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江:党建引領補齊弱勢短板,助力鄉村振興別樣紅

黨建之花分外豔 鄉村振興別樣紅

——印江自治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側記

春風輕輕地吹, 輕輕地吹, 吹綠了大地, 吹醒了小草, 吹出了勃勃生機。

4月8日這天, 印江自治縣晴空萬里, 陽光明媚, 搖曳在路邊的桃花開得分外妖嬈, 印江自治縣一如既往召開的"支部活動日"也如這驕陽一般, 打破往日的"常規", 以支部引領、黨建交流、外出學習等多種形式, 深化了黨建工作內涵, 傳遞了印江黨建好聲音。

黨建交流 拓寬"致富路"

4月8日, 嘹亮的國歌聲在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韓家村文化廣場響起, 烈日下, 大家歡聚一堂, 該縣沙子坡鎮韓家村與朗溪鎮三村、坪柳村三個支部開展了生動活潑的跨區域黨建交流活動。

韓家村屬於非貧困村, 該村發展苗圃代種和生豬代養產業, 促進群眾增收, 推行黨員標準化管控體系, 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朗溪鎮三村村是2017年脫貧出列的村, 主打產業有養豬500多頭、蛋雞11000餘羽, 還種有2500畝精品水果, 產業蓬勃興起。 而坪柳村有107戶349人, 貧困發生率為2.29%, "坪柳花燈戲"在該縣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交流活動中, 兩鎮三村黨員幹部就党的基層組織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民心黨建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三個村的黨員幹部通過曬成績、談經驗, 比做法, 強化了個各自的亮點特色, 補齊了弱勢短板, 在開放式的交流中, 道出了党的基層組織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實際情況, 找到了問題短板, 找准了發展方向, 拓寬了致富路子, 為脫貧致富添足了馬力。

"通過支部聯建活動, 在韓家村, 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 特別是他們的苗圃基地, 既美化了村莊, 又發展了經濟, 從而帶動群眾致富, 帶動了鄉村振興, 我們學到了很多經驗。 "朗溪鎮三村村主任鐵承浪說。

據瞭解, 在此跨區域黨建交流上, 大家針對問題, 逐個剖析, 建言獻策, 達成了諸多共識, 較好地促成了資源分享、技術互通、互助合作的共贏格局。

因地制宜 唱好"致富經"

印江自治縣新寨鎮高峰村鎮地處山區, 地勢寬廣, 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特別是漫山遍野的野花, 當地群眾依靠這些野花興起蜜蜂養殖, 走上了脫貧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我們這裡是山區, 漫山遍野的花不利用就可惜了。

"高峰村黨支部書記高明成說到, "我村養殖中蜂200箱, 能在油菜花、山草花上采到蜜源, 中蜂產出的蜂蜜品質也很高, 一箱蜜蜂能產15至20斤蜂蜜, 一斤可賣到150元左右, 而且中蜂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 適應性和抗蟎抗病能力也很強。 "

養蜂對群眾來說既省時也省力, 經濟效益也很高。 高峰村黨支部便充分利用每月"支部活動日"的契機, 多次組織群眾前往外縣蜜蜂養殖基地實地考察學習蜜蜂養殖技術, 同時結合高峰村的村情, 通過申請財政扶貧資金以及群眾自願入股, 採取"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的模式搞起了蜜蜂養殖。 據高明成介紹, 高峰村已養殖蜜蜂200多箱, 預計年產蜂蜜4000斤, 產值約60萬元, 將有效帶動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支部引領 催開"致富花"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板溪鎮按照"選好能人、選好產業、建好基地、搭好平臺、帶富群眾"的"四好一帶"產業發展思路,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運作模式,重點發展食用菌、生態林下養雞2個主導產業和茶葉、果蔬、苗木3個輔助產業,實現了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

今年,該鎮柿坪村將有能力的致富帶頭人、春暉人士吸納到村"兩委"班子中來,不斷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黨支部的引領下,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充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林地資源,採取集體經濟代養、家庭農場自養等方式,投入218.9萬元發展了林下養殖土雞1萬羽。同時,依託利用信用社、惠民互助資金合作社等金融服務平臺、各級畜牧養殖技術服務平臺、農村電商等銷售服務平臺,形成了"產、供、銷"為一體的內部縱向經營體系,產業發展勢頭喜人。

據瞭解,該村林下養雞產業,覆蓋貧困戶75戶270人,可產生效益333.69萬元,實現純利潤76.53萬元,貧困戶人均收入708.5 元,可帶動120人脫貧,增加集體經濟積累3.8萬元。

2018年是印江自治縣整縣脫貧"摘帽"之年,該縣始終堅持以"民心黨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以脫貧攻堅為第一民生工程,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展現了党建強、鄉村美的別樣風采!

精彩推薦

銅仁:選派精兵強將駐進村 攻堅脫貧一線春潮湧

《銅仁黨建直播間》第五期播出啦!

宋長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作為

石阡:創建"五聯五幫"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新模式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蒲晟迪

支部引領 催開"致富花"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板溪鎮按照"選好能人、選好產業、建好基地、搭好平臺、帶富群眾"的"四好一帶"產業發展思路,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運作模式,重點發展食用菌、生態林下養雞2個主導產業和茶葉、果蔬、苗木3個輔助產業,實現了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

今年,該鎮柿坪村將有能力的致富帶頭人、春暉人士吸納到村"兩委"班子中來,不斷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黨支部的引領下,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充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林地資源,採取集體經濟代養、家庭農場自養等方式,投入218.9萬元發展了林下養殖土雞1萬羽。同時,依託利用信用社、惠民互助資金合作社等金融服務平臺、各級畜牧養殖技術服務平臺、農村電商等銷售服務平臺,形成了"產、供、銷"為一體的內部縱向經營體系,產業發展勢頭喜人。

據瞭解,該村林下養雞產業,覆蓋貧困戶75戶270人,可產生效益333.69萬元,實現純利潤76.53萬元,貧困戶人均收入708.5 元,可帶動120人脫貧,增加集體經濟積累3.8萬元。

2018年是印江自治縣整縣脫貧"摘帽"之年,該縣始終堅持以"民心黨建"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以脫貧攻堅為第一民生工程,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展現了党建強、鄉村美的別樣風采!

精彩推薦

銅仁:選派精兵強將駐進村 攻堅脫貧一線春潮湧

《銅仁黨建直播間》第五期播出啦!

宋長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作為

石阡:創建"五聯五幫"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新模式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蒲晟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