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破解“蒜賤傷農”還需多管齊下

最近,雲南麗江永勝縣的蒜農陷入苦惱之中,在擴大了種植面積後,不料市場變化莫測,去年每公斤賣到5元的大蒜,目前每公斤只能賣到0.7元。 (4月24日 雲南網)

對永勝縣的蒜農而言,今年無疑是一個苦不堪言的蒜價“崩盤”年。 據瞭解,永勝縣大蒜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期納鎮、程海鎮、仁和鎮等地,不僅行銷雲貴川等西南地區,更遠銷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行情走俏時每公斤“曾賣到36元”,去年“也沒低於每公斤5元”。 然而,今年每公斤收購價由春節後的3元左右跌至如今的1元左右,依然乏人問津,目前全縣有5000多噸大蒜滯銷。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大蒜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普遍較大,時而“蒜你狠”“比肉貴”,時而“蒜你賤”“跳水價”,大起大落如同坐過山車,讓蒜農包括蒜商、消費者都無所適從。 蒜貴傷民、蒜賤傷農,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跳不出”的惡性怪圈。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說到底,大蒜等農產品價格主要還是受市場供求關係影響。 一方面,供過於求“價格低”。 由於上年大蒜行情看漲,蒜價高位運行,當地蒜農紛紛擴大種植面積,實現了增產豐收。 而市場需求相對穩定,加之前期各方庫存量較大,在階段性供過於求的情況下蒜價“跌跌不休”。 另一方面,供需錯位“不好賣”。 據悉,當地大蒜品種比較單一,如期納鎮主要種植俗稱“寶塔蒜”的紫皮瓣蒜,每年產出新鮮大蒜1萬噸左右,儘管產量品質“雙高”,但相比獨蒜等市場上“受歡迎”的品種,普通紫皮瓣蒜“不好賣”。

蒜農有困難,政府豈能坐視不管。 為幫助蒜農把損失降到最低,當地政府迅速招引經銷商召開滯銷大蒜推介現場會,期望通過搭建蒜農與蒜商交易平臺,促進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拓寬銷售管道,解決後顧之憂。 應該說,群眾有困難,政府“急群眾之所急”,牽線搭橋排憂解難,初衷和作為都是值得“點贊”的。 但理性來看,政府“拉配郎”只是應急之策,並非長遠之計,破解“蒜賤傷農”難題還需多管齊下。

首先,政府應科學規劃、合理引導。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曲突徙薪。 試想,如果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把工作做到前面,充分調查研究,理性評估市場,科學規劃、合理引導、統籌佈局大蒜產業發展,引導老百姓“一鎮一品、錯位發展”,還會出現“蒜你賤”的局面嗎?下段,當地應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大蒜產業化發展,力爭拿“小蒜頭”作出增收致富“大文章”、實現鄉村振興大發展。

其次,農戶應報團取暖、精准供給。 蒜農可以通過土地入股、技術投資、保底分紅等方式成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上“互聯網+”的翅膀,變資訊閉塞不通為行情公開透明,變盲目增加面積為有效擴大規模,變傳統品種生產為優良品種選育,變等人上門收貨為長期訂單直供,努力實現抱團闖天下、精准強供給。

再次,產業應延伸鏈條、多元發展。

如今大蒜產業“全鏈條”都有科技支撐,關鍵是要打好全產業鏈的“蒜”盤。 當地應加大政策傾斜、科技投入和要素保障,大力培育一批優質現代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推進精深加工,放大附加效益,著力推動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跨越轉變,以實現大蒜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李福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