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修秤老人一上午收入2元錢,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武爺爺是亳州市的一位制秤、修秤師傅, 隨著電子量具的興起, 精確度低的手工秤逐漸沒有了市場。 他每天在堅持在渦河人民大橋北頭出攤,

有時一天沒有一位顧客。

4月12日上午, 沒有一位來買秤的顧客。 只有一位賣魚的商人, 因為秤不靈活了, 來到武師傅這裡修理一下。

經檢查, 武師傅確認是連接提繩的“叨子”不靈活了。 武師傅工具分類很細, 手下的這個盒子是專門存放“叨子”的

武師傅用剪刀在秤稈上老的“叨子”處鑽一下, 以便“叨子”轉動靈活。

武師傅正在修秤。

秤修好了, 顧客仔細檢查一下, 比較滿意。 他發現有的秤星缺失了, 請武師傅再修理下。

武師傅正在安裝秤星, 這種秤星其實就是將一根銅條, 安裝在秤稈上的細小孔內, 再用刀具割斷、磨平。

忙活了半個多小時,收入2元錢。顧客拿出10元錢,武師傅找零8塊。

武師傅找零8元錢。

忙活了半個多小時,收入2元錢。顧客拿出10元錢,武師傅找零8塊。

武師傅找零8元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