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年刺槐的長征印記

遵義會議舊址東牆邊有一棵百年刺槐, 歷經風雨雷電的侵襲, 卻依然堅挺不倒、生機盎然。 暮春四月, 槐花綻放。 在槐花清香的包圍中, 到訪的遊客似乎對那段歷史多了一分沉醉般的投入。 “正確與否, 不是看誰把持話語權, 而是看誰的主張能夠經得住槍林彈雨的檢驗。 ”刺槐樹下, 一名身穿紅軍服的遊客向圍坐的同伴侃侃而談。 記者的思緒也被他帶入到了那個年代。

1935年1月, 一群頭頂紅軍帽的戰士來到這個小院, 眉頭緊皺、滿臉塵土。 不少人心裡疑惑:“同樣兵力懸殊, 前四次‘反圍剿’都勝了, 為什麼從第五次‘反圍剿’以來,

迭次失利, 現在又幾乎瀕於絕境?”“拿手的運動戰怎麼就變成了陣地戰、堡壘戰?”“從瑞金出發時的8.6萬人怎麼到現在就只剩3萬人?”……紅軍廣大幹部、戰士逐漸感悟到, 這是排斥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領導, 貫徹執行錯誤軍事指導方針的結果。

此時, 中央大部分領導人對軍事指揮錯誤問題基本取得一致意見。 1935年1月15日, 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 會議上, 周恩來主動擔責錯誤決策, 張聞天奮起反擊“左”傾路線, 毛澤東強烈堅持正確主張……激烈的討論碰撞出了真理的光芒。 遵義會議最後形成決議, 結束“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治, 確立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 這是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

此後, 紅軍重整旗鼓, 再度展開靈活機動的運動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翻雪山, 過草地, 縱橫馳騁到陝北。

一陣春風吹過, 槐花灑落在人們的肩頭。 定眼凝望這棵百年刺槐, 它的生命歷程, 難道不正像是歷經挫折而最後取得勝利的紅軍長征?讓它能夠堅韌如斯的, 正是其擁有了一個堅強的核心, 以及繞著這個核心一圈又一圈經年生長的高密度年輪。

歷史飛雲過, 血脈賡續傳。 2015年11月24日, 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動員令傳檄萬里。 從那一天開始, 人民軍隊開始了日新月異的“新聞播報”: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成立大會舉行;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

調整組建的13個集團軍番號公佈……這些改革動作觸及之深、涉及之廣, 皆可冠之以“最”。 全軍將士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積極回應習主席號令, 聞令而動, 不折不扣, 堅決執行, 在強軍興軍的時代答卷上再顯長征精神底色。

走進新時代, 踏上新長征, 前方還有許多的“臘子口”“婁山關”。 但我們相信, 賡續紅軍長征精神, 人民軍隊會勇往直前, 不斷創造新的更大的輝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