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個小山村,一千多年來名字一直沒變過,更是雲南最重要的產鹽地

諾鄧古村, 是全國首批“中國景觀村落”, 雲南十大旅遊古鎮之一。 《舌尖上的中國》讓諾鄧火腿聞名全國, 諾鄧火腿之所以好吃, 是因為醃制火腿的鹽巴。 那鹽是從村裡一口千年鹽井裡來的。

一千多年前諾鄧就存在於史籍中, 連名字都叫諾鄧, 是南詔時期遺留在滇西北久遠的一個村落。 諾鄧歷史上產鹽, 是大理最重要的產鹽基地。

村中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兩朝建築和著名的玉皇閣道教建築群,

民居住宅和道路街巷層層疊疊、台梯相連, 一切都古香古色, 讓人無法抵禦思古之情。

村子裡有個鹽博物館, 博物館後面就是龍王廟, 據說諾鄧的龍王是管理雲龍五井的。 萬壽宮遺址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築, 明初人們將原元代江西會館改為寺廟,

稱“祝壽寺”。 嘉靖年間提舉李瓊重修該寺, 明未改名為“萬壽宮”, 現存李瓊所寫詩碑。

鹽街鹽局, 官衙已無處尋覓, 只餘這塊標記位置的牌子了。 古代由煮鹽的灶戶將製成的食鹽交到鹽局, 鹽官再把鹽分發到各地行銷, 絡繹不絕的運鹽馬幫在此出發,

走往東向大理, 南向保山, 西向騰沖、緬甸, 北向麗江、西藏的“鹽(茶)馬古道”上。

諾鄧, 的確是個與世隔絕的偏僻山村, 雖然離縣城只幾十分鐘距離, 但見不到現代建築的丁點痕跡。

說她土, 是真土, 土牆土路土屋, 村民背朝大山面朝天, 以耕種為生, 用馬運貨;然而她又是很雅的, 村屋門聯上龍飛鳳舞、簡淨雋永的字跡, 文昌宮、欞星門的精雕細刻, 每家每戶瓦當上的精緻花紋, 都透露出儒教鼎盛、風雅猶存的痕跡。

說起來諾鄧的建築,都是典型的白族四合院,每一家都有幾百年的歷史。由於諾鄧的房子一般都都依山而建,正房耳房和前房不在一個平面上,故而行成了四層錯落有致的屋簷面,雨水從天上到院子的天井要滴五次 如果你不用那麼著急,可以慢慢坐下來,和房子的主人們聊故事。

聽說,這裡的房子都是一代代住下來的,而每一個曾經擁有它的主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雖然諾鄧的鹽井已經被廢棄了,還是被保護的好好的可以進去參觀,曾經鹽是諾鄧的命脈,而現在的諾鄧鹽卻成就了諾鄧火腿,總算也不辜負了曾經的輝煌。

鹽馬古道的商人為村子帶來了精明,也帶來重教的傳統。因此這裡也陸陸續續出了些進士舉人貢爺秀才。

已有千年來沉澱的古風韻味,山路、紅牆、牌坊、祠堂,在時光之中略顯滄桑,一種質樸,一種安靜。

安靜、古樸、與世無爭,你會撞見古老牆面和樹葉投影下的自然畫作,也會聽見英雄騾子和它頸間鈴鐺的讚歌。

村裡人依舊農活為主業,保留著一分淳樸,擦身而過總是點頭微笑淺淺一聲你好,簡約的禮數透出生活的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樸的生活方式,寧靜的鄉村生活,非常適合治癒久居城市的疲憊的心靈。

說起來諾鄧的建築,都是典型的白族四合院,每一家都有幾百年的歷史。由於諾鄧的房子一般都都依山而建,正房耳房和前房不在一個平面上,故而行成了四層錯落有致的屋簷面,雨水從天上到院子的天井要滴五次 如果你不用那麼著急,可以慢慢坐下來,和房子的主人們聊故事。

聽說,這裡的房子都是一代代住下來的,而每一個曾經擁有它的主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雖然諾鄧的鹽井已經被廢棄了,還是被保護的好好的可以進去參觀,曾經鹽是諾鄧的命脈,而現在的諾鄧鹽卻成就了諾鄧火腿,總算也不辜負了曾經的輝煌。

鹽馬古道的商人為村子帶來了精明,也帶來重教的傳統。因此這裡也陸陸續續出了些進士舉人貢爺秀才。

已有千年來沉澱的古風韻味,山路、紅牆、牌坊、祠堂,在時光之中略顯滄桑,一種質樸,一種安靜。

安靜、古樸、與世無爭,你會撞見古老牆面和樹葉投影下的自然畫作,也會聽見英雄騾子和它頸間鈴鐺的讚歌。

村裡人依舊農活為主業,保留著一分淳樸,擦身而過總是點頭微笑淺淺一聲你好,簡約的禮數透出生活的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淳樸的生活方式,寧靜的鄉村生活,非常適合治癒久居城市的疲憊的心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