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病理報告為什麼總要等?

大家都知道惡性腫瘤是非常恐怖的, 所以在患上腫瘤之後, 我們需要做手術來治療, 許多患者和家屬在做完手術後往往都急於知道是否得了腫瘤?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而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 所以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 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病理報告為什麼總要等?

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的時間才能出結果, 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首先, 醫生需要對手術中切下的病變組織器官做技術處理, 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一系列複雜的步驟, 每一步驟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比如, 為了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 需要將組織切成1-5毫米的薄片, 這就是一項純手工的技藝。

雖然可以將組織冰凍起來切片, 但由於製片時間及取材有限,

通常冰凍切片組織形態有所改變, 診斷準確率低於常規石蠟切片, 且冰凍切片無法長期保存。 因此, 在病理學發展過程中, 石蠟仍是支撐組織的媒介。 而為了讓與水不相融的石蠟又是如何進入組織, 首先要對組織進行脫水。 為了保證對組織的判讀, 脫水不能過快, 一般需要12-16個小時。

製片的另一個過程就是染色, 細胞染色劑是水溶性的, 故染色前又需要進行脫蠟, 即與脫水相反的一系列過程,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技術性操作步驟, 所以製片一般需要2天才能完成。

製片完成後, 就需要病理診斷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 做出診斷。 這也是病理科難度最高的工作。 因此, 我們要給病理診斷醫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診斷和 判讀。

還有一些病例需要再切片或加做免疫組化進行鑒別診斷, 這樣, 出具結果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 所以, 為了獲得高品質的病理診斷報告, 以便得到更恰當的診 療, 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