平臺仍在發佈,且超額項目均不是車貸業務。

超90%的平臺已停止發佈超額標的,僅4家平臺仍在發佈,且超額項目均不是車貸業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