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夏航空:發展區域次級樞紐 構建立體交通網絡

民航資源網2018年4月27日消息:4月26日, 第六屆雲南航空旅遊市場推介會在大理舉行。 會上, 國內13家機場集團及OTA代表聯合發表了《大理宣言》,

倡議推進跨航空公司中轉業務, 提升民航服務品質, 共同構建新型航空樞紐。

作為中國支線航空領域的代表, 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羅彤在會上分享了華夏航空十二年來在支線領域創新發展的路徑以及在區域次樞紐構建上的實踐案例。

發展支支網路

以干支結合打造雲南省內次級樞紐

區域樞紐需要配置特定的時刻資源, 著力發展樞紐至周邊支線機場的支線網路對於加快干支中轉, 形成干支航空網路合理分工、相互協調的運輸結構有著重要意義。

2014至2017年, 是雲南支線市場的高速發展時期, 區域內支線機場輸送量年均增長15%;省內支線機場排頭兵幹線網路初具規模, 麗江2018年已通航32個幹線航點, 日頻次達2.9班;昆明連接省內支線航點的干支網路發展成熟, 平均日頻次達8.4班。 由此可見, 雲南干支網路發展充分, 支支網路潛力巨大。

華夏航空副總裁羅彤表示, 次級樞紐是發展支支網路的必然選擇, 有利於緩解昆明樞紐時刻等資源緊張壓力, 增加雲南旅遊市場的空中通道,

同時與昆明樞紐機場互補, 完善昆明支線網路。

在雲南支線市場次級樞紐的選擇標準上, 應首先考慮航線網路完善程度, 主要從幹線通航點數量、頻次、輸送量指標考量, 優先發展百萬級機場;次級樞紐備選上, 從輸送量看, 麗江、西雙版納、德宏、大理、騰沖都位居前列;從航線網路完善程度看, 麗江、西雙版納、大理都符合次級樞紐的標準。

次級樞紐的實現, 需要跨航司分工協作以構建雲南的航空網路, 由幹線公司搭建雲南省內外的幹線通道, 支線公司通過支支網路輻射雲南省內的樞紐腹地, 通過跨航司的合作, 以通程航班的形式, 最終實現網路融合。

對標新疆次樞紐

推動區內干支、支支同步發展

由於航空通達性不高, 網路的價值一直未被充分體現, 好比並網發電一般, 華夏航空與各大航司密切合作, 通過幹線銜接支線的方式擴大航線網路輻射區域, 快速搭建起相對完善的航線網路, 而非各地單獨建立基站。

這種模式於各方面都是有利的, 於樞紐機場而言, 輻射能力增強, 戰略地位將得到大幅提升;於幹線航空公司而言, 將最大程度地實現尾艙價值變現;於支線機場而言, 是啟動機場的敲門磚;于老百姓而言, 出行變得更便捷實惠。

目前, 華夏航空以庫爾勒為次樞紐, 構建起了疆內的支支網路。 庫爾勒機場目前幹線通航點11個, 日頻2班, 支線通航點15個城市, 日頻1班。 華夏航空通過發展疆內的通程航班, 實現不同層級網路融合,

與多家航司合作, 每週提供178個產品, 通達疆內16個城市, 實現49個城市對。

新疆旅遊規劃區機場資源豐富, 通過區域外干支結合、區域內支支網路的發展, 可整合省內旅遊資源, 有效推動航空線與旅遊線相融合, 從而促進一圈四帶五區旅遊產業發展格局的實現, 助力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支線實踐

基於干支結合的華夏通程

干支結合是華夏12年來的支線實踐中探索出的一條可持續性的支線發展之路。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于彪曾在《圍繞服務國家戰略, 推動支線航空發展》報告中指出, 支線航空需要創新發展模式, 並將華夏航空目前推行的通程航班作為典型案例進行闡釋。

通程航班是華夏航空干支結合的升級服務產品, 它提供的不只是中轉機會,而是全責任服務的完整產品:一個航班代碼,兩個承運人,標準獨立產品,全責任服務產品,全保障服務體系,且票價低於直飛。

相較於常規的干支結合產品,它內涵更豐富、服務更全面、保障更有效,主要體現在跨航合作模式創新、多管道合作打通銷售、360閉環體系全保障標準服務、全責任服務幾個方面。

在跨航司合作,模式創新方面,華夏航空通過網路延伸,現已與國航、南航、東航國內三大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實現7家代碼共用、10家SPA和18家航線互售等形式的合作,充分利用了幹線網路,基本實現國內大中小城市全覆蓋;同時,將閒置的幹線端座位有效利用起來,彼此互為增量客源,以此實現幹線網路尾艙變現。

在多管道合作,打通銷售方面,華夏航空在OTA平臺上實現了通程航班產品的通暢銷售,目前已打通的銷售管道有途牛、同程旅遊、去哪兒、攜程、飛豬、藝龍等平臺。華夏航空通過創新手段,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關於通程產品的銷售管道,實現了購票環節的通暢便捷。

在360度閉環體系全保障標準服務方面,華夏航空的服務貫穿整個流程,從購票之時開始,旅客將享受到各種預先提示、地面值機提示、優先登機、專人引導、客艙廣播提醒、航延預警、航延單獨服務、行程失效保障服務,同時,還健全了通程服務體系與標準,包括資訊標準、航延賠付標準、食宿/休息標準等。全保障標準服務形成了360度閉環體系,華夏航空構建起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保障體系。

在全責任服務方面,華夏航空建立了全責任保障服務,即承擔服務責任、多管道責任處理、提供全責任保障服務,建立中轉服務失效處理機制,建立了客規級賠付標準。

不僅如此,華夏航空還通過通程資訊系統的建設使用,打破了資訊割裂的現狀,形成了資訊鏈條,在系統層面上實現對整個運營保障流程的全面監控。

連接通航網路

實現三網融合發展

華夏航空副總裁羅彤表示,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的本質與支線運輸相同。短途運輸航空作為支線的毛細血管,是支線航空向更下一層級的延伸,二者服務目標、運行條件以及運營模式一脈相承,從本質上是相同的;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是對支線事業的延伸,華夏航空認為發展以短途運輸為形式的通用航空是未來民航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

通航短途運輸的發展方向不是滿足通勤機場間點對點的需求,通航機場必須接入整個民航運輸網路,方能發揮短途運輸的作用,探尋通用航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未來,華夏航空將一如既往地通過幹、支、通網路的協同發展,深度融合,連接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建立國內通用機場、支線機場、國內幹線機場以及國際機場間互聯互通的航空網路,實現兩翼齊飛,三網融合。

它提供的不只是中轉機會,而是全責任服務的完整產品:一個航班代碼,兩個承運人,標準獨立產品,全責任服務產品,全保障服務體系,且票價低於直飛。

相較於常規的干支結合產品,它內涵更豐富、服務更全面、保障更有效,主要體現在跨航合作模式創新、多管道合作打通銷售、360閉環體系全保障標準服務、全責任服務幾個方面。

在跨航司合作,模式創新方面,華夏航空通過網路延伸,現已與國航、南航、東航國內三大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實現7家代碼共用、10家SPA和18家航線互售等形式的合作,充分利用了幹線網路,基本實現國內大中小城市全覆蓋;同時,將閒置的幹線端座位有效利用起來,彼此互為增量客源,以此實現幹線網路尾艙變現。

在多管道合作,打通銷售方面,華夏航空在OTA平臺上實現了通程航班產品的通暢銷售,目前已打通的銷售管道有途牛、同程旅遊、去哪兒、攜程、飛豬、藝龍等平臺。華夏航空通過創新手段,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關於通程產品的銷售管道,實現了購票環節的通暢便捷。

在360度閉環體系全保障標準服務方面,華夏航空的服務貫穿整個流程,從購票之時開始,旅客將享受到各種預先提示、地面值機提示、優先登機、專人引導、客艙廣播提醒、航延預警、航延單獨服務、行程失效保障服務,同時,還健全了通程服務體系與標準,包括資訊標準、航延賠付標準、食宿/休息標準等。全保障標準服務形成了360度閉環體系,華夏航空構建起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保障體系。

在全責任服務方面,華夏航空建立了全責任保障服務,即承擔服務責任、多管道責任處理、提供全責任保障服務,建立中轉服務失效處理機制,建立了客規級賠付標準。

不僅如此,華夏航空還通過通程資訊系統的建設使用,打破了資訊割裂的現狀,形成了資訊鏈條,在系統層面上實現對整個運營保障流程的全面監控。

連接通航網路

實現三網融合發展

華夏航空副總裁羅彤表示,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的本質與支線運輸相同。短途運輸航空作為支線的毛細血管,是支線航空向更下一層級的延伸,二者服務目標、運行條件以及運營模式一脈相承,從本質上是相同的;發展通用航空短途運輸是對支線事業的延伸,華夏航空認為發展以短途運輸為形式的通用航空是未來民航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

通航短途運輸的發展方向不是滿足通勤機場間點對點的需求,通航機場必須接入整個民航運輸網路,方能發揮短途運輸的作用,探尋通用航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未來,華夏航空將一如既往地通過幹、支、通網路的協同發展,深度融合,連接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建立國內通用機場、支線機場、國內幹線機場以及國際機場間互聯互通的航空網路,實現兩翼齊飛,三網融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