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熱衷做慈善,靠買鞋打敗了李寧,正追趕美國耐克,全球排名第三

他當過兵, 務過農, 做過海鮮小生意, 最終創建了中國知名運動品牌—安踏, 2011年起, 安踏業績已打敗了龍頭老大李甯, 2017年安踏年營收166.9億元, 市值突破千億港幣, 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大的體育用品品牌。 僅次於國際巨頭美國耐克和愛迪達。 他就是安踏創始人——丁和木。 一個鞋王創業者, 熱衷於公益慈善, 自2002年以來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財物達1.6億元, 用於災難救助、貧困兒童教育扶助、退役運動員就業、創業扶助等項目。 在故鄉晉江, 丁和木先生家族則被授予了“慈善世家”的榮譽稱號。

1937年8月, 丁和木出生于福建晉江陳埭岸兜的農民之家。 年輕時正逢新中國成立還不久, 局勢還不是穩定, 他走上了當兵之路,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他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感。 有著世代相襲的濃厚商品意識的丁和木不滿足當一輩子農民, 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春風吹來,

憑著丁氏回族祖先遺傳給他的善於經商的精明頭腦的敏感, 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 機會來了。

1991年, 丁和木變賣了家長能換錢 的東西:穀子、蟶、豬、雞、鴨等, 同時也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部分錢, 加起來共有五、六萬人民幣。 那個時代, 萬元戶都稱為有錢人了。 可見, 丁和木當年創業的心, 很強烈。 拿著所有的家當, 創建了安踏。 安心了走上了創業之路。 憑藉晉江僑鄉優勢, 再加上他曾做過海鮮生意, 接觸人多, 資訊靈活。 丁和木對商業行情的情況捕捉較快、領悟較深。

當晉江很多工廠把半手工做成的鞋以很低的價格作為OEM的訂單, 貼上耐克、愛迪達之類的商標, 運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作為一種很享受的發財致富的途徑時, 丁和木和他的兒子意識到明白了生產外單、沒有自己的品牌不是長久之計。

1994年, 丁和木邁向了品牌之路, 當時, 開工廠的人很少, 開的廠子規模也很小, 都是家庭作坊為主。 誰也沒有經驗, 也不知道怎麼管理。 只能靠“摸著石頭過河”搶奪第一個吃品牌螃蟹的人。

丁和木有著部隊千錘百煉練就的做事果斷, 雷厲風行的好習慣。 再加上閩南人有著‘愛拼才會贏’、‘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

丁和木的兒子拿著他的600雙鞋來到舉目無親的北京, 讓安踏的鞋鞋擺到了北京各大商場的櫃檯上, 包括北京王府井商場。 “讓世界的不公平, 在我面前低頭, Keep moving 永不止步...”安踏 的廣告語在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了。 做中國人能買得起的鞋, 成為了丁和木的主要戰略目標。

2011年, 安踏首次打敗了李甯, 趁著李寧深陷虧損的泥沼, 安踏甩開李寧一大截, 儘管李寧有多麼地努力去復蘇。 還是無法追趕了。 2012年安踏業績達人民幣76.2億元, 其他為67.4億元。 安踏成功躍成為國產體育用品品牌的龍頭老大位置。

2016年, 安踏用工匠精神突破百億業績,

公司營收達人民幣111.26億元,增長24.7%, 成為中國首家進入百億俱樂部的運動品企業。

截至2017年年底, 安踏擁有9467家安踏品牌門店, 1086家FILIA門店以及64家迪桑特門店。 電商業績也發展迅速, “雙11”當日銷售額達6.7億元, 創下新高。

目前安踏僅次於國際巨頭耐克和愛迪達, 位列全球運動品牌行業第三,中國第一穩重龍頭老大這把交椅。而丁和木始終銘記“誠信感恩”信條,不忘回饋社會,積極致力於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自2002年以來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財物達1.6億元。獲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泉州市唯一獲獎者)、“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等表彰。

位列全球運動品牌行業第三,中國第一穩重龍頭老大這把交椅。而丁和木始終銘記“誠信感恩”信條,不忘回饋社會,積極致力於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自2002年以來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贈財物達1.6億元。獲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泉州市唯一獲獎者)、“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等表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