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掏空行星內部,將行星變成太空星艦,別以為科學家在開玩笑

趣味探索訊 當全世界科學家們正忙著籌畫研製能飛越太空飛船時, 沒想到一群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們卻不按常理出牌, 決定以一種聳人聽聞的方式用最小成本製造出穿越太空的超級星艦, 這次他們要讓我們忘掉“太空飛船”這個詞語。

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制定一項激進的太空旅遊計畫, 腦洞大開地設計一款可用於太空旅行的另類星艦, 決定顛覆傳統製造飛船的思維模式。 他們將捕獲到的巨型小行星內部挖空改造成能飛行的星艦, 在星球內部創造出一個巨大的城市般結構, 足夠讓上百萬人能在星球上一次性呆上幾十年, 甚至可能是幾百年。 最有意思的是人類完全可以在星球上結婚生子、繁衍生息。 這個專案被稱為“不斷發展的小行星星艦”。

你說小行星能改造成星艦, 好吧!我相信你!但作為一個能取代太空飛船的星艦肯定需要有推進系統吧!要不然我們怎麼飛行,

如何控制它呢?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他們稱只需將數十枚核動力的推進系統安裝在小行星上, 就能讓操作人員控制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及方向, 不過聽起來有點意思, 不過仔細一想好像有些懸, 這得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驅使一顆星球?

(將小行星改造成巨大星艦)

別以為科學家在跟大家開玩笑, 這項”小行星星艦“計畫並非科學家們拿來過過嘴癮, 這次他們要動真格。 現在這項腦洞大開的太空計畫已經啟動, 目前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已和歐洲空間局取得合作, 計畫開發一套支援生命所需的循環系統。 來自DSTART領導者Angelo Vermeulen也認為, 我們的確需要能自我維持和可繁衍的太空生存技術, 能夠讓我們人類在數百年時間內從這個太陽系飛越另一個太陽系, 因為我們並不能保證地球就一直安全, 所以開發和研究支持生命生存的循環系統意義非常重大。

事實世界各國早已啟動支持生命生存的獨立循環系統的研究,

作為泱泱大國中國肯定不會落後, 事實上中國於2017年5月份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啟動了的生態密閉艙室“月宮一號”, 將8名所謂“宇航員”的學生分兩批進入密閉艙室自主生活一年, 不過再過十幾天就到時間了。 事實上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大規模實驗升級版的生物圈2, 目的就是為未來人類殖民火星做準備。

這項小行星星艦計畫能否成功未來沒誰知道, 所以一口否定似乎有些為時過早。 不過時間能驗證一切,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