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兼職音訊主播:月入5萬,感歎趕上了好時代

“可能真的是趕上好時候了。 ”音訊主播暮玖感歎道。

音訊行業的發展, 讓主播這個職業不再是廣播電臺的專屬名詞, 甚至很多將主播作為業餘愛好的人, 即使不是頂級, 屬於腰部那一層級, 也能通過這項愛好獲得不低於工資的收入。

我們跟兩位兼職音訊主播聊了聊, 看看他們怎麼看待自己這項“不務正業”的業餘愛好。

江湖李白:等我做到高曉松那樣, 再談一些大的道理

“以往大家看到的都是怎麼破(pe)案, 而我要講這些人怎麼作案、為什麼作案。 ”這句東北味明顯的介紹, 是江湖李白每一期音訊節目的開場白。

江湖李白是蜻蜓FM的音訊主播。 雖然是主播, 但這位東北大哥不會喊麥, 不講情感故事, 也不講勵志成功學, 而是另闢蹊徑, 講近幾十年來, 中國社會上發生過的各種犯罪案件。

《群魔大典:最狠兇殺案複盤大起底》《東北黑社會梁旭東》……這是江湖李白的音訊節目名稱。

到現在為止, 江湖李白的節目累計播放次數已經接近千萬次。

為什麼要講罪案故事?在個人主頁, 這位“民間講案第一人”這樣介紹自己的節目:

新中國真實的系列重大刑事兇殺案件完整複盤大起底, 不摻虛假、誇大成分, 高度還原觀眾最想聽的真實案件過程;

創造性的以主犯的犯罪成因和作案詳細過程為主線, 破案為輔, 深度展現人性和色會的思考;

採用嘮嗑、幽默的方式來講述, 節奏輕快、時長精簡, 然而涵蓋廣泛, 內容豐富;

……

還原真實案件過程, 展現人性的思考?還要用嘮嗑、幽默的方式?

讓人好奇的還有江湖李白的職業經理。 他的本職工作其實是一名軟體工程師, 錄製音訊節目算是他的業餘愛好。 不過這個業餘愛好已經為他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付費節目的收入已經和工資相近。

為什麼會走上主播的道路?這項業餘愛好帶來的收入有多少?出於好奇, 我聯繫到江湖李白, 想跟他見面聊聊。

他爽快地答應了我, 在微信上問我約在哪裡見面, “這邊地方挺多的, 咖啡、燒烤、家常菜都有, 您喜好哪口呢?”

1

我們約在他社區外的一間咖啡廳見面, 他比我早到了一會兒, 點了一壺茶和一碟瓜子。

儘管節目裡講述的多是兇殘的案件, 但是江湖李白本人看起來平和謙遜。

他是黑龍江人, 來北京已經十幾年, 本職工作是一名軟體工程師, 給鐵路、銀行這類客戶製作過管理系統, 還曾參與北京公安局部分軟體系統的製作。

這也是他後來講罪案故事的素材來源。 “接觸人比較多, 走南闖北也去過很多地方”, 再加上喜歡看案件類型的電視劇, 江湖李白漸漸積累了許多犯罪故事和案例。

2016年, 江湖李白開始接觸到了直播。 “平時沒什麼事情, 不願意喝酒, 打牌也沒什麼意思, 我就試試看直播是怎麼回事。 ”

剛開始看直播, 江湖李白發現, 直播間的人除了喊麥唱歌就是聊天, 而聊天的話題又無非是幾種, 情感、工作、社會。

“我想我也不年輕了, 喊麥不可能, 唱歌也不行, 就適合講點東西。 ”江湖李白也開了一個直播間, 聊天。

聊什麼呢?江湖李白開始試過講歷史, 後來發現這個不行。 “講這個你根本幹不過專門講歷史的, 你像講三國你能講過易中天嗎?”

想到自己喜歡罪案故事, 走南闖北也聽過不少, 於是江湖李白選擇了案件這個領域。 “現在你想做成一個大的平臺幾乎是不可能了, 那時代已經過去了。 ”江湖李白說道, “未來你只能選擇一個垂直細分的領域, 給它做深、做透、做精。 ”

2

有一次, 江湖李白在後臺收到一條讀者的留言。 一個做生意的小老闆, 被一個女人騙走2000多萬, 自己也攤上了官司, 窮困潦倒之時起了殺心, 想要和對方同歸於盡。

就在殺人計畫醞釀的過程中,

小老闆聽到了江湖李白的節目, 聽了大概一周多, 他留言給江湖李白說, 非常感謝你, 我不幹這事了, 我從頭再來。 “完了他說, 哥們我哪天東山再起的話, 我會回來幫你一把。 ”

一直講怎麼作案的江湖李白, 無意中阻止了一起案件的發生。

江湖李白雖然講的是犯罪經過, 但是他對節目的方向有準確的把控。 比如會把案件中暴力血腥的成分弱化, “殺人的話殺了就完了”, 不追求聳人聽聞的效果。 節目最後的主題都會落在瞭解人性, 執法護法這樣的角度。 講的過程中, 用幽默調侃的語氣去講述事件經過, 時不時還講個笑話。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並不容易。

每錄一期節目, 也就是研究一個案子, 江湖李白要做不少準備工作。 年代近一些的案件還好說,網上一搜,資料都能找到。如果是20年前的案件,網上幾乎找不到資料。怎麼辦?去國家圖書館翻報紙。

國家圖書館的報紙資源多,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今天都有,需要查什麼案件的資料,江湖李白就集中拿出幾天的時間,去國圖翻出那段時間的報紙,用手機拍下來,回來之後再結合網上的資料,整理成適合講給讀者聽的故事。

雖然是兼職,但是工作量也堪比一份全職工作。“以前過年還喝點酒,今年就喝了一小瓶啤酒,然後全是在整理案子。”

“也挺辛苦的吧?”

“現在這社會誰不辛苦?有好多人辛苦,他還沒有路呢,是吧?”

3

主播做了兩年,軟體工作做了十幾年,一份兼職,一份全職,這兩份工作給江湖李白帶來的收入已經“差不多”了。

“但是這東西怎麼說呢……工作十幾年的東西,哪怕不在這個公司了,也還能去別的公司,還能掙的更多。”江湖李白說道,“但是(主播)這個行業,節目好能掙著錢,節目不好就沒錢了。”

從2017年開始迅猛發展的內容付費,給了很多像江湖李白這樣的內容創作者機會。“我覺得我能那個趕上這個時代挺好的。”

最初江湖李白糾結過,自己的內容是付費還是免費,思前想後,感覺如果做免費的內容,靠打賞賺錢好像是“街頭賣藝”,於是直接做付費內容。

因為自己做軟體工程,江湖李白就把自己的節目做成加密的檔,上傳到網上,有人想聽節目,先加他微信付費給他,他把密碼傳給對方。

這種消費的方式效率很低,而且很難防止對方把節目盜版傳播出去。這麼做了大半年,江湖李白聽說了“內容付費”這回事,於是和音訊平臺簽訂合約,自己負責內容生產,平臺負責包裝推廣,這才找到了高效率的方法。

儘管現在主播這塊的收入已經和工資相近,但是江湖李白並沒有把收入看得太重。“做這些東西,沒賺到什麼錢,只是跟工資差不多了,但是我的價值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讓我高興的是這個。”

至於說自己的節目能不能產生更多的意義,比如讓有犯罪衝動的人懸崖勒馬這樣的事情,江湖李白沒想那麼多。“我只能說先把它做好,掙一部分錢,實現自己的理想,至於說造福社會,我還沒到那種層次。”

“等我做到高曉松那樣,幾千萬粉絲的時候,我再談一些大的道理。”江湖李白一邊嗑瓜子,一邊跟我說。

暮玖:以前,科班出身的人不會認可我們這種野路子的

我問暮玖,你覺得自己能獲得現在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命好。”暮玖笑著說,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樣子。

暮玖是一名90後的女生,住在房山區,公司在北五環,職業是文字編輯。在這份普通的全職工作之外,她還有一份收入遠超工資的業餘愛好——多人有聲劇主播。

多人有聲劇是有聲書的一種形式,不同的人分飾不同角色的聲音,將一本小說用“說”的形式演繹給讀者。在喜馬拉雅FM上,暮玖是2017年全年點擊量第二名的主播,她和小夥伴們共同錄製的有聲劇《鬥破蒼穹》點擊量已經超過3500萬。

在收入方面,配音這個業餘愛好為暮玖帶來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5萬。儘管如此,暮玖也沒有想過要把配音變成自己的全職工作。

“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配音只是我的愛好,只是我的愛好帶給我的收入比工作高而已。”暮玖說,“愛好還是要跟工作分開。”

1

暮玖的大學專業是中醫護理,按照家裡的規劃,本可以托關係讓暮玖到當地一個很好的醫院工作,“一輩子安安穩穩的”。

但暮玖在學醫的幾年裡,腦海中一直盤旋的念頭是“這都是什麼鬼”。暮玖在大學期間寫文章,泡榕樹下網站。在榕樹下,她發現了YY語音。那時的YY功能還很簡單,像是網路聊天室。

在YY裡,暮玖第一次接觸到了配音。那時的YY裡有一種遊戲叫做pia戲,就是不同的人扮演不同角色的聲音,完成一部聲音劇,從形式上看,很像後來的多人有聲劇。

2012年,暮玖在YY裡接到一份遊戲配音的工作,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商業配音。給遊戲配音,一條30塊,有的只需要一兩分鐘。從此暮玖便進入到了商業配音的領域。

在醫院實習的時候,暮玖每天只要錄音一兩個小時,收入就超過了實習工資。

有了這樣的基礎,暮玖在畢業後沒有回家,經人介紹來到了北京,給一家做有聲讀物的公司做編輯。一直到現在,暮玖的本職工作依然是文字編輯,配音始終只是她的業餘愛好。

2

從2016年錄《鬥破蒼穹》開始,暮玖和身邊的十一二個小夥伴已經一起工作兩年了。

團隊成員之間的錄製是分開的,每次暮玖最先拿到文本,將文本進行編輯,加工成適合錄製有聲劇的劇本,然後給不同的角色分類上色,哪個人需要說哪一段都標記出來,再發給每一位成員。

小夥伴們根據劇本,各自將自己的部分錄製完成,將音訊傳給暮玖,再由暮玖進行合成,同時暮玖自己也要承擔主要的旁白,還有一部分角色的配音工作。

《鬥破蒼穹》是付費連載的作品,因此收入也由暮玖和團隊成員一起分成,平臺方根據收入情況,對主播按照“時薪+付費部分分成”的方式進行支付。比如每錄製一小時有一定的底薪,付費部分的收入再按比例分成給到主播。

“有聲這個領域,內容是王道,配音只是錦上添花。”暮玖說,像《鬥破蒼穹》這樣知名的作品畢竟是少數,而一部有聲劇能不能火,很大程度上要看原著的作品品質。

因此,對於主播來說,一部好的作品,往往競爭也很激烈。“選版權是很重要的,主播挑書的時候是要慎重選擇的。”對於這個行業的新人來說,可能因為一部作品就成功出道,也可能在錄製過很多部作品之後依然無法獲得關注。

3

暮玖在有聲領域嶄露頭角之後,有投資人曾經找到她,想要投資,但是暮玖沒弄明白投資人到底想做什麼。“他只知道這個行業好,但是不知道好在哪兒。”

投資人的關注,從側面證明了有聲書行業的發展。在過去,播音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大多是科班出身,就業方向也多是播音員、影視配音、主持人這類工作,但在2017年內容付費概念興起後,音訊行業隨之發展起來,做播音的人也逐漸多了。

“以前,很多播音專業科班出身的人,會不認可我們這種野路子出身的,但是現在,草根有時候收入是比科班多的。”

根據《2018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5.4億元,有聲書使用者規模有望增至3.83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對有聲書感興趣的新人,包括科班出身的人,也開始嘗試進入這個行業。

“能讓科班出身的人也進入這一行,我還驕傲的。”暮玖覺得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標誌之一。

但是也有很多新人,因為三分鐘熱度就想來湊一下有聲行業的熱鬧。“如果要進入這個行業,剛開始肯定是很受挫的,一本書一本書的嘗試,包括熟悉設備,還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新人不斷湧現,暮玖卻沒什麼職業焦慮感。“錢嘛,夠花就行了,掙多了就多花點,掙少了就少花點。”

現在暮玖只需要每週一去一次公司,其餘時間都可以在房山家裡辦公。工作的事情忙完了,就開始錄音,每天按照日程表活動。早晨都是六七點鐘起,閒置時間也只看看動漫和綜藝,朋友圈半個月發不了一次。

“播音這個行業裡,就算是金字塔頂端的人,以前也只是被業內的人知道,現在可以有機會被很多人知道了。”回想從草根出身到成為頭部的有聲內容主播,暮玖有些感慨。“可能真的是趕上好時候了。”

年代近一些的案件還好說,網上一搜,資料都能找到。如果是20年前的案件,網上幾乎找不到資料。怎麼辦?去國家圖書館翻報紙。

國家圖書館的報紙資源多,從上世紀70年代一直到今天都有,需要查什麼案件的資料,江湖李白就集中拿出幾天的時間,去國圖翻出那段時間的報紙,用手機拍下來,回來之後再結合網上的資料,整理成適合講給讀者聽的故事。

雖然是兼職,但是工作量也堪比一份全職工作。“以前過年還喝點酒,今年就喝了一小瓶啤酒,然後全是在整理案子。”

“也挺辛苦的吧?”

“現在這社會誰不辛苦?有好多人辛苦,他還沒有路呢,是吧?”

3

主播做了兩年,軟體工作做了十幾年,一份兼職,一份全職,這兩份工作給江湖李白帶來的收入已經“差不多”了。

“但是這東西怎麼說呢……工作十幾年的東西,哪怕不在這個公司了,也還能去別的公司,還能掙的更多。”江湖李白說道,“但是(主播)這個行業,節目好能掙著錢,節目不好就沒錢了。”

從2017年開始迅猛發展的內容付費,給了很多像江湖李白這樣的內容創作者機會。“我覺得我能那個趕上這個時代挺好的。”

最初江湖李白糾結過,自己的內容是付費還是免費,思前想後,感覺如果做免費的內容,靠打賞賺錢好像是“街頭賣藝”,於是直接做付費內容。

因為自己做軟體工程,江湖李白就把自己的節目做成加密的檔,上傳到網上,有人想聽節目,先加他微信付費給他,他把密碼傳給對方。

這種消費的方式效率很低,而且很難防止對方把節目盜版傳播出去。這麼做了大半年,江湖李白聽說了“內容付費”這回事,於是和音訊平臺簽訂合約,自己負責內容生產,平臺負責包裝推廣,這才找到了高效率的方法。

儘管現在主播這塊的收入已經和工資相近,但是江湖李白並沒有把收入看得太重。“做這些東西,沒賺到什麼錢,只是跟工資差不多了,但是我的價值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讓我高興的是這個。”

至於說自己的節目能不能產生更多的意義,比如讓有犯罪衝動的人懸崖勒馬這樣的事情,江湖李白沒想那麼多。“我只能說先把它做好,掙一部分錢,實現自己的理想,至於說造福社會,我還沒到那種層次。”

“等我做到高曉松那樣,幾千萬粉絲的時候,我再談一些大的道理。”江湖李白一邊嗑瓜子,一邊跟我說。

暮玖:以前,科班出身的人不會認可我們這種野路子的

我問暮玖,你覺得自己能獲得現在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命好。”暮玖笑著說,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樣子。

暮玖是一名90後的女生,住在房山區,公司在北五環,職業是文字編輯。在這份普通的全職工作之外,她還有一份收入遠超工資的業餘愛好——多人有聲劇主播。

多人有聲劇是有聲書的一種形式,不同的人分飾不同角色的聲音,將一本小說用“說”的形式演繹給讀者。在喜馬拉雅FM上,暮玖是2017年全年點擊量第二名的主播,她和小夥伴們共同錄製的有聲劇《鬥破蒼穹》點擊量已經超過3500萬。

在收入方面,配音這個業餘愛好為暮玖帶來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5萬。儘管如此,暮玖也沒有想過要把配音變成自己的全職工作。

“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配音只是我的愛好,只是我的愛好帶給我的收入比工作高而已。”暮玖說,“愛好還是要跟工作分開。”

1

暮玖的大學專業是中醫護理,按照家裡的規劃,本可以托關係讓暮玖到當地一個很好的醫院工作,“一輩子安安穩穩的”。

但暮玖在學醫的幾年裡,腦海中一直盤旋的念頭是“這都是什麼鬼”。暮玖在大學期間寫文章,泡榕樹下網站。在榕樹下,她發現了YY語音。那時的YY功能還很簡單,像是網路聊天室。

在YY裡,暮玖第一次接觸到了配音。那時的YY裡有一種遊戲叫做pia戲,就是不同的人扮演不同角色的聲音,完成一部聲音劇,從形式上看,很像後來的多人有聲劇。

2012年,暮玖在YY裡接到一份遊戲配音的工作,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商業配音。給遊戲配音,一條30塊,有的只需要一兩分鐘。從此暮玖便進入到了商業配音的領域。

在醫院實習的時候,暮玖每天只要錄音一兩個小時,收入就超過了實習工資。

有了這樣的基礎,暮玖在畢業後沒有回家,經人介紹來到了北京,給一家做有聲讀物的公司做編輯。一直到現在,暮玖的本職工作依然是文字編輯,配音始終只是她的業餘愛好。

2

從2016年錄《鬥破蒼穹》開始,暮玖和身邊的十一二個小夥伴已經一起工作兩年了。

團隊成員之間的錄製是分開的,每次暮玖最先拿到文本,將文本進行編輯,加工成適合錄製有聲劇的劇本,然後給不同的角色分類上色,哪個人需要說哪一段都標記出來,再發給每一位成員。

小夥伴們根據劇本,各自將自己的部分錄製完成,將音訊傳給暮玖,再由暮玖進行合成,同時暮玖自己也要承擔主要的旁白,還有一部分角色的配音工作。

《鬥破蒼穹》是付費連載的作品,因此收入也由暮玖和團隊成員一起分成,平臺方根據收入情況,對主播按照“時薪+付費部分分成”的方式進行支付。比如每錄製一小時有一定的底薪,付費部分的收入再按比例分成給到主播。

“有聲這個領域,內容是王道,配音只是錦上添花。”暮玖說,像《鬥破蒼穹》這樣知名的作品畢竟是少數,而一部有聲劇能不能火,很大程度上要看原著的作品品質。

因此,對於主播來說,一部好的作品,往往競爭也很激烈。“選版權是很重要的,主播挑書的時候是要慎重選擇的。”對於這個行業的新人來說,可能因為一部作品就成功出道,也可能在錄製過很多部作品之後依然無法獲得關注。

3

暮玖在有聲領域嶄露頭角之後,有投資人曾經找到她,想要投資,但是暮玖沒弄明白投資人到底想做什麼。“他只知道這個行業好,但是不知道好在哪兒。”

投資人的關注,從側面證明了有聲書行業的發展。在過去,播音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大多是科班出身,就業方向也多是播音員、影視配音、主持人這類工作,但在2017年內容付費概念興起後,音訊行業隨之發展起來,做播音的人也逐漸多了。

“以前,很多播音專業科班出身的人,會不認可我們這種野路子出身的,但是現在,草根有時候收入是比科班多的。”

根據《2018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5.4億元,有聲書使用者規模有望增至3.83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對有聲書感興趣的新人,包括科班出身的人,也開始嘗試進入這個行業。

“能讓科班出身的人也進入這一行,我還驕傲的。”暮玖覺得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標誌之一。

但是也有很多新人,因為三分鐘熱度就想來湊一下有聲行業的熱鬧。“如果要進入這個行業,剛開始肯定是很受挫的,一本書一本書的嘗試,包括熟悉設備,還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新人不斷湧現,暮玖卻沒什麼職業焦慮感。“錢嘛,夠花就行了,掙多了就多花點,掙少了就少花點。”

現在暮玖只需要每週一去一次公司,其餘時間都可以在房山家裡辦公。工作的事情忙完了,就開始錄音,每天按照日程表活動。早晨都是六七點鐘起,閒置時間也只看看動漫和綜藝,朋友圈半個月發不了一次。

“播音這個行業裡,就算是金字塔頂端的人,以前也只是被業內的人知道,現在可以有機會被很多人知道了。”回想從草根出身到成為頭部的有聲內容主播,暮玖有些感慨。“可能真的是趕上好時候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