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孩子”朝他喊“我是你爸”,最後他還倒賠了2000塊錢

作者/于海新

近日, 一段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在浙江溫州, 里安一名小學生來到一家奶茶店, 因為無端沖奶茶店老闆小程喊“我是你爸,

我是你媽, 我是你全家”, 而被打了一巴掌, 當晚, 孩子的外公外婆找到奶茶店來理論, 當小程提出讓孩子外公外婆看視頻瞭解事情經過時, 孩子外公並不理會, 最後鬧到派出所, 經派出所調解, 奶茶店老闆小程賠付對方兩千元。 (4月23日澎湃新聞)

事件的結果令很多網友大跌眼鏡。 評論區中網友幾乎一邊倒地力挺小程, 很多網友認為小程的做法沒錯, “如此熊孩子, 給點教訓是應該的”“家長該給小程道個歉”, 也有網友中立地認為“孩子確實需要教育, 但不能打”。 梳理這些評論, 我們可以發現, 網友更多的不忿在於“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小小“熊孩子”, 常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5年8月廈門航空公司一架航班由於一名12歲小乘客辱駡乘務長,

遭到機組拒載;重慶10歲“熊孩子”擰開消防栓水淹15部電梯;襄陽幾個“熊孩子”掄鐵錘狂砸共用單車車鎖;湖北2名9歲“熊孩子”在車上玩火燒掉4輛巴士;江陰兩“熊孩子”高樓拋轉砸死路人……諸如此類的新聞時常上演, “熊孩子”們隔三差五就能上一回頭條。

言語上的辱駡尚能用道德來譴責, 用“惡作劇”“好玩”“孩子還小”等字眼來搪塞, 那麼縱火、過失殺人這些已經上升到法律性質的案件, 我們又用什麼言辭為他們開脫呢?當“熊孩子”成為現象級的存在, 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教育領域的問題。

問題的“癥結”在於家長, 毋庸置疑。 赫伯特·斯賓塞曾說, 正確進行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於兒童, 而在於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很多人都說,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 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的確, 很多“熊孩子”事件的背後, 我們都能或多或少地窺見“熊家長”的影子。 仔細看視頻中, 罵奶茶店老闆“我是你爸”的熊孩子背後, 不是站著“熊外公”和“熊外婆”嗎?甚至學校老師也以“孩子覺得好玩”“網路用語”等詞彙為孩子開脫。 如果你有留心, 會發現這種情況在“熊孩子家長”身上並不少見, 那些被我們所忽視的教育細節, 也許會把更多的“熊孩子”推向不可預知的深淵。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 中國素來注重家庭教養和家風傳承, 《三字經》中也有“養不教, 父之過”的古訓。 父母的修養, 就是孩子的教養, 以孩子“惡小”而不加制止, 甚至百般推脫責任,

不是愛護而是放縱, 所以, 別做“熊家長”, 是時候管管你家“熊孩子”了。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往期精彩內容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賽︱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