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振興的屏南實踐——屏南傳統村落文創產業發展側記

漈下村

寧德網消息

一粒種子, 能萌發出怎樣的精彩?徜徉屏南鄉村, 驚豔無處不在——

甘棠漈下村, 一個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 放下鋤頭握畫筆, 縱情油畫世界, 畫古街老巷、繪長溪流水, 賣向天南地北, 自信滿滿;

熙嶺龍潭村, 一座座頹廢老宅破繭新生, 化為書吧、茶室、民宿, 全國各地遊客甚至海外友人紛至遝來, 安家長住, 他鄉成故鄉;

屏城廈地村, 一場場鄉村文化盛宴接連開演, 還有競相落地的公益電影培訓班、攝影寫生基地、藝術駐創基地等, 寂寥“書鄉”重煥生機……

這些不勝枚舉的鄉村嬗變, 正是一粒粒“文創種子”催生出的新氣象,

由表及裡, 活力萬千。

曾幾何時, 屏南與全國眾多鄉村一樣,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人去樓空、鄉村冷落, 鄉愁無處安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以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激發出了農村發展的無限動能。

立足傳統村落資源豐富的實際, 屏南因村施策、創新實踐, 闖出了“黨委政府+藝術家+農民+古村+互聯網”的傳統村落文創發展模式, 一個個古村拂去蒙塵, 重放異彩。 2017年9月, 屏南實至名歸, 摘得“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示範縣”殊榮。

到農村去, 正成為當下屏南最嘹亮的聲音!

頂層決策

厚植文創沃土

雙溪安泰藝術城

屏南山奇水秀, 散落於山水之間的古村落如點點繁星, 熠熠生輝。 據介紹, 屏南現有村落258個, 其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個, 中國傳統村落15個, 6個村落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 省級傳統村落20多個, 同時境內還現存古代廊橋56座, 如此集中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群在國內相對少見。

然而, 隨著大量農村人口的外出務工、經商、求學, “空心村”不斷湧現, 老屋凋敝、鄉村冷落。 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以及歷史文化的傳承, 成了一個不得不直面的社會課題。

熙嶺鄉龍潭村的變遷, 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這個隱于青山綠水間的古村, 歷史悠久, 百年老宅遍佈村落, 古韻綿長。 村裡還有以唱腔、表演獨具特色而聞名的“四平戲”, 躋身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涼夏夜, 小橋流水旁, 村民歡聚一堂, 長腔短調唱大戲, 成為無數龍潭人的溫暖記憶。

當古村邂逅“外出大潮”, 原本1400多人口的龍潭村僅餘200多人留守, 且多為老人、婦女。 一座座老宅在年久失修中轟然倒下, 殘垣斷壁、冷落門庭、斑駁蘚痕,

訴說著滄桑和無奈。

傳統村落現狀, 引起了屏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4年, 該縣把傳統村落保護開發, 作為全縣重點工作之一全力推動, 縣委主要領導分別牽頭掛鉤一個傳統村落, 組織保護和開發工作;2015年, 由屏南縣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文創工作;2016年, 成立了屏南縣文創產業工作領導小組, 由縣長擔任組長;2017年, 成立傳統村落文創產業項目指揮部, 實行專案化運作, 由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總指揮長, 立足高山生態優勢和文化資源稟賦, 以傳統村落文化創意為發軔平臺,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促進文創與傳統產業融合, 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文創扶貧脫貧和農村經濟轉型, 使之成為文化發展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引擎,

實現農民精神富足和生活富裕。

《屏南縣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文藝精品扶持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指導性檔相繼出臺, 明確戰略目標、產業佈局、政策支持等事項。 屏南每年還安排專項預算資金1000萬元, 用於文創產業引導、扶持和孵化, 推動文創人才和企業集聚, 力爭10年內引進國內外和培養本地文創人才2萬人, 把屏南打造成歷史建築群活態博物館, 中華民族文化尋根之地, 藝術、文學、影視、動漫的發生地與輸出地, 年旅遊人次達千萬以上的國際性文化創意矽谷和文化旅遊勝地。

文創引領, 政策資金全要素保障, 屏南古村振興的精彩畫卷由此徐徐展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