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學警出擊,鐵軌上營救輕生者失去雙腿,英雄壯舉贏得護士真愛

2017年10月5日, 為救輕生旅客而軋斷雙腿的90後學警李博亞和當初照顧他的一名護士張瑩喜結連理。 他們從醫患關係到一夫一妻, 開啟了一段別樣的愛情之旅, 用青春和真愛譜寫了一曲最美的人間戀歌。

幸福一對

生死時速學警沒有絲毫猶豫

李博亞, 1992年出生于平頂山市魯山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上幼稚園時, 李博亞比較瘦弱, 但看到班裡的同學受欺負, 他總會站出來告訴那個“壞蛋”:“你再這樣欺負人家, 員警叔叔要把你抓走的。 ”那時候, “員警”在他心裡就是公平和正義的化身。 上初中時, 李博亞癡迷於香港警匪片, 他被電視劇中員警的颯爽英姿所吸引, 暗暗發誓長大後要做一名正義的員警, 為人民服務。

2011年9月, 李博亞如願考入了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鐵道員警學院前身)。 2012年7月9日, 年僅20歲的大一新生李博亞像往常一樣和一些老民警在河北昌黎火車站台維持上車秩序。

17時40分, 由德州開往哈爾濱的1547次列車進站了, 在火車的轟鳴聲中, 一位年輕乘客突然沖出人群, 猛地跳入兩條鐵軌間輕生。 李博亞來不及多想, 緊跟著跳下去試圖將他拉回。 眼看火車車頭距離他們不過六七米, 李博亞使出畢生力氣夠到這名輕生乘客的手, 乘客卻用力掙脫, 把李博亞甩到了軌道上。 這時, 火車以時速35公里進站, 儘管司機採取了緊急制動, 可巨大的慣性還是使得車頭撞上了他們倆人, 李博亞的雙腿被近10個鐵輪軋過, 列車又拖著他往前走了一兩米, 而輕生乘客被撞到在兩軌之間, 未曾受碾。

這時, 執勤的民警紛紛跳下月臺, 抱起李博亞飛奔般送往秦皇島市第二醫院進行治療。 在醫院重症監護室,

醫護人員對李博亞進行了搶救,雖無生命之憂, 但雙腿近乎報廢。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第二天, 無論是醫院裡還是網路上關於李博亞英勇救人的事蹟傳得沸沸揚揚。 下班時, 實習護士張瑩在更衣室裡聽到同事們的議論, 心底對李博亞油然升起一股敬意, 但當得知李博亞竟與她同齡時, 她不由悲傷萬分, 不敢想像他醒來後該如何接受這個事實, 他的父母又該如何傷心欲絕, 張瑩不敢再往下想, 唯有默默為他祈禱。

半個月後, 李博亞病情逐漸穩定, 便從ICU病房轉入普通科室。 醫院為照顧他, 專門成立了志願服務小隊, 張瑩不在此列。 8月的一天, 護理李博亞的護士鄒娜因為要去參加婚禮, 就叫在休班的張瑩幫她替班下。

張瑩第一次走進李博亞的病房時, 視線情不自禁地落在被薄毯遮蓋的腿部。 原來院方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李博亞的行走能力, 少安裝一隻假肢, 就把他保存完好的左足移植到右腿, 做出一條腿來。 可很快她就被李博亞燦爛的笑容所吸引, 那笑容裡充滿生命能力, 好像能融化一切困頓、挫敗。

當時李博亞的右腿異位元再植剛剛成活, 需要及時監測血流量。 張瑩每隔兩個小時, 便會測試一次, 因為李博亞之前輸液較多, 血管被紮得千瘡百孔, 常常是幾個血管輪流用, 輪到張瑩時, 就紮到最外側的血管, 李博亞痛得“啊”一聲大叫。 張瑩頓時一陣臉紅, 用昌黎味兒的話連連道歉, 李博亞安慰道:“不怪你, 是接連扎針導致我的血管太過敏感了。

”一言一語間, 兩人相視而笑, 相互加了微信。

第二天, 張瑩為表歉意, 特意在微信問李博亞想吃什麼, 吃膩了醫院食堂飯菜的李博亞不假思索地回復了“雞翅”兩個字。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 半小時後張瑩就捧著一桶熱乎乎的炸雞翅出現在他面前, 他喜出望外, 不顧形象地大口吃起來。 在一旁的張瑩看著他狼吞虎嚥的樣子忍不住笑出了聲, 李博亞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露出一臉的不好意思。 張瑩忙說:“你吃你吃, 你吃得開心點啊。 ”李博亞拿出一個雞翅給張瑩, 說:“好東西咱倆一起分享。 ”兩個年輕人面對面啃著雞翅, 暢聊著, 給有些冷的病房增添了一絲溫情。

自強不息會被命運溫柔以待

2012年中秋, 李博亞給張瑩發了祝福微信後, 就望著窗外圓月,心底不由自憐自艾起來。這時,張瑩“咚咚咚”敲響了病房門,拿著一盒月餅出現在李博亞面前,打趣道:“這房內賞月多沒勁呀,我推你去外面怎麼樣?”李博亞連連點頭,張瑩就用輪椅推著他來到醫院的小花園。溶溶月色,桂花飄香,李博亞一掃之前的孤寂,深呼吸一口,對張瑩說:“明月為證!明年此時我一定要站起來。”張瑩看著堅強不屈的李博亞,對月祈禱:“老天,你一定要讓他站起來!”

沒多久,醫院安排李博亞進行康復治療。由於三個多月沒有活動,李博亞的腿筋收縮厲害,需要做伸直,這個過程非常煎熬。在一次微信聊天中,李博亞坦言希望張瑩方便時能在身邊為他加油打氣。那次,張瑩去看李博亞做康復治療,只見他眉頭緊蹙,嘴裡咬著棉花,一手抓著床單,一隻手扯著頭髮,豆大的汗珠滾滾而出。張瑩示意李博亞抓她的手,可他堅決不肯。事後,李博亞才說是怕抓疼她,只要她在,他就會覺得有無窮的力量,張瑩笑他真傻。從那以後,張瑩牢記李博亞做康復治療的時間,只要有空就去給他加油。果然,直到療程結束,李博亞沒再喊過一句疼。康復訓練結束後,李博亞到河南省假肢中心接受進一步的複建。走的那天,張瑩躲在人群後面目送他離開。上車後,李博亞給張瑩發資訊“等著我回來站在你面前。”張瑩回復:“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加油!”

儘管相隔兩地,但李博亞每有進步,都會通過微信告知張瑩: “今天我可以做俯臥撐了”“今天我拄著雙杠單腳站起了”“今天我穿上假肢了”……每取得一點點進步,張瑩都為他鼓掌。

2012年12月30日,張瑩接到李博亞的電話。在電話中,他突然興奮地像個孩子般大喊:“我可以走路了,可以走路了!”可不一會兒,李博亞又沮喪地說:“我腿沒有力氣,只能走一步。”張瑩連忙安慰:“這一步多重要啊,能走一步,就能走兩步,你一定可以的。”聽了張瑩的話,李博亞信心大增,對張瑩再三表示感謝。

幾天後,李博亞在微信上發來一段視頻:他扶著牆上的扶手,一步一步艱難地走著,任由汗水浸透了衣服。張瑩看著視頻,淚水濡濕了心扉,她知道他的每一步不僅僅是在走向康復,也是在走向她的芳心。

2013年4月,李博亞可以依靠雙拐獨立行走。當他一步步走到張瑩面前,張瑩笑得樂開了花。為了慶祝李博亞的早日康復,張瑩提議一起去看大海。在海邊,張瑩俏皮地問李博亞:“遭了這麼大的罪,你真的沒有哭過鼻子嗎?”李博亞笑著說:“沒有。挺一挺就過去了。”那一刻,當落日的餘暉灑在李博亞身上時,她只覺得他的身影更加高大。

在經歷截肢手術、安裝假肢、康復訓練之後,李博亞從病床到輪椅,從雙拐到單拐,再到直立行走,一步步艱難走過來了,終於站了起來。

不離不棄“最美愛情”收穫祝福

2013年9月9日,李博亞重返學校。學校為他聯繫了河南員警學院,讓他在那裡專升本,完成兩年刑事科學技術的學業。

兩地相隔,微信聊天如陽光和水分,成了李博亞和張瑩每天的生活必需。從起床開始,到互道晚安入夢為止。兩個人連綿不斷的聊天,像淅淅瀝瀝的春雨,在網路世界裡催生出一抹春色,一點一點變成現實中的繁花似錦。

2013年11月的一天,李博亞打來電話,同往常一樣聊天。聊著聊著,李博亞語氣緊張而嚴肅起來,冒出一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話:“瑩瑩,我考慮了很久,做我的女朋友,好嗎?”張瑩知道自己其實心裡早已有了他,一切都是那麼水到渠成,就一口答應了他。李博亞興奮之餘,問她怎麼都不再想想,張瑩語重心長地說:“你對一個外人都能捨命相助,對家人更是如此。你不後悔救人,我就不後悔作為你的女朋友,甚至親密愛人。”李博亞笑說:“你真是傻丫頭,謝謝你願意把自己交到我手上,我一定會好好愛你保護你的。”電話兩端,倆人你一言我一語,互訴相思。

2014年4月,張瑩和李博亞把兩人正式交往的事情告訴了雙方的父母,李博亞父母欣然同意。然而,張瑩父母堅決不願意讓女兒遠嫁。那一年,張瑩的父母總有意無意地在女兒面前提及某某小夥真不錯,試圖說服張瑩放棄這段異地戀。而張瑩一次次表明自己心有所屬,李博亞是可以讓她託付終生的人。地域差異、父母反對接踵而至,但這絲毫沒有讓兩個相愛的人產生動搖,他們的心反而越靠越近。

沒有父母祝福的愛情是不完整的,但父母的強硬態度讓張瑩意識到了自身力量的薄弱。2015年的春節,張瑩向對她疼愛有加的姑姑道明心聲,通情達理的姑姑看得出張瑩對李博亞確系真情,而李博亞品德高尚,如果僅僅因為地域問題而棒打鴛鴦未免殘忍。於是,姑姑不斷做張瑩父母的思想工作:“我們都是過來人,明白這兩個人過日子呀,相愛最重要。其實現在高鐵通了,距離不是問題。早上在河南喝完胡辣湯,中午就能回家看海了。”最終讓父母原本很堅決的念頭有了鬆動。

正月初九,李博亞專程從河南趕來登門拜訪張瑩父母,他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贏得了他們的好評。張瑩父母同意倆人交往,不過表示目前李博亞須以學業為重。

2016年,李博亞本科畢業,回到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任教,他們的愛情也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升溫。2017年的情人節,李博亞單膝下跪向張瑩求婚,在一曲《今天你要嫁給我》的旋律中,她嬌羞地回答:“我願意,願意和你一起創造幸福的生活。”

2017年10月5日,李博亞和張瑩在河南魯山老家舉行婚禮。在婚禮上,李博亞向張瑩深情告白:“一生一世執子手,不離不棄共白頭。”

李博亞結婚的喜訊不脛而走,各地網友紛紛為他們送上祝福,有網友留言:“祝你們幸福,以後你們的孩子也會驕傲。父親是救人的英雄,母親是救英雄的美人。”

(原創稿件,謝絕轉載)

文/王一 李昊澤(受訪者供圖)

就望著窗外圓月,心底不由自憐自艾起來。這時,張瑩“咚咚咚”敲響了病房門,拿著一盒月餅出現在李博亞面前,打趣道:“這房內賞月多沒勁呀,我推你去外面怎麼樣?”李博亞連連點頭,張瑩就用輪椅推著他來到醫院的小花園。溶溶月色,桂花飄香,李博亞一掃之前的孤寂,深呼吸一口,對張瑩說:“明月為證!明年此時我一定要站起來。”張瑩看著堅強不屈的李博亞,對月祈禱:“老天,你一定要讓他站起來!”

沒多久,醫院安排李博亞進行康復治療。由於三個多月沒有活動,李博亞的腿筋收縮厲害,需要做伸直,這個過程非常煎熬。在一次微信聊天中,李博亞坦言希望張瑩方便時能在身邊為他加油打氣。那次,張瑩去看李博亞做康復治療,只見他眉頭緊蹙,嘴裡咬著棉花,一手抓著床單,一隻手扯著頭髮,豆大的汗珠滾滾而出。張瑩示意李博亞抓她的手,可他堅決不肯。事後,李博亞才說是怕抓疼她,只要她在,他就會覺得有無窮的力量,張瑩笑他真傻。從那以後,張瑩牢記李博亞做康復治療的時間,只要有空就去給他加油。果然,直到療程結束,李博亞沒再喊過一句疼。康復訓練結束後,李博亞到河南省假肢中心接受進一步的複建。走的那天,張瑩躲在人群後面目送他離開。上車後,李博亞給張瑩發資訊“等著我回來站在你面前。”張瑩回復:“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加油!”

儘管相隔兩地,但李博亞每有進步,都會通過微信告知張瑩: “今天我可以做俯臥撐了”“今天我拄著雙杠單腳站起了”“今天我穿上假肢了”……每取得一點點進步,張瑩都為他鼓掌。

2012年12月30日,張瑩接到李博亞的電話。在電話中,他突然興奮地像個孩子般大喊:“我可以走路了,可以走路了!”可不一會兒,李博亞又沮喪地說:“我腿沒有力氣,只能走一步。”張瑩連忙安慰:“這一步多重要啊,能走一步,就能走兩步,你一定可以的。”聽了張瑩的話,李博亞信心大增,對張瑩再三表示感謝。

幾天後,李博亞在微信上發來一段視頻:他扶著牆上的扶手,一步一步艱難地走著,任由汗水浸透了衣服。張瑩看著視頻,淚水濡濕了心扉,她知道他的每一步不僅僅是在走向康復,也是在走向她的芳心。

2013年4月,李博亞可以依靠雙拐獨立行走。當他一步步走到張瑩面前,張瑩笑得樂開了花。為了慶祝李博亞的早日康復,張瑩提議一起去看大海。在海邊,張瑩俏皮地問李博亞:“遭了這麼大的罪,你真的沒有哭過鼻子嗎?”李博亞笑著說:“沒有。挺一挺就過去了。”那一刻,當落日的餘暉灑在李博亞身上時,她只覺得他的身影更加高大。

在經歷截肢手術、安裝假肢、康復訓練之後,李博亞從病床到輪椅,從雙拐到單拐,再到直立行走,一步步艱難走過來了,終於站了起來。

不離不棄“最美愛情”收穫祝福

2013年9月9日,李博亞重返學校。學校為他聯繫了河南員警學院,讓他在那裡專升本,完成兩年刑事科學技術的學業。

兩地相隔,微信聊天如陽光和水分,成了李博亞和張瑩每天的生活必需。從起床開始,到互道晚安入夢為止。兩個人連綿不斷的聊天,像淅淅瀝瀝的春雨,在網路世界裡催生出一抹春色,一點一點變成現實中的繁花似錦。

2013年11月的一天,李博亞打來電話,同往常一樣聊天。聊著聊著,李博亞語氣緊張而嚴肅起來,冒出一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話:“瑩瑩,我考慮了很久,做我的女朋友,好嗎?”張瑩知道自己其實心裡早已有了他,一切都是那麼水到渠成,就一口答應了他。李博亞興奮之餘,問她怎麼都不再想想,張瑩語重心長地說:“你對一個外人都能捨命相助,對家人更是如此。你不後悔救人,我就不後悔作為你的女朋友,甚至親密愛人。”李博亞笑說:“你真是傻丫頭,謝謝你願意把自己交到我手上,我一定會好好愛你保護你的。”電話兩端,倆人你一言我一語,互訴相思。

2014年4月,張瑩和李博亞把兩人正式交往的事情告訴了雙方的父母,李博亞父母欣然同意。然而,張瑩父母堅決不願意讓女兒遠嫁。那一年,張瑩的父母總有意無意地在女兒面前提及某某小夥真不錯,試圖說服張瑩放棄這段異地戀。而張瑩一次次表明自己心有所屬,李博亞是可以讓她託付終生的人。地域差異、父母反對接踵而至,但這絲毫沒有讓兩個相愛的人產生動搖,他們的心反而越靠越近。

沒有父母祝福的愛情是不完整的,但父母的強硬態度讓張瑩意識到了自身力量的薄弱。2015年的春節,張瑩向對她疼愛有加的姑姑道明心聲,通情達理的姑姑看得出張瑩對李博亞確系真情,而李博亞品德高尚,如果僅僅因為地域問題而棒打鴛鴦未免殘忍。於是,姑姑不斷做張瑩父母的思想工作:“我們都是過來人,明白這兩個人過日子呀,相愛最重要。其實現在高鐵通了,距離不是問題。早上在河南喝完胡辣湯,中午就能回家看海了。”最終讓父母原本很堅決的念頭有了鬆動。

正月初九,李博亞專程從河南趕來登門拜訪張瑩父母,他的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贏得了他們的好評。張瑩父母同意倆人交往,不過表示目前李博亞須以學業為重。

2016年,李博亞本科畢業,回到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任教,他們的愛情也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升溫。2017年的情人節,李博亞單膝下跪向張瑩求婚,在一曲《今天你要嫁給我》的旋律中,她嬌羞地回答:“我願意,願意和你一起創造幸福的生活。”

2017年10月5日,李博亞和張瑩在河南魯山老家舉行婚禮。在婚禮上,李博亞向張瑩深情告白:“一生一世執子手,不離不棄共白頭。”

李博亞結婚的喜訊不脛而走,各地網友紛紛為他們送上祝福,有網友留言:“祝你們幸福,以後你們的孩子也會驕傲。父親是救人的英雄,母親是救英雄的美人。”

(原創稿件,謝絕轉載)

文/王一 李昊澤(受訪者供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