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居然和老媽一天生日,感謝媽媽,也感謝爸爸

4月27日是我陽曆生日的時間, 今年也是老媽農曆生日的時間。 很多人都說一個人的生日最應該是感謝媽媽的日子, 我覺得也是。 謝謝媽媽在47歲高齡的時候還把我生下來, 謝謝媽媽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把我養育大, 謝謝媽媽對於那麼調皮的我的調教不殺之恩, 謝謝媽媽從小到大給我講了那麼多道理又給了那麼多的示範。 今天我無論看到哥哥姐姐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 還是看到侄甥輩與他們的下一代有出息有作為, 我都覺得要把光榮與感謝歸給老媽與老爸, 你們經典地完成了自己養育的使命,

我們是家族的接力棒。

媽媽生前特別不喜歡別人給自己過生日, 甚至連帶我們自小也沒有過生日的習慣, 大概那個時候吃飯聚餐都是成本吧,

我們為了給老媽過個生日真的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今年從我們大商學院4月19日集體過生日, 到5月5日我的農曆生日, 中間要過差不多6-7次生日, 這些過生日的場景是表示不同的原由與關係, 也是彼此各樣感恩的關係而有的聚集, 但我在感謝這些給我帶來生日快樂的朋友的同時, 還是特別將感恩祭奠在我一輩子務農、一輩子要強、一輩子勤奮、一輩子考慮別人的也許並不起眼的老媽靈前。

所有的朋友們, 我們要深深記得媽媽的恩情, 不只在生日, 也不只在老媽召喚我們的時候。 我們的母親, 往往對於我們只有最低限度的期待, 無非是望我們回家, 期待我們出息, 期待我們安康, 但我們真的有那麼多的耐心與老媽說話麼, 那麼有耐心和媽媽討論麼, 那麼有耐心為媽媽做點啥麼, 那麼有耐心記得媽媽重要的日子與她在乎的事情與時刻麼。 我曾經想拍一部媽媽的紀錄片, 我曾經有要問媽媽的十個人生關鍵時刻的感受, 我曾經想過說服媽媽與我一起生活,

我曾經想讓媽媽與我一起出去哪怕走一個國家, 那是我想的, 我又希望尊重媽媽的想法與選擇, 又不希望做讓媽媽不舒服的事情, 就像每次到給媽媽慶生的時候那種想讓她高興又怕她生氣的感覺。 老媽走了, 糾結休止了, 念想也就失去了動力。

按照風俗老媽即使不在了,到百歲前女兒還會為她慶生,老媽走時97歲,今年的今天由我三姐操辦老家的全家人聚會為老媽慶生,我在赴美的途中只能遙祈。老宅的橋門頭曾經有老爸西望的眼光,在夕陽斜照的房門口有老媽的佇候。以前不重視生日,所以不感覺自己年歲一點點增加,等到老媽不在了,突然感到自己與哥哥姐姐們堪稱了家裡最長的一輩。我想老媽與老爸也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吧,我們今天就變成了自然的擔當與推動的一輩,那些帶給我們生日祝福的朋友不只是對我們有祝福也對我們有期許,每一個生日也是我們生命的一個新里程碑,現在的我們只能偶爾回望,像當初老媽老爸參加墾殖的事業時候的決絕,又如自己選擇創業時候那種義無反顧。親恩茲厚,砥礪恒修,負險前行,不言回頭。

按照風俗老媽即使不在了,到百歲前女兒還會為她慶生,老媽走時97歲,今年的今天由我三姐操辦老家的全家人聚會為老媽慶生,我在赴美的途中只能遙祈。老宅的橋門頭曾經有老爸西望的眼光,在夕陽斜照的房門口有老媽的佇候。以前不重視生日,所以不感覺自己年歲一點點增加,等到老媽不在了,突然感到自己與哥哥姐姐們堪稱了家裡最長的一輩。我想老媽與老爸也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吧,我們今天就變成了自然的擔當與推動的一輩,那些帶給我們生日祝福的朋友不只是對我們有祝福也對我們有期許,每一個生日也是我們生命的一個新里程碑,現在的我們只能偶爾回望,像當初老媽老爸參加墾殖的事業時候的決絕,又如自己選擇創業時候那種義無反顧。親恩茲厚,砥礪恒修,負險前行,不言回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