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鐵觀音小故事

出身安溪茶鄉, 樂享關乎茶與生活點滴感悟。 瞭解更多鐵觀音知識加可以茶農【htgy6699】知茶, 懂茶, 分享茶經驗才是我們的初衷。

說起鐵觀音手工茶製作, 對於我來說, 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從小在茶鄉長大, 看著長輩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了鐵觀音的製作技藝, 近幾年來, 隨著手工鐵觀音茶的再度興起, 尤其是今年春茶, 尤其的火。 昨日, 看著鄉親們在採摘製作, 一時興起, 用相機拍下了傳統手工茶的製作程式, 分享給不曾見過的朋友們看看!

中午11點, 晴空萬里, 微風徐徐。 是個採摘鐵觀音多好天氣, 大家早早地吃完午飯, 背著裝茶青的茶框出發, 這時候的鐵觀音茶樹在太陽光的照射下, 散發出陣陣的茶香, 這個香氣也是我們喝到的茶香的初始味道, 特別的好聞。

從11點採摘到下午4點, 忙碌了一天的採茶工作正式收工, 師傅把採摘好的茶青分批次地扛回家。

茶青採摘後還需要曬太陽, 讓太陽光曬掉茶青多餘的水分, 方便晚上搖青的“”走水“”, 何為“”走水“”, 是指茶葉通過搖青把茶梗的水分逼到葉片上, 一小段時間後葉片的水分又回流到茶梗, 之後又進行搖青, 如此迴圈周而復始, 茶青的味道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變熟, 變得越來越好聞。 茶青也越來越有活力, 香氣越來越好。 鐵觀音的製作獨特之處就是需要通過"走水"才能產生更強的香氣。

大哥在忙乎著曬青工作, 曬青最重要的是均勻度和茶青的軟度, 必須合適才行, 學問很大呢!曬完青下一步就是把茶青弄進涼青房讓它冷卻, 吃完晚飯, 進入搖青的環節, 鐵觀音香不香, 搖青這個環節是重中之重, 絲毫馬虎不得, 而且還需活學活用, 靈活把握搖青的力度, 根據茶青發酵程度的變化, 每次的搖青時間力度都是不一樣, 通常清香型的鐵觀音, 三遍搖青就夠了;而傳統製作的鐵觀音, 則最少需要四次搖青;其次, 每次搖青的間隔時間也是靈活的, 不固定, 也是根據茶青的發酵程度來決定。

隨著搖青的次數的增多, 茶青的香氣也越來越濃, 制茶師傅會根據茶青的生命力決定大概什麼時間炒青, 次日臨近炒青的時間, 製作師傅每隔十分鐘都會進入涼青房看茶青, 聞香氣。 香氣來了, 立馬就要炒青, 不能耽擱, 否則香氣已過, 那一天就白忙了。

因此, 能否留得住香氣, 殺青時機的掌握是關鍵。

殺青完畢, 鐵觀音的香氣也基本定型了。 接下來就是包揉、手工打散、最後粗制完成, 包揉成一個大籃球狀的大顆粒, 粗制工作基本完成, 但是, 粗制過程也不能隨便, 需要一氣呵成, 製作速度也要快, 太慢了也可能導致香氣的散發和流失,其次還會影響到茶葉的鮮味。最後一步才是把球狀的茶葉烘乾,至此,鐵觀音的香氣才算徹底留住了!是不是太難了呢,朋友們!手工茶的工藝如此複雜,我講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呢!

太慢了也可能導致香氣的散發和流失,其次還會影響到茶葉的鮮味。最後一步才是把球狀的茶葉烘乾,至此,鐵觀音的香氣才算徹底留住了!是不是太難了呢,朋友們!手工茶的工藝如此複雜,我講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