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鄉唯一的“她”——憑啥這麼美?

融媒體記者|過剛紅 吉勝利 趙 穎

孔子杏壇施教、子路三善治蒲, 在長垣這座豫北古邑, 如今, 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和諧之音處處傳響。 作為咱們新鄉唯一一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和唯一的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城市的縣級城市, 這裡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文明魅力呢?

一、講文明、樹新風, 精善之城赫然而立

近年來, 長垣縣將文明城市創建列入縣委縣政府三大重點任務, 傾全縣之力全力以赴開展創建工作。 2017年7月, 長垣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2017年11月, 成功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在長垣, 紅房子志願服務站不僅遍佈城區的公園廣場, 還在各個住宅社區分佈駐守, 讓志願服務花開滿城。

長垣文明志願者 張冰:

(你在忙什麼?)我在登記每天的服務內容。 (那咱每天大概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大致是一些法律宣傳、孝老敬親、困難幫扶和環境保護一類的。 (那您從事志願者服務多長時間了?)有兩年了。 ( 那你每天這樣工作時間是多長?) 我們是這樣, 像我們這樣的志願服務者, 是從週一到週六, 每天輪流在這兒值守。

遍佈城鄉的志願服務站、服務團隊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 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其中,

崇德向善的先賢遺風在這裡得到傳承和發揚。

長垣縣文明辦副主任 黃堃

紅房子志願服務站是我縣眾多服務站點的一種, 在我縣具備“六有一落實”的志願服務站點有三百多處, 在志願服務網上正式註冊的志願者有五萬多人。

如今, 長垣的志願服務活動已實現規範化、制度化, 扶困助殘、災區捐款、大病救助、義寫義賣義演、愛心送考等活動已蔚然成風。 還大張旗鼓地開展了道德模範事蹟宣講會, “最美長垣人”評選表彰, 星級文明村、文明戶評選, 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 擴大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影響力,

弘揚社會正能量。

長垣縣文明辦主任 張傑

我們長垣縣堅持把志願服務作為動員群眾參與創建的重要載體, 志願服務活動已實現規範化、制度化, 像我們的“週五志願服務活動”已形成長效機制, 縣領導分包單位, 各單位分包路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在路段做好“四員”服務,即環境衛生保潔員、文明交通勸導員、門前三包落實督導員和創文工作宣傳員。

二、氣象新、顏值美,宜居之城別有天地

長垣北關居民 王建平:

東湖公園這以前是個廢坑塘,周邊居民的污水都往這裡流。通過改造這個東湖公園以後,這裡的環境確實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早起人們也出來悠了轉了,也有地方去了。晚上也是吃過飯以後,這個小公園也是非常多的人,帶著孩子出來玩,悠啊轉啊,鍛煉身體。通過精神文明創建,給咱老百姓確確實實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除了東湖公園,長垣還精心雕琢打造了如意園、論語公園、體育公園等公園遊園58處,城鄉生態水系建設投資達到56億元。

長垣縣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的理念,精心打造“30分鐘通勤圈、10分鐘生態休閒圈、10分鐘生活服務圈”。投資3.7億元,建成總長111.8公里,綠化面積11平方公里,貫通全域的路網綠色廊道,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17%。

隨著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和投資25億元的職教園區和廚鄉小鎮、投資4.1億元的老區街巷恢復性改造工程,以及全域旅遊項目的啟動實施,城市的佈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美、個性也更加鮮明。

三、齊發力、治環境,文明之城秩序井然

在長垣數位城管指揮中心,大螢幕上可以即時看到全城的監控畫面,可以說“天網”技防設施已經遍佈全城,在展示“智慧城市”魅力的同時,更為居民提供了全省第一位的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長垣縣社會治理網格化辦公室主任 陳清俊

我們投入近億元建設了“天網”工程,安裝監控探頭2597處、高清探頭1049處,10處高空瞭望,全縣共劃為128個網格,依託“社管通”管理系統,及時發現、上報、解決、回饋問題,構建“一格多元、一員多能”的網格化管理,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問題。

長垣以百城提質建設為載體,對城鄉道路、公園廣場、公廁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投資3.8億元,修繕了城區道路44.5公里;投資9747萬元,打造提升367條背街小巷,粉飾牆體346萬平米;打造了億隆、龍山兩條誠信示範商業街;全域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機制在全省率先推行,人工和機械輪番灑掃,環衛保潔水準實現“以克論淨”。

徜徉在長垣的大街小巷及鄉村,琳琅滿目、內容豐富、頗具教育意義的文化牆、愛國牆寓教於樂,令人賞心悅目。優美整潔的生態環境、井然有序的市場秩序和交通秩序更凸顯了文明之城的魅力。

四、共分享、惠民生,和諧之城充滿溫度

這裡是長垣縣每個街道社區都有的免費理髮室,每到週五,所有60歲以上老人都可以來這裡,享受社區志願者提供的免費理髮服務。

長垣縣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把公共服務供給水準作為衡量創建水準的重要尺規,不遺餘力改善民生福祉。

建成了功能完善的18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10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所有鄉級文化站和社區文化中心配備完善了志願服務站、無障礙設施,豐富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普教育、家長學校等學習教育活動,配置了樂器、健身器材,並建成了“五老活動室”、“四點半”學校、免費理髮室等,對市民居住環境進行淨化、亮化、美化,並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業餘文化活動,使群眾享受到了創文帶來的實惠,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和歡迎 。

長垣如意社區黨支部書記 王明立

創文以來咱這個社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咱這個社區設置了有理髮室、 兒童驛站、老人活動室、圖書室。把咱社區打造成老百姓樂意、滿意、非常高興非常滿意的一個社區。

長垣縣實現文明創建以城帶鄉,城鄉共創,完善了600個行政村級便民服務點,群眾足不出村即可辦理社保、戶籍等事項,建設了党建文化廣場、文化大院,製作了內容豐富、形式美觀的文化牆、小遊園,主要道路進行硬化綠化美化。美麗鄉村建設卓有成效,創文成果普惠城鄉。

長垣縣文明辦主任 張傑

文明城市創建永遠在路上。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始終懷著“長垣是咱家、創文為大家”的情感認同,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描繪長垣更美的文明畫卷!

在路段做好“四員”服務,即環境衛生保潔員、文明交通勸導員、門前三包落實督導員和創文工作宣傳員。

二、氣象新、顏值美,宜居之城別有天地

長垣北關居民 王建平:

東湖公園這以前是個廢坑塘,周邊居民的污水都往這裡流。通過改造這個東湖公園以後,這裡的環境確實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早起人們也出來悠了轉了,也有地方去了。晚上也是吃過飯以後,這個小公園也是非常多的人,帶著孩子出來玩,悠啊轉啊,鍛煉身體。通過精神文明創建,給咱老百姓確確實實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除了東湖公園,長垣還精心雕琢打造了如意園、論語公園、體育公園等公園遊園58處,城鄉生態水系建設投資達到56億元。

長垣縣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的理念,精心打造“30分鐘通勤圈、10分鐘生態休閒圈、10分鐘生活服務圈”。投資3.7億元,建成總長111.8公里,綠化面積11平方公里,貫通全域的路網綠色廊道,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17%。

隨著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和投資25億元的職教園區和廚鄉小鎮、投資4.1億元的老區街巷恢復性改造工程,以及全域旅遊項目的啟動實施,城市的佈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美、個性也更加鮮明。

三、齊發力、治環境,文明之城秩序井然

在長垣數位城管指揮中心,大螢幕上可以即時看到全城的監控畫面,可以說“天網”技防設施已經遍佈全城,在展示“智慧城市”魅力的同時,更為居民提供了全省第一位的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長垣縣社會治理網格化辦公室主任 陳清俊

我們投入近億元建設了“天網”工程,安裝監控探頭2597處、高清探頭1049處,10處高空瞭望,全縣共劃為128個網格,依託“社管通”管理系統,及時發現、上報、解決、回饋問題,構建“一格多元、一員多能”的網格化管理,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問題。

長垣以百城提質建設為載體,對城鄉道路、公園廣場、公廁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投資3.8億元,修繕了城區道路44.5公里;投資9747萬元,打造提升367條背街小巷,粉飾牆體346萬平米;打造了億隆、龍山兩條誠信示範商業街;全域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機制在全省率先推行,人工和機械輪番灑掃,環衛保潔水準實現“以克論淨”。

徜徉在長垣的大街小巷及鄉村,琳琅滿目、內容豐富、頗具教育意義的文化牆、愛國牆寓教於樂,令人賞心悅目。優美整潔的生態環境、井然有序的市場秩序和交通秩序更凸顯了文明之城的魅力。

四、共分享、惠民生,和諧之城充滿溫度

這裡是長垣縣每個街道社區都有的免費理髮室,每到週五,所有60歲以上老人都可以來這裡,享受社區志願者提供的免費理髮服務。

長垣縣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把公共服務供給水準作為衡量創建水準的重要尺規,不遺餘力改善民生福祉。

建成了功能完善的18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10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所有鄉級文化站和社區文化中心配備完善了志願服務站、無障礙設施,豐富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普教育、家長學校等學習教育活動,配置了樂器、健身器材,並建成了“五老活動室”、“四點半”學校、免費理髮室等,對市民居住環境進行淨化、亮化、美化,並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業餘文化活動,使群眾享受到了創文帶來的實惠,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和歡迎 。

長垣如意社區黨支部書記 王明立

創文以來咱這個社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咱這個社區設置了有理髮室、 兒童驛站、老人活動室、圖書室。把咱社區打造成老百姓樂意、滿意、非常高興非常滿意的一個社區。

長垣縣實現文明創建以城帶鄉,城鄉共創,完善了600個行政村級便民服務點,群眾足不出村即可辦理社保、戶籍等事項,建設了党建文化廣場、文化大院,製作了內容豐富、形式美觀的文化牆、小遊園,主要道路進行硬化綠化美化。美麗鄉村建設卓有成效,創文成果普惠城鄉。

長垣縣文明辦主任 張傑

文明城市創建永遠在路上。 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始終懷著“長垣是咱家、創文為大家”的情感認同,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描繪長垣更美的文明畫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