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達阪城區大豆開始播種啦,引進新品種每畝地產量翻番

視頻載入中...

新疆晨報訊 春回大地暖, 播種正當時。 這兩天, 烏市達阪城區東溝鄉的農民進入農忙季節, 大豆作為當地的主要特產也是首批進行種植的農作物。

記者瞭解到, 今年達阪城區計畫要種植近千畝大豆, 從青海引進的新品種也將帶動畝產量翻一番。

4月26日, 烏市白山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林跟幾名農戶, 在東溝鄉一片已經犁好的地裡忙著大豆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今年我們計畫種植2000畝的農作物, 大豆占到一半, 用蠶豆點播機一天能種20畝地, 預計到月底就能種完。 ”李林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 蠶豆點播機由車頭、播種箱和播種管三部分組成。 李林和農戶先是將大豆的種子和化肥裝在播種箱內, 然後將4根播種管固定好, 其中兩根用來點播種子, 兩根用來點播化肥。 最後設置好一畝地播種30公斤的數量後, 就開著點播機出發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記者看到, 大豆的種子就是大豆原豆, 大豆的種植採取的是豎行點播的方式進行, 蠶豆點播機後置的播種管連接著犁鏵, 點播機在行駛中犁鏵一邊將土地犁松, 一邊點播化肥和種子。

記者注意到, 點播機在播種時每隔15釐米進行一次點播, 一次點播的種子在10個左右。 一行播種結束回頭再返回下一行, 繼續播種, 兩行間距30釐米左右。

李林告訴記者, 一畝地全部點播完後, 用拖拉機拉著石板將土地抹平, 使乾燥的土壤包裹住濕潤的土地。 “這個做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土壤的濕度, 地表是幹的地底下的水分就跑不了, 就夠大豆發芽一直到開花。 ”李林說。 最後是用機械將一畝地橫向打成4米左右的埂子, 而打埂子的目的也是為了後期澆水時,

水不會亂流, “達阪城的氣候和土壤都適合種植大豆, 所以只需每隔10天澆灌一次土地, 管理好土地的病蟲害防治, 就能接出果實”。

達阪城區農牧局副局長田新平說, 去年, 達阪城區政府從青海省引進新的大豆品種, 相比以前的大豆種子更加飽滿, 一畝地的產量在原先基礎上翻了一番, 每畝地產量達到350至400公斤左右。

“大豆作為達阪城區的特色農產品, 深受老百姓喜愛。 大豆相對於常規作物經濟價值比較高, 產量最好的時候一畝地毛利潤可以達到2400元左右, 除去700元到800元的成本, 農民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田新平說。

據瞭解, 五一過後, 達阪城區東溝鄉將開始種植1000畝的雪菊、百合等新品種農作物,

還將種植500畝左右的青貯玉米、大蔥、洋蔥等農作物。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