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麒麟閣社區45號樓2單元:這個樓道都是一家人

濱州日報·濱州網3月13日訊在城市化的進程中, 鄰里關係疏遠陌生已經是普遍現象。 查看網上新聞, 城市鄰里關係疏遠陌生的報導不勝枚舉, 樓道裡相逢一笑成為奢望。 但在黃河十二路渤海十一路的麒麟閣社區45號樓2單元, 卻是另一番景象:沒有爭執, 不亂停車, 互幫互助, 互敬互愛, 宛如一家人。

“一家有事大家幫,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雖然職業、年齡不同, 但短短幾年的時間, 樓道鄰里之間相處融洽, 感情深厚, 讓其他社區居民羡慕不已。 他們的鄰里情穿過了每一道門, 透過了每一堵牆, 逾越了每一道鴻溝,

拉近了鄰里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市第二屆道德模範付志德自掏腰包將大家聚在一起吃飯

談到45號樓濃濃的鄰里情, 首先要提到一個人, 就是付志德。 付志德是濱州市第二屆道德模範, 同時是濱城區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 搬到45號樓後, 他注意到鄰里之間關係都比較陌生, 平時見面打招呼都不知道鄰居姓什麼叫什麼。 於是, 他自掏腰包, 把樓道業主們聚到一起, 將鄰里之間團結和睦的好處和益處說給大家聽, 提議組建一個幸福的“大家庭”。 沒想到, 一拍即合, 鄰居們紛紛加入到這個大家庭當中。

“我們樓道付志德大兄弟最熱心腸了, 誰家有事他都幫忙。 我有什麼事, 他都是說, ‘嫂子, 不用慌, 找我, 沒有你兄弟辦不了的事兒。

’馬上就幫我處理好了, 他就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家長’。 在他的號召下, 鄰居們關係越走越近。 俺們這些鄰居,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說完, 12樓年近古稀的李松芝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李阿姨是人民醫院的退休藥劑師, 談到鄰里關係, 她內心充滿幸福感, 十分熱愛這個大家庭。 雖然老家在煙臺萊陽, 但她更愛自己的第二故鄉——濱州。

郭淑萍從事教育工作40年, 常給鄰居們搞教育小講座

“大家能湊到一起, 和一家人一樣, 形成比較和諧的氣氛, 我是非常欣慰的。 鄰里間互相幫助, 讓我十分感動。 像8樓的郭淑萍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經常給大家提供幫助, 我們十分受益。 ”11樓的周勇告訴記者, 郭淑萍退休前是梁才小學的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40年,

她和丈夫劉順科是樓道的模範夫妻, 培養出了兩個在德國留學的研究生女兒, 教育的成功讓鄰居們羡慕。 平日裡, 大家有教育方面的問題都來請教他們, 夫妻倆總是熱心幫忙, 毫無保留的傳授教育經驗, 還時不時搞點教育小講座, 贈送學習資料, 説明鄰里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鄰居們都對這個大家庭付出很多。 比如周勇, 他家就像是‘俱樂部’一樣。 上次過節, 十多戶都到他家一起包餃子, 大家有說有笑, 增進了鄰里感情, 他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去發揚。 ”聽到鄰居們的稱讚, 郭淑萍忙說自己做的還不夠好, 需要向大家學習。

業主們與物業關係良好, 一起保持樓道衛生、幫助高齡老人、定期舉辦“鄰里節”

“濃濃的鄰里親情,

不但能溫暖人心, 也能帶動社區的好風氣, 促進社會和諧, 我們很樂意加入。 ”住在隔壁2號樓的付惠萍夫婦、44號樓的王曉明小倆口也是大家庭的一員。 他們看到45樓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和諧友愛的情景, 十分羡慕, 都積極加入進來。

“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形成, 也多虧有物業的周到服務。 清潔樓道衛生、維護社區設備、説明高齡老人、定期舉辦“鄰里節”活動等等, 讓我們十分滿意。 ”付志德告訴記者, 自己提議“鄰里大家庭”的建設也受到了社區物業的支持, 物業的積極參與也拉近了與業主們的距離, 整個社區呈現一派其樂融融的和諧景象。

責任編輯:宋靜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